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小片3】甲午戰爭,日本搶到人類歷史上最大的戰爭紅利;從而激起了列強在華實現帝國主義的野心。那麼,以俄國為首的"三國干涉還遼",它們真實意圖何在? 英美在其中又各自打著什麼算盤?甲午戰爭結束了,列強們又開始了怎樣的博弈呢?
雪珥:三國干涉還遼之後,英國全球戰略一個非常大的變化,就是在東亞地區自己動手的機會越來越少,它要通過日本來。英國1902年和日軍簽訂了所謂的同盟條約,英國基本上就放手讓日本在這裡做。
盧勇:它還是想坐收漁翁之利,它希望借助日本這只新興的狼。
雪珥:它實在是沒有精力顧過來,它的軍隊各方面已經不足以管理那麼大的一個日不落帝國,它的整個國家機器已經像中國的乾隆中期那樣,已經到了鼎盛極點,機器內部衰亡的徵兆已經出來了。英國1900年在南非打仗,它根本沒有軍隊可以動用,所以它希望日本人派兵。這些都在某種程度上促成日本進一步崛起,日本通過《馬關條約》攫取了巨大的紅利。如果中國抵抗到底那只是幾場戰役,如果你持久戰打下去,戰爭結局未必就這樣。但大家坐下來和談了,簽字了,《馬關條約》把它的紅利固定了,戰爭結束了,日本拿到那麼大的東西,改變了整個世界。
盧勇:《馬關條約》簽訂之後,列強更多關注點在於如何在這場戰爭之後實現自己的利益。卻恰恰忽視了這麼大的戰爭紅利會把日本抬高到何種地步。
戴旭:對,沒錯。
盧勇:它的海軍就完全是靠《馬關條約》的賠款。
戴旭:賠款,而且加上"俘虜",北洋艦隊的軍艦直接加入了它的艦隊。我覺得還有一個更重要的東西,它們沒有發現,就是這一場戰爭對日本國民的精神、對整個日本國家的經濟結構所帶來的影響。它非常重要的一些人物,通過這場戰爭對日本這個國家重新進行了定位。原來以征服中國作為它明治維新的動力,現在又有了新的動力,要成為東洋霸主。這就是説,日本要在中國、在亞洲與列強爭衡。日本前後連續搞了8次擴充軍備案,以甲午戰爭為發端,日本徹底地走上了軍國主義道路。
盧勇:這個速度相當快,它的海軍就是靠了這筆錢,一躍成為世界第四,整個海軍實力僅次於英國、俄羅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