9月26日,“盛世回歸——海外回流文物特展”在上海閔行區博物館臨展廳開展,展出清代圓明園海晏堂十二生肖之牛首、虎首、猴首、豬首等青銅獸首,以及商周、春秋戰國、兩漢時期共40余件海外回流的青銅文物。
2022年9月23日,由故宮博物院與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局合辦的“閱世遺情——澳門藝術博物館藏濠江風物建築繪畫展”在故宮博物院齋宮展廳開幕。
近日,一場引人注目的敦煌藝術盛宴在京城有著“小江南”之稱的南池子美術館拉開帷幕。“我與敦煌——靳尚誼、唐勇力繪畫展”景觀與視覺、聽覺所形成的文化碰撞、交融給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9月15日至10月8日,由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紫荊文化集團主辦的“時代標程 美在灣區——中國藝術名家精品展”在廣州畫院美術館舉辦。本次展覽是第二屆粵港澳大灣區文化藝術節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中德建交50週年之際,由中國美術館、清華大學、德意志聯邦共和國駐華大使館聯合主辦的“永恒的溫度——中國美術館藏路德維希夫婦捐贈作品選展”開幕式于9月14日在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舉行。
展覽全面展現革命、建設、改革時期和新時代我國文藝事業取得的非凡成就,突出呈現黨的十八大以來,廣大文藝工作者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勇攀文藝“高峰”的生動實踐和豐碩成果。
“眾生百態——故宮博物院藏曆代人物畫特展(第三期)”于2022年8月30日至10月30日在故宮博物院文華殿書畫館展出。展覽選取故宮博物院所藏曆代人物風俗畫共96件予以展示。
8月30日,“照見天地心——中國書房的意與象”展覽在故宮博物院午門展廳展出。此次展覽以中國書房的意涵與物象為主題,旨在探討和闡釋中國書房的文化內核以及如何賦予“書房”這一意象以時代精神的問題。
8月21日,由浙江師範大學和浙江省美術家協會主辦,浙江師範大學美術學院承辦的“時代氣象:浙江師範大學美術學院建院36週年美術作品展覽”在北京81美術館開幕。
8月16日,由中國美術館、共青團中央宣傳部共同主辦的“美術作品中的青春——中國美術館藏經典作品展”在中國美術館展出。共展出館藏青春題材作品160余件,涵蓋中國畫、油畫、版畫、雕塑、攝影等多個藝術門類。
由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國書法家協會共同主辦的“征程:迎接慶祝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書法大展”,于2022年8月16日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開幕。
8月15日,由中國文化和旅遊部指導,中國對外文化交流協會、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駐華代表處、中國美術館、絲綢之路國際美術館聯盟共同主辦的“藝匯絲路”藝術展在中國美術館隆重開幕。
展覽在突出專業性和學術性的同時,注重文物保護知識傳播的科普性,通過文物保護修復場景復原,觀眾互動體驗等方式,將文物保護背後的故事以全景式、深學術、寬藝術的方式呈現給觀眾。
2022年恰逢榮寶齋成立350週年。“翰墨家國——榮寶齋350週年專題展”日前在北京榮寶齋大廈開展,全方位回顧了榮寶齋的發展歷程,並展現了老字號文化企業在“文化強國”戰略中的新引領、新擔當。
當代青年美術家正在用自己的畫筆書寫祖國,表達自己的歷史責任感。全國青年美展的舉辦,不僅讓每個歷史時期的他們成為不同歷史時期的藝術代言人,他們的作品也構成了新中國美術史具有時代色彩的藝術經典。
作為展現新時代恢宏氣象的新高地、傳承中華文明的新標識、彰顯中國精神的新陣地、展示中國形象的新窗口,國家版本館承擔著規劃協調國家版本資源和建設國家版本典藏中心、展示中心、研究中心、交流中心的職能。
為紀念諸樂三誕辰一百二十週年,由中國美術學院、西泠印社、北京畫院、安吉縣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藝者仁心——紀念諸樂三誕辰120週年藝術展”將於2022年8月6日在北京畫院美術館開展。
8月1日,由文化和旅遊部藝術司、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宣傳局、中國美術家協會主辦的“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5週年全國美術作品展覽暨第15屆全軍美術作品展覽”在中國美術館開幕。
啟功先生為一代楷模,在書法、繪畫、詩文、鑒定、教育各領域卓有建樹,澤被深遠。7月18日,“紀念啟功先生誕辰一百一十週年系列活動”在北海公園畫舫齋開幕。
由北京畫院主辦的“蒼·潤——溫驤藝術展”于2022年7月8日在北京畫院美術館正式開展。本次展覽以“蒼潤”為題,既反映出溫驤山水作品的總體狀貌,同時也隱含著畫如其人的內在邏輯。
7月3日,由中國美術館、北京工美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主辦的“匠心傳承——工藝美術大師精品展”與觀眾見面。展覽共展出6位藝術家近年所創制的60件作品,作品形式包括玉雕、雕漆、花絲鑲嵌和內畫。
6月30日,由北京畫院組織策劃的“門人半知己——齊白石、于非闇、王雪濤花鳥畫新境”特展在北京畫院美術館與廣大公眾見面。展覽共匯聚北京畫院所珍藏的齊白石、于非闇、王雪濤的花鳥畫精品70余件。
7月2日,由中國國家博物館主辦的“積厚流廣——國家博物館考古成果展”亮相,展覽以240余件考古出土的代表性文物,展示百餘年來國博考古不斷開拓進取的歷程和所取得的豐碩成果,全方位展示國博考古的發展歷程。
6月24日,盛世修典——“中國歷代繪畫大系”嘉興特展正式拉開帷幕。展覽裏集中亮相的歷代繪畫精品的出版打樣稿檔案,是流散在世界各地的中國繪畫“國寶”的一次重要團聚。
2022年,是深圳市關山月美術館建館25週年暨關山月先生誕辰110週年,6月23日,“深圳市關山月美術館建館25週年系列活動”啟動儀式在關山月美術館拉開帷幕。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5日宣佈,來自故宮博物院的914件珍貴文物,已獲中央政府批准赴港,將於7月在香港故宮文博館開幕展中亮相。這是故宮博物院自1925年成立以來,最大規模的藏品出境外借。
5月23日,以人民為中心——中國美術館紀念《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發表80週年美術作品展線上開展,是中國美術館建館59週年不忘初心的歷史見證。
作為2022年“國際博物館日”中國主會場活動主題展覽的“龢:音樂的力量——中國早期樂器文化”在湖北省博物館正式開幕,來自全國7個省(市)、15家文博機構的百餘件(套)音樂文物集中亮相。
4月17日,由中國美術館、中共蘇州市委宣傳部、昆山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能見大義——楊明義藝術與文獻展”在中國美術館開展。展覽分“藝旅水墨”“藝術人生”和“藝壇交遊”三個篇章,共展出作品100余件。
近日,在“青山行不盡2——唐詩之路藝術展”上,中國美術學院近千名師生在“唐詩之路”上的行走、採訪、研究和創作得以集中呈現,帶領觀眾重新思考唐詩與藝術的關係,並由此展開與生活、與世界的對話。
由中國佛教協會、中國美術館共同主辦,福建黃檗山萬福寺、浙江杭州永福寺協辦的“黃檗文華潤兩邦——隱元及師友弟子的禪墨世界”書畫展于2022年3月21日在中國美術館開幕。
3月10日,由中共浙江省委宣傳部、浙江大學、中國美術學院共同主辦的“盛世修典——‘中國歷代繪畫大系’先秦漢唐、宋、元畫特展”在浙江美術館拉開帷幕。
3月11日,“美在新時代——中國美術館典藏精品特展(第二期)”在北京開幕。本次展覽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和中國美術館共同主辦,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集團)協辦。
中國工藝美術館、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館作為黨中央國務院在“十三五”期間決定建設的國家重點文化設施,是展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弘揚中華民族審美觀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樹立文化自信與民族自信的國家級文化殿堂。
展覽共展出美術作品101件、書法作品100件。由中國國家畫院全體藝術家積極參與,涵蓋國畫、油畫、版畫、雕塑、書法、篆刻等各個藝術門類,均為2021年表現冬奧主題的最新專題性大尺幅創作。
1月18日,“純潔的冰雪 激情的約會”中國-古巴 中外青少年人文交流·邀請展在北京金臺藝術館隆重舉行。兩國青少年創作的138幅“北京冬奧”主題作品參展,其中古巴參展作品26幅。
為迎接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1月15日上午,由北京奧運城市發展促進中心、中華世紀壇藝術館、中國藝術研究院篆刻院主辦的“印記冬奧——大眾篆刻作品展”在中華世紀壇藝術館開幕。
2022年1月10日上午10時,由中國美術家協會、首都師範大學主辦,中國文聯美術藝術中心、首都師範大學美術學院承辦的“第二屆全國大學生美術作品展”在北京中國美術館開幕。
12月31日,“丹青壯懷——徐裏繪畫作品展”在北京拉開帷幕。從油畫藝術到中國傳統書畫,從藝術家到美術工作的組織者,中國美協副主席徐裏以他幾十年成功的藝術實踐,書寫了“丹青壯懷”的藝術人生。
12月29日,“高峰之路——當代中國畫寫意性探索研究展(四)”在《中國美術報》藝術中心開幕,展覽由《中國美術報》社、廣州藝術博物院主辦。此次展覽將關注的重點投向“70後”藝術家。
12月25日,由浙江省美術家協會與中共寧波市江北區委宣傳部聯合舉辦,中國美術家協會藝術委員會提供學術支持的第二屆“山水志”當代中國山水畫九人展在寧波美術館展出。
12月23日,“高峰之路——當代中國畫寫意性探索研究展(三)”在《中國美術報》藝術中心開幕。此次展覽將關注的重點投向“60後”藝術家。
由中國藝術研究院主辦,藝術與文獻館、文化藝術出版社承辦的“中國藝術研究院藝術與文獻館藏珍品圖錄叢刊”系列出版物首髮式暨“韜藏而日章”——傳統藝術收藏展開幕式在中國藝術研究院隆重舉行。
2021年12月15日,由故宮博物院和騰訊聯合主辦,中國博物館協會博物館數字化專業委員會、中國文物學會信息化專業委員會支持的第二屆“文化+科技”國際論壇,在深圳騰訊濱海大廈開幕。
12月1日,由“為奧運喝彩”組委會主辦、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指導的《為奧運喝彩·一花一世界——青年畫家吳霜繪畫作品巡展暨青年雕塑家作品邀請展》在北京王府井工美大廈舉行。
2021年12月4日星雲文教館呈現“般若”王新元·雪廬同修書法篆刻藝術展。本次藝術展既是王新元老師四十年藝術生涯的沉澱、六十年人生智慧的昇華,也是他和學生們的一段共同美好記錄。
12月1日,由中國楹聯學會與燕京書畫社共同主辦的“聯花墨韻迎冬奧”楹聯書法作品展開幕式在北京燕京書畫社美術館舉行。展覽共展出以張家口崇禮太子城冬奧村、冬殘奧村撰寫的36副春聯書法作品。
從寫實工筆到意象水墨,“盡精微、致廣大”地演繹精彩藝術人生。此次展覽全面回顧了楊剛的藝術人生,呈現了他在藝術領域的有益探索,以3個篇章為線索彰顯其藝術理念。
太行山是華夏文明的衍生地,孕育和鑄就了百折不撓、堅忍不拔的偉大精神。11月25日,由中央文史研究館、山西省中國畫學會主辦的“太行豐碑——中國畫名家邀請展”在中國美術館展出。
蕭玉田舉重若輕地把千古絕唱的古樂府詩《孔雀東南飛》熔鑄成回腸蕩氣、淒美動人的連環圖畫,衍化成賞心悅目的視覺畫面。作品情景交融,準確地再現了詩歌傳遞的傷痛與喜悅並具的複雜情感。
2021年11月21日上午,由北京靳尚誼藝術基金會主辦、中國藝術研究院油畫院、邯鄲韓玉臣美術館協辦的北京靳尚誼藝術基金會第二屆青年畫家扶植計劃暨繪畫新銳展在中國藝術研究院油畫院博物館正式開幕。
由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美術館、中共江蘇省委宣傳部、江蘇省文化和旅遊廳、江蘇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深圳大學共同主辦的“春滿神州——喻繼高繪畫展”近日在中國美術館開幕。
11月6日,“中國美術館典藏活化系列展:樸素——中國美術館藏曹春生素描作品展”在中國美術館開展。展覽以中國美術館藏雕塑家曹春生的素描作品為個案進行研究,共展出曹春生素描、速寫及雕塑作品55件。
10月24日,由中央美術學院、中國雕塑學會、中國美術家協會雕塑藝委會和大同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2021年度"曾竹韶雕塑藝術獎學金"作品展于山西省大同市雕塑博物館舉辦。
由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美術館、中國油畫學會、中國文學藝術基金會、西安美術學院主辦的“傳神寫道——王勝利油畫藝術展”近日在中國美術館展出。展出了畫家王勝利的油畫作品共計116幅。
為紀念王麥桿先生誕辰100週年,由中國美術館、天津美術學院共同主辦的“中國美術館學術邀請系列展:一桿鐵筆刻詩魂——王麥桿藝術展”于2021年10月31日在中國美術館開幕。
10月29日,“風華正茂·青春頌黨”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週年山東省青年美術書法作品展在濟南開展。展覽集中展出山東省知名青年美術家、書法家的精品佳作120件。
2021年10月26日,由中國美術家協會和中國國家博物館主辦,中國美術家協會工藝美術藝術委員會、深圳市當代藝術與城市規劃館承辦的第二屆全國工藝美術作品展暨“傳統工藝與高質量生活”學術研討會在深圳舉辦。
10月17日,由陶行知教育基金會和中國書畫收藏家協會等單位聯合主辦的紀念陶行知先生誕辰130週年暨“知行合一”書法教師優秀作品展(上海站),在上海董其昌書畫藝術博物館、上海醉白池公園碑刻畫廊正式開幕。
10月11日,“光影共見——駐華使節眼中的故宮”攝影展在故宮博物院延禧宮開幕。本次展覽著眼于從駐華使節的視角來重新發現故宮,向人們展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們眼中的故宮有何不同。
在2021宣紙文化藝術節之際,由中共涇縣縣委、涇縣人民政府主辦,中共涇縣縣委宣傳部、中國宣紙股份有限公司承辦的“千載紙韻·百年華章——當代中國書畫名家邀請展”暨宣紙SHOW作品展在中國宣紙博物館開幕。
10月8日,由北京國際設計周組委會、中華世紀壇管理中心、中華世紀壇藝術館主辦的2021北京國際設計周“中國傳統工藝振興主題設計展”在北京中華世紀壇正式開幕。
9月28日下午,由中國美術家協會藝術委員會、中共合肥市委宣傳部、合肥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共同主辦的“從大別山到瑤崗‘寫·景’——優秀美術家紅色足跡寫生創作學術邀請展”巡展,在北京81美術館開幕。
佛教是中華傳統文化三大主幹之一。書法與國畫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藝術之瑰寶。9月25日,由中國佛教協會主辦的“翰墨讚盛世 丹青頌黨恩——中國佛教書畫邀請展”在中國美術館展出。
9月25日,“中國美術館學術邀請系列展——青島水彩”展在中國美術館開幕。展覽展出了100余位藝術家的200余幅作品,在全面展示青島水彩的發展脈絡和成果的同時,探索了中國水彩本土化、地域化的發展路徑。
由中國美術館主辦的“塑者豪情——林毓豪藝術展”于2021年9月24日在中國美術館開幕。展覽集中展示了貫穿林毓豪創作生涯的具有代表性的雕塑作品40余件,同時還展出林毓豪先生的部分繪畫作品及文獻資料。
罕見的彩色影像定格歷史瞬間。9月23日,由中國美術館、莫斯科市文化局、莫斯科多媒體藝術博物館主辦的“聚焦‘站起來’——莫斯科多媒體藝術博物館藏米科沙攝影作品展”在中國美術館開幕。
“摩崖上的中興頌——永州摩崖石刻拓片展”亮相中國國家博物館南2展廳,展覽以永州地區的摩崖石刻為主題,精心遴選出具有永州地區代表性摩崖石刻拓片約60件(套)。
9月18日,《“純潔的冰雪 激情的約會” 中國-俄羅斯青少年人文交流邀請展》開幕式在北京金臺藝術館舉行。中國和俄羅斯青少年創作的251幅“北京冬奧”主題作品參展。
作為當代藝術巨匠,傅抱石先生是20世紀在中國畫理論與實踐方面都取得傑出成就的藝術家代表。近日,由武漢美術館、南京博物院主辦的“大化驚高風:傅抱石作品展”在武漢美術館舉行。
上世紀50年代,敦煌研究院曾在故宮午門舉辦展覽。70年後的今天,故宮與敦煌再次聚首,兩座文化豐碑,以其超越時空,融匯古今的獨特魅力,讓觀眾深刻感悟中華民族偉大的融合力、創造力和生命力。
9月7日,“方寸千里——羅艷龍水墨畫小品展”在文津閣古美術館開展。此次展覽由文津閣古美術館主辦,共展出羅艷龍水墨畫小品31件,均為絹本作畫,尺幅小而筆墨精。
偉大事業産生偉大精神,偉大精神推動偉大事業。9月2日,由中國國家博物館與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共同主辦的“協同創新自立自強——‘兩彈一星’精神展”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展出。
“林下風雅——故宮博物院藏曆代人物畫特展(第二期)”于2021年9月1日至10月31日在故宮博物院文華殿書畫館展出,此次展出選取76件兼具藝術性和歷史價值的珍貴畫作予以展示。
為紀念魯迅誕辰140週年,上海魯迅紀念館于近日推出原創特展“前哨——魯迅居上海時期手稿展”。展覽為期3個月,同步拉開上海紀念魯迅系列活動的序幕。
8月13日,由中國美術館主辦的“在激流中前進——中國美術館藏黃河題材美術精品展”在中國美術館拉開帷幕,該展覽也是文化和旅遊部2021年度全國美術館館藏精品展出季項目、中國美術館‘典藏活化’系列展。
為持續推動不同文明間的交流對話,創建多元類型的中俄文化與藝術交流平臺,“美的夥伴——中國美術館同仁美術作品展”于2021年8月2日在俄羅斯文化中心舉辦,展現中俄文化藝術間友好往來新作為。
7月31日,由中國文化藝術發展促進會學術支持,榮寶齋畫院、中國文化藝術發展促進會藝術品交流工作委員會、中國楹聯學會野草詩社、《榮寶齋》期刊聯合主辦的“山河無恙”朱丹書畫作品展在北京榮寶齋開展。
7月31日下午,由中國美術館、中國美術家協會共同主辦的“中國美術館學術邀請系列展:望岳——劉罡山水畫展”在中國美術館開幕。展覽以“望岳”為題,展出劉罡近作30余件,展現他對山水畫藝術的探索。
7月30日下午,由中國美術館主辦,魯迅美術學院協辦的“耕者——王盛烈藝術展”在中國美術館開幕。此次展覽是對王盛烈藝術生涯的宏覽,160余件作品既以時間為序貫穿了他不同時期的創作面貌。
為繼承與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響應教育部提倡“在中小學加強書法教育的推廣”的號召,7月19日,“循規守正翰墨傳薪——中國書法名家作品邀請展暨書之道項目啟動儀式”在北京千年古宣藝術中心舉行。
7月7日,《“純潔的冰雪 激情的約會”中國-委內瑞拉 中外青少年人文交流·邀請展》在北京金臺藝術館舉行。中國和委內瑞拉青少年創作的158幅“北京冬奧”主題作品參展。
7月2日上午,由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國家圖書館、中國書法家協會共同主辦的“國圖之夏——尋蹤仰跡·共沐理想之光”慶祝建黨一百週年主題活動在國家圖書館舉行。
由西藏自治區人民政府和中國文聯主辦,中國攝協支持的“黨的光輝照邊疆邊疆人民心向黨——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週年西藏和平解放70週年第十四屆西藏珠穆朗瑪攝影大展”6月27日在拉薩市布達拉宮廣場開幕。
由中共中央宣傳部、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辦的“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週年美術作品展覽”于6月27日在中國共産黨歷史展覽館開展。
為時代立傳,為時代畫像,為時代明德。6月19日,由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國國家圖書館、中國書法家協會共同主辦的“偉業: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週年書法大展”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開幕。
6月5日上午,中國國際當代金屬藝術展在上海世界手工藝産業博覽園開幕。本次展覽受到國家藝術基金秉承繁榮發展藝術事業宗旨的大力支持,由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與中國工藝美術協會聯合主辦。
第二屆全國動漫美術作品展近日在劉海粟美術館開幕。本次展覽由中國美術家協會、上海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辦,中國美術家協會動漫藝術委員會、上海美術家協會、上海大學上海電影學院承辦。
2021年5月29日,由中國美術館、陜西省文聯、河南省文聯、陜西省美協、河南省美協、西安美術學院、中共新鄉市委宣傳部主辦的“三界之外·王金嶺大寫意水墨藝術展”在中國美術館開幕。
由中國民主同盟中央委員會、中國美術館主辦,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策劃的“美美與共——慶祝中國民主同盟成立80週年盟員美術作品展”5月27日在中國美術館開幕。
5月26日,由中央文史研究館書畫院、北京美術家協會、首都師範大學畫院、房山區文化和旅遊局主辦的“沒有共産黨就沒有新中國——獻禮建黨百年寫生作品展”在北京智慧長陽美術館開幕。
5月24日,“助力脫貧攻堅 藝術幫扶同行——安康留守兒童水墨畫作品展”在中國文聯文藝家之家舉行。120件飽含鄉土氣息,充滿對美好生活嚮往的兒童水墨畫作品令人耳目一新。
由故宮博物院和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聯袂主辦的“國家名片 紫禁瑰寶——故宮主題郵票特展”5月18日起在故宮博物院齋宮展廳對公眾開放。這是故宮博物院首次與中國郵政聯合舉辦文化主題展覽。
由中共浙江省委宣傳部、浙江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辦的“我,90後——曾宓書法題跋展”,分“人間正氣”、“春景遐思”、“大智若愚”三大版塊,整個展廳佈置充滿金石與水墨意味,傳統現代相輝映,率真慎微互表裏。
第16屆藝術北京博覽會于4月30日在北京全國農業展覽館開幕。記者了解到,本屆博覽會分為當代藝術、經典藝術、影像北京、設計藝術、公共藝術5大版塊,約150家機構參展,展出面積近20000平方米。
5月2日上午,“梅魂鐵骨布天涯—張光明書畫精品展”在北京民族文化宮開幕。本次畫展精選了張光明先生創作的花鳥畫、山水畫、人物畫、書法作品百餘幅。不同的藝術形式展現出張光明先生綜合融匯的繪畫語言。
清華大學110週年校慶系列展覽“水木湛清華:中國繪畫中的自然”在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開幕。此次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聯合首都博物館,並在部分私人藏家的支持下,匯聚90余件古代精品繪畫參展,為校慶獻禮。
由中國美術家協會、江蘇省文化和旅遊廳聯合主辦的“抱石風骨·首屆中國畫雙年展”于2021年4月22日上午在江蘇省美術館(新館)舉行開幕儀式,與展覽同步推出《抱石風骨·首屆中國畫雙年展作品集》。
展覽展出葉星生中國布面重彩代表作、系列彩墨國畫、及西藏各大寺壁畫和佛像拓繪等150件藝術精品,集藏漢文化、佛教文化兩大領域,反映了葉星生從藝60多年來波瀾壯闊的一生。
日前,國家大劇院東、西展廳迎來兩大精品展覽同時舉辦。分別為東展廳的“綠水青山——國家大劇院第二屆當代青綠山水作品邀請展”,西展廳的“錦繡京華——北京主題繪畫作品展”。
經過兩年的籌備,“第十一屆全國工筆畫作品展”于2021年4月17日下午3點在中國美術館開幕。展覽由中國工筆畫學會發起,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美術館與中國工筆畫學會共同主辦,是美術領域的全國大展之一。
4月17日上午,由如東縣委、縣政府籌劃建立的丁傑藝術館在如東文化中心盛大開館。活動現場,丁傑先生向如東博物館捐贈了30幅美術作品,向如東圖書館捐贈了2000余冊美術書籍。
2021年4月14日,第七屆中國書法蘭亭獎頒獎活動、第七屆中國書法蘭亭獎作品展開幕式在紹興蘭亭書法博物館舉行,第三十七屆蘭亭書法節開幕式同期舉行。孫慰祖、崔寒柏等十五位書家榮膺本屆蘭亭獎金、銀、銅獎。
3月31日下午,由中國美術家協會、天津市委宣傳部主辦,中國文聯美術藝術中心、天津畫院承辦的“品真格物——第二屆全國青年工筆畫作品展”在天津現代美術館隆重開幕。
由中華藝術宮(上海美術館)主辦,浙江省博物館、西泠印社、上海博物館聯合主辦的“金石力草木心——吳昌碩與上海”藝術作品特展在中華藝術宮展出,展覽以百餘件吳昌碩詩、書、畫印等代表作呈現其藝術風貌。
2月6日起,由中國美術學院美術館與浙江美術館聯合主辦,中國美術學院民藝博物館、浙江美術館展覽部、自然造物承辦的“中國年:文化與設計”的系列展覽與觀眾見面,將持續至3月5日。
正在南京博物院展出的“百花呈瑞——南京博物院藏曆代花鳥畫迎春特展”,難得之處並不僅僅在於其展品陣容的強大,更在於它讓作品發出聲音,使其在花鳥畫史的時間軸上,以哲學為基底,訴説著花鳥畫意趣的變與不變。
12月27日,由全國政協書畫室、中國美術館、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美術家協會共同主辦的“中國美術館學術邀請系列展:景·色——牛克誠山水畫作品展”在中國美術館開幕。
正在北京畫院美術館展出的“流水高山寫新圖——何香凝與新中國時期的北京畫壇”展覽,以北京畫院和何香凝美術館兩館豐富的藏品,向大眾講述了作為藝術家的何香凝與北京畫壇説不完的故事。
2020年12月12日,由中國美術家協會民族美術藝委會、中國藝術研究院油畫院、廣西美術家協會主辦的“北回歸線油畫群體作品展2020”在中國藝術研究院油畫院博物館開幕。
11月27日,超然象外——全國中國畫名家邀請展暨盛世和風美術館開館展隆重開幕。展覽由中央文史館書畫院、福建省美術家協會、中國畫院等主辦,盛世和風美術館承辦,展覽將持續至12月13日。
為傳承並弘揚沙孟海先生的學術精神和藝術品格,“碧血丹心——紀念沙孟海誕辰120週年書法篆刻藝術展暨文獻展”于2020年11月28日在中國美術館開幕。
由中國美術家協會水彩畫藝術委員會江西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九江市人民政府、江西省美術家協會主辦的“水路西東——宋躍林水彩·水墨作品展”將於12月9日一12月20日在中國美術館舉行。
11月21日,由全國政協常委、中國美術館館長、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吳為山擔任學術總主持,中國城市雕塑家協會與南方科技大學聯合主辦的“科技·人文·未來——大學校園雕塑邀請展”在南方科技大學開幕。
11月21日,“清流同源—張青 鄧鬱芬雙個展暨師友展”在水立方開幕 。張青與鄧鬱芬此次聯袂展出,是多年研習筆墨的一次集中展示,亦是一次與諸位師友彼此交流聯誼的歡樂薈聚。
11月18日,由中國書法家協會、溫州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共龍港市委宣傳統戰部、榮寶齋展覽部共同主辦,北京藝人行文化有限公司承辦的“淘淬襟懷·謝雲書畫展”與藝術研討會在榮寶齋舉辦。
2020年11月12日,為慶祝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週年,由深圳市人民政府主辦的“行走的人——在中國與世界之間的吳為山”展覽在關山月美術館開幕。
11月12日,“凡花——樊昌哲畫展”開幕式暨學術研討會在中國國家畫院美術館舉辦。本次展覽的100余幅畫作,是樊昌哲先生從藝50多年來精選作品的一次大匯展,也是一次重要的花鳥畫學術交流。
11月12日,由山東省美術家協會、山東藝術學院、青島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國美術家協會策展委員會聯合主辦的“淋漓華章——孫博文藝術展”在中國美術館隆重開幕。
2020年11月8日,由北京市委宣傳部、北京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房山區委宣傳部共同主辦的“京城之脊·一脈綿延”北京中軸線申遺主題創作作品展巡展在北京智慧長陽美術館開幕。
11月1日,由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少數民族美術促進會、中央民族大學、山東省聊城市高唐縣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第十屆“民族百花獎”——中國各民族美術作品展覽(中國畫、油畫、版畫),在北京民族文化宮展出。
10月30日,“見證不朽”法蘭西藝術院院士作品展在青島融源美術館舉行。10位法蘭西藝術院院士的百餘件珍貴作品,齊聚法蘭西藝術院(中國)創作基地,與觀眾“見證不朽”,共同欣賞殿堂級藝術大師作品。
10月24日,“聚焦脫貧攻堅、走向小康生活——2020‘江山如此多嬌·新餘傅抱石’全國中國畫作品展”暨全國美術家“聚焦脫貧攻堅”寫生創作萬里行作品展在中國政協文史館開幕。
為服務北京冬奧會、為2022北京冬奧創作出形神兼的美術作品,2020年10月16日,“精彩非凡全國美術作品名家邀請展—百城冬奧文化推廣計劃冰雪文化美術作品名家公益行(成都)”在四川美術館舉辦。
10月15日,由中國美術館主辦,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山東畫報出版社協辦,方圓美術館支持的“中國美術館捐贈與收藏系列展:黃河魂 赤子心——王克舉百米油畫長卷展”在中國美術館開幕。
9月28日,由炎黃藝術發展中心主辦,李可染藝術基金會,蔣兆和藝術研究會,梁斌文學藝術研究會協辦的“紀念黃胄誕辰95週年畫展”在河北蠡縣梁斌黃胄紀念館舉行。
9月22日,正值第三個“中國農民豐收節”之際,由中國美術家協會、浙江省文聯、杭州市富陽區人民政府主辦的“決勝全面小康”第二屆全國農民畫作品展在浙江省杭州市富陽區公望美術館隆重開幕。
2020年是中國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的關鍵之年。9月20日,慶祝2020年中國農民豐收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漫畫大展開幕式在河北省邱縣宣傳文化中心舉行。
“在神不在貌——從任伯年到徐悲鴻” 即將於9月26日在徐悲鴻紀念館展出,本次展覽由徐悲鴻紀念館主辦,時代悲鴻藝術中心學術支持。展覽講述任伯年與徐悲鴻兩位藝術大師的一場跨越時空的“交集”與“對話”。
9月8日,由浙江美術館、北京畫院、浙江省博物館主辦的“秋蕊香——齊白石黃賓虹花鳥畫展”在浙江美術館開幕,共展出齊白石、黃賓虹晚年成熟時期的花鳥畫作品及畫稿170余件。
9月6日,由房山區文化和旅遊局、李可染畫院、房山區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辦,北京智慧長陽文化産業基地、北京智慧長陽美術館承辦的“李氏師牛堂珍藏集粹凡爾賽皇宮收藏銅版畫展”在智慧長陽美術館正式拉開帷幕。
2020年8月19日是我國的第三個醫師節,8月18日,在醫師節來臨之際,由中國書畫收藏家協會主辦的“最美逆行者——醫師節主題書法展”在北京千年古宣藝術中心舉行。
2020年8月8日,由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美術家協會雕塑藝委會、中國美術家協會少兒美術藝委會、大同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2020第三屆中國青少年雕塑大展”在中國雕塑博物館開幕。
8月5日,由浙江美術館、浙江省美術家協會、中國美術學院美術館共同主辦的“向史而新——浙江百年水彩畫作品展”在浙江美術館開展。展覽展出創作于1905年至2020年間的水彩畫作品140余件。
7月25日,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遊部主辦,中國國家畫院承辦的“一帶一路”國際美術工程作品展在中國美術館開展。這也是中國美術館疫情以來迎來的首個實體大展。
北京服裝學院2020屆本科線上畢業作品展以“2020”為總主題概念,集結6個學院,874位畢業生,5176件作品參展。師生在畢業創作中設想未來生活情境的同時,也透過作品回應2020全球面臨的諸多挑戰。
近日,“汲登百丈路迢迢——徐悲鴻與民族美育的時代理想”藝術展開幕式暨徐悲鴻美術館·重慶在石家花園開館。展覽作品涵蓋徐悲鴻在重慶時期的23幅原作,及李可染、李斛、宗其香、張安治的22幅原作。
2020年7月1日是中國共産黨99歲華誕,為展現中國美術家在黨的領導下所取得的輝煌成績,由中國美術館主辦的“崇高的信仰——中國美術館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99週年美術作品展”以線上展覽的形式舉辦。
5月18日世界博物館日,《古月光輝——韓美林岩畫系列特展》在揚中市陳履生美術館正式亮相,展出韓美林岩畫系列作品150幅。這是韓美林應多年好友陳履生之盛邀,而舉辦的岩畫作品特展。展覽展出至10月15日。
2020年是謝之光、林風眠、關良三位畫師誕辰120週年。三位畫師藝術道路不同,藝術風采各異,卻都以獨具創造力的探索,推動傳統國畫的現代化進程,作為20世紀重要的藝術家個案,是值得我們認真研究的。
以互聯網科技連接藝術的在線展覽幾乎成為2020年所有藝術展的關鍵詞,當虛擬化的中央美院校園和中央美院美術館出現在2020中央美院畢業季的鏡頭裏時,央美迎來了畢業季的核心大戲。
今年是文徵明誕辰550週年。正于上海博物館舉行的“春風千里——江南文化藝術展”中有一幅重磅作品吸引了不少觀眾駐足,那就是明代畫家文徵明的《江南春詞意圖》。
2020年“文化和自然遺産日”即將到來,為提高大眾的“非遺”保護意識,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6月2日,“金臺夕照凝匠心,CBD裏説非遺”北京傳統工藝美術精品展在北京CBD黨群服務中心開幕。
6月2日下午,由江蘇省文聯、共青團江蘇省委、省書協指導,省青年書法家協會、溧陽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江左風流獎”江蘇省第九屆青年書法篆刻作品展在省現代美術館開幕。
5月10日至7月10日,“藝術的溫度——全國抗疫主題藝術作品展”在杭州博物館展出。展覽展出來自全國各地的近百位書畫名家的國畫、油畫、版畫、書法、水彩、剪紙、漫畫作品100多幅 。
山東博物館年度特展“六合同風——秦文化大展”即將展出,目前工作人員正在緊張布展中。本次展覽除展出秦始皇兵馬俑實物外,還集合了全國25家文博單位的140多件組精品文物,為參觀者獻上一場文化盛宴。
中國美協漫畫藝委會發起了《漫畫作槍,抗擊疫情》的倡議書。倡議美術家拿起手中的畫筆,以筆作槍,和全國人民一起共戰疫情,用美術作品凝聚起人民群眾抗擊疫情的強大精神力量。
中國美協漫畫藝委會發起了《漫畫作槍,抗擊疫情》的倡議書。倡議美術家拿起手中的畫筆,以筆作槍,和全國人民一起共戰疫情,用美術作品凝聚起人民群眾抗擊疫情的強大精神力量。
中國美協漫畫藝委會發起了《漫畫作槍,抗擊疫情》的倡議書。倡議美術家拿起手中的畫筆,以筆作槍,和全國人民一起共戰疫情,用美術作品凝聚起人民群眾抗擊疫情的強大精神力量。
中國美協特邀美術家們為英模們畫肖像、畫速寫,記錄這些新時代最美中國人。倡議美術家拿起手中的畫筆,以筆作槍,和全國人民一起共戰疫情,用美術作品凝聚起人民群眾抗擊疫情的強大精神力量。
中國美協漫畫藝委會發起了《漫畫作槍,抗擊疫情》的倡議書。倡議美術家拿起手中的畫筆,以筆作槍,和全國人民一起共戰疫情,用美術作品凝聚起人民群眾抗擊疫情的強大精神力量。
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CAFAM雲展廳”近期給觀眾帶來的是中央美術學院百年校慶特展專題:“悲鴻生命——徐悲鴻藝術大展”和“先驅之路:留法藝術家與中國現代美術(1911-1949)”兩個大展。
中國美協特邀美術家們為英模們畫肖像、畫速寫,記錄這些新時代最美中國人。倡議美術家拿起手中的畫筆,以筆作槍,和全國人民一起共戰疫情,用美術作品凝聚起人民群眾抗擊疫情的強大精神力量。
中國美協特邀美術家們為英模們畫肖像、畫速寫,記錄這些新時代最美中國人。倡議美術家拿起手中的畫筆,以筆作槍,和全國人民一起共戰疫情,用美術作品凝聚起人民群眾抗擊疫情的強大精神力量。
中國美協漫畫藝委會發起了《漫畫作槍,抗擊疫情》的倡議書。倡議美術家拿起手中的畫筆,以筆作槍,和全國人民一起共戰疫情;用美術作品凝聚起人民群眾抗擊疫情的強大精神力量。
中國美協特邀美術家們為英模們畫肖像、畫速寫,記錄這些新時代最美中國人。倡議美術家拿起手中的畫筆,以筆作槍,和全國人民一起共戰疫情;用美術作品凝聚起人民群眾抗擊疫情的強大精神力量。
中國美協特邀美術家們為英模們畫肖像、畫速寫,記錄這些新時代最美中國人。倡議美術家拿起手中的畫筆,以筆作槍,和全國人民一起共戰疫情;用美術作品凝聚起人民群眾抗擊疫情的強大精神力量。
中國美協漫畫藝委會發起了《漫畫作槍,抗擊疫情》的倡議書。倡議美術家拿起手中的畫筆,以筆作槍,和全國人民一起共戰疫情;用美術作品凝聚起人民群眾抗擊疫情的強大精神力量。
中國美協特邀美術家們為英模們畫肖像、畫速寫,記錄這些新時代最美中國人。倡議美術家拿起手中的畫筆,以筆作槍,和全國人民一起共戰疫情;用美術作品凝聚起人民群眾抗擊疫情的強大精神力量。
全國美術家與美術工作者拿起手中的畫筆,以筆作槍,和全國人民一起共戰疫情;用美術作品凝聚起人民群眾抗擊疫情的強大精神力量,謳歌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的最美中國人。
中國美協特邀美術家們為英模們畫肖像、畫速寫,記錄這些新時代最美中國人。倡議美術家拿起手中的畫筆,以筆作槍,和全國人民一起共戰疫情;用美術作品凝聚起人民群眾抗擊疫情的強大精神力量。
中國美協特邀美術家們為英模們畫肖像、畫速寫,記錄這些新時代最美中國人。倡議美術家拿起手中的畫筆,以筆作槍,和全國人民一起共戰疫情;用美術作品凝聚起人民群眾抗擊疫情的強大精神力量。
中國美協特邀美術家們為英模們畫肖像、畫速寫,記錄這些新時代最美中國人。倡議美術家拿起手中的畫筆,以筆作槍,和全國人民一起共戰疫情;用美術作品凝聚起人民群眾抗擊疫情的強大精神力量。
中國美協漫畫藝委會發起了《漫畫作槍,抗擊疫情》的倡議書。倡議美術家拿起手中的畫筆,以筆作槍,和全國人民一起共戰疫情;用美術作品凝聚起人民群眾抗擊疫情的強大精神力量。
面對疫情,醫務人員、記者是勇敢的逆行者,他們是救死扶傷、記錄現場的勇士們,是人民健康的守護者,是真相的探尋者,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踐行者。他們,就是最美中國人!
面對疫情,醫務人員、記者是勇敢的逆行者,他們是救死扶傷、記錄現場的勇士們,是人民健康的守護者,是真相的探尋者,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踐行者。他們,就是最美中國人!
當下,抗擊疫情對於每個人來説都如臨大考,書法家們紛紛以筆作槍,希望通過手中的筆,凝心聚力,鼓舞鬥志,創作有筋骨、有溫度的精品力作,用書法作品凝聚起人民群眾抗擊疫情的強大精神力量。
中國美協特邀美術家們為英模們畫肖像、畫速寫,記錄這些新時代最美中國人。倡議美術家拿起手中的畫筆,以筆作槍,和全國人民一起共戰疫情;用美術作品凝聚起人民群眾抗擊疫情的強大精神力量。
中國美協特邀美術家們為英模們畫肖像、畫速寫,記錄這些新時代最美中國人。倡議美術家拿起手中的畫筆,以筆作槍,和全國人民一起共戰疫情;用美術作品凝聚起人民群眾抗擊疫情的強大精神力量。
中國美協漫畫藝委會發起了《漫畫作槍,抗擊疫情》的倡議書,倡議美術家拿起手中的畫筆,以筆作槍,和全國人民一起共戰疫情;用美術作品凝聚起人民群眾抗擊疫情的強大精神力量。
中國美協漫畫藝委會發起了《漫畫作槍,抗擊疫情》的倡議書。倡議美術家拿起手中的畫筆,以筆作槍,和全國人民一起共戰疫情;用美術作品凝聚起人民群眾抗擊疫情的強大精神力量。
由中國政法大學漢字書法與中國文化研究中心及中國政法大學人文學院藝術教研室共同舉辦的《汀州杜若——鄭誦先先生墨跡展》暨文人書法現狀與思考學術研討會近日在中國政法大學研究生院舉行。
12月29日,由榮寶齋在線主辦、榮寶齋展覽部和榮寶齋出版社及棲雲畫館協辦的“又一春——寇克讓書法作品展”在北京榮寶齋大廈隆重開幕,展覽展出了寇克讓近期創作的百餘幅書法作品。
12月30日,第三屆中國文聯知名老藝術家藝術成就展在中國文藝家之家展覽館隆重開幕。展覽較為全面的展示了沈鵬、吳雁澤、李維康三位老藝術家傑出的藝術成就。
12月24日,由中國美術家協會主辦,中國文聯美術藝術中心、中國美術家協會連環畫藝委會、魯迅美術學院承辦的“學習用典——中國優秀經典故事全國連環畫作品展”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開幕。
12月21日,“Re-睿——第58屆威尼斯國際藝術雙年展中國國家館巡展”首站在北京嘉德藝術中心開啟。展覽展出了藝術家陳琦、費俊、何翔宇、耿雪的34組作品,涵蓋裝置、影像、版畫、雕塑等不同的媒介類型。
2019年12月20日,由文化和旅遊部、中國文聯、中國美協主辦的“第十三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進京作品展”在中國美術館隆重開幕,第三屆中國美術獎頒獎儀式在中國美術館舉行。
12月19日,“相約北京——首屆唐卡藝術展暨世界唐卡藝術大會”在中華世紀壇隆重召開。300余幅以熱貢唐卡為主的國內外古代傳統唐卡、近現代優秀唐卡精品亮相中華世紀壇。
時值石魯先生誕辰一百週年,中國國家博物館舉辦“藝道長青——石魯百年藝術展”,對於研究和紀念石魯先生,以及中國美術事業的發展將會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2019年12月9日下午,由中國文學藝術基金會、中國人民大學繼續教育學院主辦的中國人民大學繼續教育學院油畫理論與創作研究班師生作品展在中國文藝家之家展覽館開幕。
11月26日,由中國美術館主辦的“自知者明——熊秉明藝術展”在中國美術館開幕。展覽展出熊秉明雕塑、油畫、版畫、速寫、水墨、書法、剪紙等眾多藝術門類作品百餘件。
11月25日,由中國國際文化交流中心、中華世紀壇世界藝術中心、中國國家畫院等聯合主辦的,集合中日兩國一流書法家代表參加的2019年“中日書法名家作品展”在中華世紀壇隆重舉行。
11月12日,由中國未來研究會名人書畫專業委員會、商務印書館涵芬樓藝術館聯合主辦的“壯採境界——紀念花鳥畫大師高冠華逝世20週年特展”在涵芬樓藝術館舉行開幕式。
11月6日,由浙江美術館主辦的“龍翔鴻飛——朱龍庵、高逸鴻書畫作品展”在中國美術館展出,展覽分“朱龍庵的書畫藝術”“高逸鴻的書畫藝術”兩個版塊,共展出作品80件左右。
2019年10月20日,“時代的印記——靳尚誼油畫與素描作品展”和“百年油畫的軌跡——大都美術館油畫藏品展”在濰坊開幕。展出靳尚誼油畫及素描作品41件和大都美術館館藏作品133件。
“行遠同夢——華僑華人與新中國特展” 由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與中國國家博物館主辦、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承辦、中國華僑公益基金會協辦,將於10月30日在國家博物館開幕。
10月16日,由北京市文物局、東城區人民政府聯合舉辦的第七屆北京孔廟國子監國學文化節主場活動《趙普隸書論語》首髮式暨書畫作品回顧展,在北京孔廟和國子監博物館彝倫堂隆重舉行。
由故宮博物院、南昌市人民政府主辦的“回望傳承——八大山人紀念館建館60週年故宮典藏特展”歷時一年多的精心準備,于9月23日在八大山人紀念館拉開帷幕。
2019年10月10日上午,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遊部、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國美術家協會主辦的“第十三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實驗藝術作品展”在河北廊坊絲綢之路國際文化交流中心開幕。
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遊部主辦,文化和旅遊部藝術司、中國美術館承辦的“偉大歷程 壯麗畫卷——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美術作品展”開幕式于2019年9月26日上午在中國美術館舉行。
9月15日上午,由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畫藝委會、廣東省美術家協會主辦的《印記——鄔江中國畫作品展》在北京81美術館開幕。展覽展出畫家鄔江近年創作的近八十幅優秀作品。
9月8日,“壯麗70年·時代展宏圖——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書畫作品展”開幕式在北京智慧長陽美術館隆重開幕。此次展覽由房山區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共長陽鎮委員會、長陽鎮人民政府聯合主辦。
備受全國矚目的第十三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中國畫作品展、藝術設計作品展,全國第十二屆書法篆刻展覽篆書、篆刻、刻字展,第27屆全國攝影藝術展覽“三大國展”即將在山東舉辦。
“萬紫千紅——中國古代花木題材文物特展”于2019年9月3日至10月31日在故宮博物院午門展廳展出。展覽主題選擇以花木欣欣向榮的燦爛、碩果成熟纍纍的盛景,向新中國成立70週年獻禮。
8月30日,由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北京市人民政府和中國美術家協會共同主辦的“多彩世界與共同命運——第八屆中國北京國際美術雙年展”在中國美術館正式拉開帷幕。
8月27日,“好風相從——程小軒宮扇作品展”在日本東京鳩山會館開幕,展覽展出中國書法家程小軒近來創作的以古代詩歌美學和詩歌理論《二十四詩品》為內容的24把宮扇書法作品。
8月26日,由上海市政協辦公廳、中共陜西省委黨史研究室、中共浦東新區委員會宣傳部、中共浦東新區委員會統戰部聯合主辦的“紅色迴響——從陜甘到浦東的赤心畫語作品展”在中國政協文史館開幕。
8月21日,為紀念“中國篆刻”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名錄十週年,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篆刻藝術院特舉辦“金石為開——第四屆駱芃芃師生篆刻書法藝術展”在北京中國國際展覽中心(新館)開幕。
由馬來西亞書藝協會、北京師範大學啟功書院及文良港拉曼大學學院聯合主辦的“2019啟功杯 馬來西亞·中國青少年書法大賽”,8月11日在馬來西亞拉曼大學學院體育館舉行了現場決賽。
8月8日,由文化和旅遊部恭王府博物館展覽活動部、宜興市陶瓷行業協會共同主辦,宜興紫砂文旅城協辦的“十指摶砂——宜興中青年紫砂陶藝名家晉京作品展”在恭王府樂道堂隆重舉行。
8月1日上午,在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2週年之際,由中國書法家協會藝術委員會、中國國家畫院書法篆刻院等共同主辦的軍旅書法家“高軍法書法彙報展”在中國國家畫院美術館開幕。
今年是著名山水畫家錢松喦誕辰120週年,“中國美術館捐贈與收藏系列展:筆墨松喦——錢松喦誕辰120週年紀念展”于2019年7月31日在中國美術館隆重開幕。
由中國美術館和俄羅斯美術家協會共同主辦的“中國美術館國際美術作品捐贈與收藏系列:瓦連金·西多羅夫、安德烈·卡瓦利丘克藝術展”于2019年7月28日在中國美術館開幕。
2019年7月26日,由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宣傳局和中國美術家協會聯合主辦、國防大學軍事文化學院承辦的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暨第14屆全軍美術作品展覽,在北京81美術館開幕。
7月18日,“中國美術館國際美術作品捐贈與收藏系列展:中國本色——布魯諾·巴貝攝影展”在中國美術館開幕。展覽展出49件布魯諾·巴貝于20世紀70-80年代訪問中國時拍攝的攝影作品。
7月13日至7月24日,由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研究所主辦的“大隱拈花——陳綬祥國畫作品展”在中國美術館展出。展覽展出陳綬祥先生從藝以來的300多幅精品佳作。
由上海朵雲軒集團有限公司、上海市對外文化交流協會、東華大學主辦的“翰墨韆鞦·天地之心——海派繪畫藝術作品展” 于2019年7月3日在朵雲軒藝術中心開幕。
7月12日,第三屆“全球華人少年書法大會”百強作品巡迴展(肇慶站)正式開幕。一百幅由本屆大會“100強明日之星”創作的書法作品將在肇慶市圖書館連續展出十天。
6月26日,由中國美術家協會新文藝群體展覽與推廣中心、山東省美術家協會、宜興市文體廣電和旅遊局主辦的“丹心譜——李世剛、李世東、劉海龍繪畫作品展”全國巡展·宜興站,在宜興市美術館開幕。
2019年6月11日,“釉彩國度——葡萄牙瓷板畫500年”展在故宮博物院永壽宮拉開帷幕。這是故宮博物院首次與葡萄牙國立瓷板畫博物館合作舉辦的展覽,共展出16世紀至21世紀50余幅葡萄牙瓷板畫精品。
6月25日,由中國國際文化交流中心主辦的國家藝術基金傳播交流推廣資助項目“風起瀾滄江——西南地區少數民族題材美術作品展”北京站在民族文化宮開幕。
為做好美育工作,發現和培育優秀的小畫家,提升少年兒童的審美能力和創造能力,由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民族文化藝術基金會共同主辦的“首屆全國少兒美術作品展”于2019年6月15日在北京開幕。
6月6日,由北京市教育委員會、北京奧運城市發展促進會指導發起,中央美術學院主辦的冰雪奇緣——中央美術學院“高參小”攜手冬奧創想藝術展在國家體育場鳥巢文化中心正式開幕。
6月6日上午,由中共廣東省委宣傳部作為指導單位,中國美術館、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廣東美術館共同主辦的“中國美術館學術邀請系列展:銘刻時代——湯小銘藝術研究展”,在中國美術館開幕。
南仁東塑像由青銅鑄造,高2米,由全國政協常委、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傾情創作完成。該雕像一尊永久矗立在中國科學院,一尊落成于貴州省平塘縣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簡稱FAST)旁。
5月29日下午,由中國藝術研究院主辦的“文化傳承丹青力量——中國藝術研究院中青年藝術家系列展”之“唯美表達:宋彥軍作品展”在中國美術館一層6號廳展出,展出藝術家宋彥軍多幅工筆人物畫代表性作品。
2019年5月25日,由上海市書法家協會、浙江省余姚市人民政府、龍現代美術館、《中華英才》半月刊社、《中國書畫》共同主辦的“後現代海派藝術——韓煜書法展”在中國美術館隆重開幕。
5月26日,“不負家山——段鐵山水畫作品展”在北京炎黃藝術館開幕。此次展覽是段鐵個人從藝以來首次最大規模的山水畫個展,展出了段鐵從藝幾十年以來精選的100余幅國畫精品。
5月25日上午,“新中國70週年,母親河滄桑巨變——解國記草書黃河賦巡展”在中國書法大廈北京展覽中心拉開帷幕。由新華出版社出版的《國記草書自作黃河賦》(上下冊)同時首發。
5月21日上午,第十二屆中國藝術節全國優秀美術作品展覽、全國優秀書法篆刻作品展覽、全國優秀攝影作品展覽在中華藝術宮(上海美術館)開幕。
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遊部主辦,中國美術館承辦,中國對外文化集團有限公司協辦的“亞洲文明聯展(藝術展):大道融通——亞洲藝術作品展”5月10日起在中國美術館展出。
本次展覽遴選院藏乾隆朝君臣書畫100余件,有90%保留著清宮文物原貌,又有一半以上是首次面世。旨在以乾隆帝及圍繞在他身邊具有較高文化素養的宗室、詞臣的書畫為主線,展現乾隆帝“幾暇怡情”的風雅情懷。
5月6日,“八閩之光——福建漆藝術精品展晉京展”在恭王府博物館開幕。展覽集結了20位閩籍漆藝術名家和40位青年漆藝家,展出了他們近年創作的80余件漆藝精品力作。
2019年4月25日,時值著名藝術家、美術教育家吳冠中先生百年誕辰,由中國美術館和清華大學共同主辦的“中國美術館‘典藏活化’系列展:風箏不斷線——紀念吳冠中誕辰一百週年作品展”在中國美術館開展。
4月22日,首都師範大學美術學院2019屆畢業生作品展在北京智慧長陽美術館開幕。本次展覽共展出首都師範大學美術學院2019屆博士、碩士和本科畢業生優秀作品三百餘件。
由中國美術館、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廣州美術學院、廣東省美術家協會聯合主辦的“中國美術館捐贈與收藏系列展:心隨江山——梁世雄中國畫藝術展”于2019年4月12日在中國美術館開幕。
2008年,靳先生向中國美術館捐贈了39件代表性作品,體現出無私奉獻的高尚精神。在4月12日的中國美術館之夜上,靳尚誼先生再次向中國美術館捐贈了35件代表性作品。
此次畫展大師作品雲集,無論是中國現代藝術大師劉海粟、關良、沙耆,還是當代藝術大師冷軍、劉小東、王沂東、艾軒、楊飛雲……作品都承載著中國油畫史發展的印記。
2019年4月1日上午,中國人民大學繼續教育學院油畫理論與創作研究班首期開班儀式暨教師作品學術觀摩展在人民大學繼續教育學院舉行。
展覽匯聚了150余位藝術家的172件精品力作,作品涵蓋國畫、油畫、版畫、水彩、雕塑、裝置、設計海報及新媒體等多種形式,是深圳建市以來規模最大的進京展覽。
3月26日,第58屆威尼斯國際藝術雙年展中國國家館展覽新聞發佈會在京召開。策展人吳洪亮現場向大家詳細介紹了本屆中國國家館的參展方案。參展藝術家陳琦、費俊、耿雪、何翔宇出席發佈會。
3月18日,“雅頌江南——王來根畫展”在北京恭王府博物館開幕。作為2019年中國美協新文藝群體展覽與推廣中心推出的首位畫家,展覽共展出王來根近年來創作的中國畫30余幅。
3月20日,由湖北省委宣傳部指導、湖北省文化和旅遊廳、湖北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清華大學美術學院·中國藝術學研究所、湖北省美術家協會主辦的“國寶禮讚——蔣昌忠中國作品展”在中華世紀壇世紀舉辦。
3月1日,“記憶星塵——紀念周海嬰誕辰九十週年攝影藝術展”在中國美術館開展,該展是2019年中國美術館捐贈與收藏系列展之一,也是中國美術館“影像中國”攝影收藏項目之一。
3月2日,由中國美術館、中國城市雕塑家協會主辦的“中國美術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70週年系列展:民族大團結——全國雕塑藝術作品展”在中國美術館開展。
2019年 1月18日,由故宮博物院、遼寧省文物局、遼寧省文化演藝集團(遼寧省公共文化服務中心)主辦,遼寧省博物館承辦的“龍泰宸宇——故宮養心殿文物特展”在遼寧省博物館開展。
2019年1月3日,由北京市文物局、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絲路青年論壇、絲路國際智庫交流中心、徐悲鴻藝術委員會主辦的“不忘初心——朱曜奎、黃建南師生傳統與創新藝術展”在中國政協文史館開幕。
2019年1月5日,由中共景德鎮市委宣傳部主辦,景德鎮市文聯、景德鎮市文廣新局承辦的"輝煌40年"江西省景德鎮市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優秀陶瓷繪畫精品全國巡展(北京站)開幕。
2019年1月5日,“韓美林生肖藝術大展”開幕式在故宮博物院文華殿前舉行。本次展覽以韓美林的“生肖藝術”為核心,選擇了繪畫、書法、雕塑、陶瓷、紫砂、木雕、鐵藝、傢具、民間工藝等使用傳統媒介的創作類型。
2018年12月22日,“初心與善行——翰墨光明行十週年書畫圖片展”在北京西藏文化博物館開幕。展覽展出了參與“翰墨光明行”公益活動的書畫名家作品百餘幅以及活動珍貴資料照片300幅。
近日,以“文墨寧波”為主題的林邦德書法作品展在中國美術館亮相。書界專家同道對本次個展評價很高,普遍認為這是一次書法藝術表現地域文化的主題性展覽的成功範例。
由中國美術館主辦的“生命之樹——中國美術館藏非洲木雕藝術展”近日在中國美術館五層展廳開展。展覽精選館藏非洲坦桑尼亞、莫桑比克等國家的木雕作品115件,向觀眾呈現了來自非洲大陸上獨具魅力的藝術創造。
趙翼舟《追逐無形》全球書法藝術巡展長沙站近日在湘江之濱的長沙市規劃展示館揭開神秘面紗。繼2018年1月的北京展覽後,書法藝術家趙翼舟又將色彩引入其“醉墨“昇華為“禪墨”,在有形中圍獵無形。
11月26日, 湘潭市博物館聯合故宮博物院、遼寧省博物館、湖南省博物館、北京畫院、齊白石紀念館共同舉辦的“故里山花此時開——齊白石作品回鄉展”在湘潭市博物館揭開帷幕。
11月26日,“改革開放好”中央和國家機關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書畫展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隆重開幕。中央和國家機關各部門幹部職工及部分書畫愛好者參加了開幕式。
11月23日,“中國唐卡藝術精品展”國內巡展北京展在中國美術館拉開帷幕。該展覽由西藏自治區文化廳指導、西藏文化發展促進會主辦,西藏唐卡之都畫院承辦、中國藏學研究中心協辦、李可染藝術基金會支持。
11月21日,“法古禪心——紀念李苦禪誕辰120週年藝術展”在國家博物館隆重開幕,共展出的李苦禪先生不同時期精品力作100余件,是對李苦禪藝術人生的呈現,是近幾十年來大寫意花鳥藝術最高水平的一次亮相。
11月19日上午,由北京美協、天津美協、河北美協 中共房山區委宣傳部共同主辦的“美在京津冀 靚在大房山——紀念改革開放40週年美術作品展”在北京智慧長陽美術館開幕。
11月20日上午,由國立書畫研究院主辦,中國國際文化交流中心國際文化交流藝術館承辦的“中國傳統書畫雙人展”在國際文化交流藝術館隆重開幕。展覽展出丁子同先生的書法作品和崔西民先生的工筆畫作品20余幅。
由中國書法報、《大觀書畫家》雜誌、無錫市委宣傳部、無錫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無錫市書法家協會主辦,無錫市榮巷書社承辦的“大觀天下 心繫無錫——全國百名書法名家邀請展”近日在無錫市榮巷書社開幕。
2018年11月16日至11月30日,由文化和旅遊部人才中心主辦的“縱橫千古 兩岸一家——謝稚柳、陳佩秋、傅申、陸蓉之作品展”在故宮博物院武英殿隆重拉開帷幕。
11月9日,由中國美術館主辦的“色彩交響——武德祖藝術展”在中國美術館開幕。此展是“文化和旅遊部2018年度國家美術作品收藏和捐贈獎勵項目”之一,集中呈現武德祖的油畫藝術成就。
11月8日,由日本國駐中國大使館、中國美術館聯合主辦的“師古妙創——師村妙石篆刻書法藝術展”在中國美術館開幕,共展出日本藝術家師村妙石篆刻書法作品46件/套。
日前,在北京保利藝術博物館開展的“大樸尚簡——明清單色釉瓷器菁華展”就遴選了景德鎮市陶瓷考古研究所、景德鎮禦窯博物館館藏明代禦窯遺址考古遺物以及海外重要私人舊藏共110余件(組)。
60幅享譽世界、蜚聲藝壇的藝術大師的作品10月22日至12月23日集中亮相在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舉辦的“西方繪畫500年——東京富士美術館館藏作品展”。
11月5日,由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女美術家協會等共同主辦的“時代華彩——首屆女美術家作品展暨大美長陽——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在北京智慧長陽美術館隆重開幕。
近日,“師嚴道尊:中央美術學院油畫係第三工作室教學研究展”在中央美術學院盛大開幕。本次展覽由中央美術學院主辦,中央美術學院造型學院、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共同承辦。
“天府百年美術文獻展"開幕式于本月28日下午三點在大觀美術館舉行隆重開幕式。《天府百年美術文獻集》首發活動與“面向未來的天府美術”學術研討會也在當天下午舉行。
10月29日,由中國美協與桐鄉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中國文聯美術藝術中心、中國美協漫畫藝委會、桐鄉市文廣新局承辦的“‘子愷杯’第十二屆漫畫大展”開幕式在中國文聯展覽館舉行。
為多角度地展現改革開放40年的中國美術事業創作和發展的成就,“中國美術館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系列展:東方風來滿眼春——中國美術館典藏精品展(1978—2018)”近日在中國美術館展出。
9月21日上午,由中共廣東省委宣傳部支持,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廣東省文聯、民族文化宮、廣東省民間文藝家協會、潮州市文聯共同主辦的“藝匠神工--辜柳希木雕藝術作品展”在民族文化宮展覽館舉行開幕式。
9月15日,由中國國家畫院·《中國美術報》、中國美術報網、意大利駐華大使館文化處共同主辦的“記憶之光——魯傑羅薩維尼奧、唐勇力、朱塞佩莫迪卡、張譯丹四人展”在中國國家畫院美術館開幕。
2018年9月15日,由中國書法報、大觀書畫家雜誌、永城市委宣傳部、永城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永城市書法家協會主辦的“大觀天下 大美永城——全國書法名家邀請展”在永城市漢宮藝術館隆重開幕。
9月10日,“故宮博物院藏清初‘四王’繪畫特展”在故宮文華殿書畫館開幕。特展分為“師古為宗”、“融古出新”、“霑溉後學”三個單元,展出故宮博物院藏清初“四王”繪畫精品等文物113件(套)。
9月12日,“心靈的風景:泰特不列顛美術館珍品展(1700-1980)”在中國美術館開幕。此次展覽由倫敦泰特美術館、中國美術館聯合主辦,為中國觀眾展示了跨越近三百年的英國風景畫發展歷程。
9月10日,由中國國家畫院·《中國美術報》、中國美術報網、意大利駐華大使館文化中心聯合主辦的“記憶之光——魯傑羅·薩維尼奧、唐勇力、朱塞佩·莫迪卡、張譯丹四人展”新聞發佈會在中國國家畫院召開。
由中國美術館、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美術學院共同主辦的“中國美術館學術邀請系列展:質樸的精神——陳堅水彩作品展”于2018年9月8日在中國美術館開幕,展出畫家陳堅人物和風景作品170余幅。
9月2日上午,由中國美術家協會、全國政協書畫室、中國鐵路文聯、中國書協書法行業建設委員會共同主辦的“清風勁節——紀念鐵道兵組建70週年趙廣發書畫展”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開幕。
2018年9月1日上午,“韶華當進取,經典永流傳”第二屆全球華人少年書法大會導師作品邀請展及學生獲獎作品校園巡展首展在中國農大附小舉行了開幕式。
8月24日,由浙江省文化廳、浙江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國美術學院主辦,蘭亭書法社、浙江美術館承辦的“潮涌錢江:中國改革開放四十週年暨蘭亭書法社雙年展(2018)”在浙江美術館開幕。
8月23日上午,由中國美術家協會主辦,重慶市美術家協會承辦,重慶美術館、重慶畫院、四川美術學院協辦的“縴夫的足跡——白德松2018畫展”在中國美術館開幕。
由浙江省博物館主辦的“吳昌碩與他的‘朋友圈’”于8月16日在浙博武林館區3樓書畫廳正式對外開放,吳昌碩與其“朋友圈”的書藝往來,或可為管窺吳昌碩其人其藝提供另一種視角。展覽將至10月7日。
2018年8月8日,由中國美術家協會新文藝群體(組織)展覽與推廣中心、恭王府博物館展覽活動部、中國國家畫院版畫院共同主辦的“春風春雨中國——慶祝改革開放四十年新文藝群體版畫提名展”在恭王府博物館開幕。
作為北京畫院齊白石藝術系列品牌展的又一全新力作,此次展覽聯合了故宮博物院、中國美術館等十家國內重量級文博單位及藝術機構共同主辦,共展出齊白石山水畫作逾160件套。
8月5日,由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美術館、中國國家畫院、中國藝術研究院聯合主辦的“書林寫意——馬書林中國畫作品展”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隆重開幕。展覽共展出80組幅160件作品。
8月1日,由中國美術家協會新文藝群體(組織)展覽與推廣中心、文化部恭王府博物館展覽活動部、山東省美術家協會共同主辦的“丹心譜——李世剛、李世東、劉海龍繪畫作品展”在文化部恭王府博物館開幕。
2018年7月27日,由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美術館、廣東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聯合主辦的“大潮起珠江——紀念改革開放40週年全國美術作品展”在中國美術館展出。
7月10日至9月9日,由中國國家博物館、山東大學、山東省文物局、濟南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禮出東方——山東焦家遺址考古發現展”在中國國家博物館的展出,對這些問題做出了解答。
風格各異的畫挂在家裏的客廳裏會是什麼效果?書與食物可以有怎樣的關聯?古代圖騰與當代元素怎樣融合?……這些問題都能在6月26日至7月8日,在國家大劇院舉辦的“藝·在生活——沉浸式藝術設計展”上找到答案。
6月26日,由中國國家博物館與四川省文物局、四川省眉山市人民政府共同舉辦的“江口沉銀——四川彭山江口古戰場遺址考古成果展”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開幕,將展出至9月26日。
6月28日,由民革中央、中國美術家協會主辦,中國文聯美術藝術中心、民革中央畫院等單位承辦的紀念何香凝先生誕辰140週年暨首屆“香凝如故”全國美術作品展在中國美術館舉行。
6月27日,由中國美術家協會新文藝群體(組織)展覽與推廣中心、文化部恭王府博物館展覽活動部共同主辦的“古骨新風——蕭和人物畫作品展”在文化部恭王府博物館開幕。
由中國國家博物館和湖南省博物館聯合主辦“無問西東——從絲綢之路到文藝復興”展,匯集展出了意大利21家博物館、國內17家博物館共計200余件(套)文物精品。
6月17日,由匈牙利駐華大使館、北京匈牙利文化中心、中國美術館共同主辦的“匈牙利當代藝術展”在中國美術館開幕。展覽展出來自匈牙利藝術家的99件繪畫作品及24件雕塑作品。
6月8日,由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國美術家協會共同主辦,中國美術館、中華藝文基金會支持的“第六屆全國青年美術作品展覽”在中國美術館開幕。
近日在北京山水美術館展出的“中國漢畫大展”中,有不少漢畫是對於漢代農業的描繪與記錄。從考古出土的漢畫中可以看到,漁獵方面有圍獵野鹿、荷塘漁獵,農耕則有牛耕、播種、收穫等勞動環節。
時值韓樂然先生誕辰120週年,由中國美術館主辦的“典藏活化”系列展“絲路飛虹——韓樂然誕辰120週年中國美術館藏韓樂然作品展”于2018年5月19日啟幕中國美術館。
5月18日,由北京金臺藝術館主辦,北京市朝陽區芳草地國際學校世紀小學積極參與承辦的《“一帶一路”和平頌 芳草世紀華夏情——“對話大師 攜手同行”國際兒童友誼藝術展》在北京金臺藝術館正式展出。
2018年5月8日,“中國寫意——來自中國美術館的藝術”來到白俄羅斯國家美術館。展覽作為中國美術館與白俄羅斯國家美術館合作框架協議下的重要項目,為拓展中白文化交流新的合作可能做出貢獻。
4月26日,由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美術館、中國美術家協會共同主辦的“乘物遊心——呂品田繪畫作品展”在中國美術館開幕。展覽精選呂品田水墨山水和速寫作品七十余幅。
4月15日,由中國國家畫院(國展)美術中心、金硯傳媒共同主辦的“傳承與經典系列——丁亞忠山水畫作品展”在中國國家畫院(國展)美術中心隆重展出,共展出丁亞忠畫家紅色潑墨山水及花鳥精品30余幅。
“銘心擷珍——卡塔爾阿勒薩尼收藏展”(Treasures from The Al Thani Collection)于2018年4月17日至6月18日亮相故宮博物院午門展廳和西雁翅樓展廳。
4月13日下午,由株式會社尚承國際策劃、承辦,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日本大使館文化部協辦的“翰墨凝香”——梁適書法作品展在東京日中友好會館美術館隆重開幕。
2018年4月12日至22日,由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美術家協會共同主辦,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畫院承辦的“時代印跡——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畫院第四屆院展”在中國美術館展出。
日前,“中國藝術新視界2018——國家藝術基金青年藝術創作人才(美術、書法、攝影、工藝美術)滾動資助作品巡展”首展在北京中華世紀壇拉開序幕。此次巡展共展出244位藝術家的499件(組)作品。
3月22日下午,“中央美術學院建校100週年新聞發佈會”在學校美術館學術報告廳舉行。發佈會上,院長范迪安發佈了學校確定的“百年校慶十大活動”,以此開啟慶祝建校百年的系列活動。
3月16日是20世紀傑出的中國花鳥畫大家和卓越的藝術教育家、中國美術學院資深教授陸抑非先生誕辰110週年。“一池春水——紀念陸抑非誕辰一百一十週年作品展”于3月16日在浙江美術館開幕。
日前,由文化部恭王府博物館、中國藝術研究院共同舉辦的“本源與新境--林維花鳥畫精品展”在恭王府開幕。本次展覽共展出林維近四十幅作品,是林維對傳統中國花鳥畫學習和探索的一次集中展示。
新年伊始,中國美術館去年新辟的固定陳列區“藏寶閣”也完成了展品更換,此次陳列選展了20世紀以來中國美術大家的國畫精品11件,油畫11件,雕塑4件,依然從審美角度萃集小幅經典。
3月2日,由中國美術館主辦的“還攜筆墨向高丘——歐豪年八十回顧展”在中國美術館開幕。本次展覽展出歐豪年先生中國畫、書法等作品近130件,綜合呈現藝術家多年不懈求索、境由心造的藝術成果。
2月3日,由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人民解放軍美術書法研究院、上海市文化廣播影視管理局主辦的“綠色時空——當代美術名家上海邀請展”在上海劉海粟美術館隆重開幕。
1月27日,由中國美術家協會、山東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國畫協會主辦的“以古開今 傳承創新——田黎明、趙建成、江宏偉、劉萬鳴中國畫作品邀請展”在山東美術館隆重開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