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原標題:
2020年7月18日,北京服裝學院2020屆本科線上畢業作品展正式開啟,展覽實現常規入口與畢業生社交入口的雲觀展體驗,每位畢業生可將自己作品的專屬海報在第一時間轉發朋友圈,與親友及就業單位分享交流。
據悉,北京服裝學院2020屆本科線上畢業作品展以“2020”為總主題概念,集結6個學院,874位畢業生,5176件作品參展。師生在畢業創作中設想未來生活情境的同時,也透過作品回應2020全球面臨的諸多挑戰。本次展覽採取用戶體驗友好的瀑布流方式,以各學院為基礎對每位同學的作品及設計思考進行清晰與多維的展示。展品多樣豐富,既有涵蓋不同面向與應用的服裝,也有首飾設計、配飾設計、家居設計、工業設計、紡織品設計、環境設計、動畫、數字媒體藝術、視覺傳達、時尚傳播、純藝術等方面的作品,部分展品使用三維掃描和數字模型可讓觀者在線360度實時互動。
展覽採用“數字孿生”(digital twin)為整體設計概念,從視覺的鏡面到作品在三維空間內的數字呈現,試圖創造並打破“鏡中世界”的意象,在“2020”這個時代節點具有重要意義。此次參展6個學院主題分別是:
《歸鄉之路》,張璟雯,服裝藝術與工程學院 男裝設計,指導老師:孫馨
1.服裝藝術與服裝工程學院:美好生活·經緯時致
服裝藝術與工程學院此次展出的是男裝、女裝、運動、針織、服飾傳承與創新、戲劇與影視服裝設計六個專業方向以及服裝設計、纖維與時尚設計兩個實驗班226位學生的581件展品,雲端發佈時裝秀視頻。展覽以“美好生活·經緯時致”為主題,呼應我們所處時代在經天緯地大變化下,今天的設計終而為人。
《嘿 你走起來真好看》,劉許正,服飾藝術與工程學院 産品設計(鞋品設計),指導老師:周小凡
2.服飾藝術與工程學院:設計之為
服飾藝術與工程學院展示了154名本科畢業生,包括時尚鞋品箱包、珠寶首飾、家居智慧、藝工融合等方向的設計作品千余件。這些作品體現了他們對於“設計之為”這一主題的思考、研究和實踐,從功能、時尚、可持續、民族文化、傳統文化、亞文化等不同方面進行探討,從設計問題、人類問題、社會問題等角度開啟設計思考並提出了自己的方案。
《0.9mm》,劉一博,材料設計與工程學院 産品設計(紡織品設計),指導老師:孫一楠
3.材料設計與工程學院:造·物
材料設計與工程學院的産品設計(紡織品設計)以“造·物(Making Stuff)”為名,分別從“創造:未來之物”“手造:工藝之美”“再造:可持續循環”“營造:獨具匠心”和“改造:破例創新”五個主題生動闡釋“人造之力賦予紡織品以靈動新生”的內涵。
《Motionpedia 3.0》,鄧雅文、 胡雅蘭、楊崟婕、鄭翠如, 藝術設計學院 數字媒體藝術, 指導老師:任磊
4.藝術設計學院:能量市場
藝術設計學院畢業展以“能量市場”為主題。畢業展以“自由市場”的形態呈現,創造一個市場沙盤——這裡是每一位畢業生的試驗田,實踐一種日後進入市場的生存可能性,無關成功或是失敗。我們更加關注的是“能量市場”所秉承的態度:提倡分享的精神、注重協作的意識、練就整合跨界的能力,並希望以此來鼓勵畢業生們突破自我,迎接新的開始。
《鹿王本生》,曹勍,時尚傳播學院 表演(服裝表演),指導老師:李瑋琦、張艦、林九儒
5.時尚傳播學院:中國的時尚是什麼?
從“時尚是什麼?”開始,時尚傳播學院接棒提出“中國的時尚是什麼?”以思考提問,以踐行作答。我們給出了95後中國青年的回答:用跨界表達認同,用智慧傳遞溫暖,用個性多元打造審美標準,用寬容平等建立社會認知。中國的時尚是時代內核,賦予青年勇往直前的胸懷。時尚傳播學院2020屆畢業生以此作答中國的時尚,開創時尚的中國。
《輪迴》,董世琦,美術學院 雕塑,指導老師:李穎
6.美術學院:跬步千里
積跬步,致千里,不停思學。中國畫專業畢業生立足傳承創新,用筆墨關注現實,思考未來;雕塑專業畢業生詮釋個體生活經驗,多層面反映社會文化和人文價值,體現出積極向上的文化氣質和藝術探索的寬廣視野;油畫專業畢業生的創作中,體現出他們在特殊時期的生命體驗,既有豐富的真情流露,也有對宇宙、人生的哲思表達;公共藝術專業畢業生把握材料工藝特性,作品形式多樣,秉持開放的學術態度,注重傳統與時代融合,體現出人文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