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盧勇(軍事專家):大家好,歡迎走進《講武堂》,今天我們聊一聊甲午戰爭的戰後博弈。《馬關條約》簽訂以後引起的整個國際社會的反響,我想不僅出乎日本的意料,也出乎中國的意料。太多的國家關注這個條約簽訂的進程,也有太多的國家關注這個條約的結果。
戴旭(國防大學教授):我覺得在兩個方面影響比較重大。第一,日本簽署的條約當中向清國勒索的銀子數額遠遠超過以往英、法及其它那些國家勒索清朝的數目,這個引起了它們的羨慕或者嫉妒。第二,割掉的領土這麼多,一下子拿走了那麼多,有台灣,包括遼東太多的土地。有些國家,在羨慕的同時也表示嫉妒,也表示不滿。
盧勇:羨慕嫉妒恨。
戴旭:羨慕嫉妒恨,特別是俄羅斯。三國干預還遼,這幾個國家都覺得這個地方你不能再拿走了。
雪珥(歷史學家):否則它們不惜動兵。
【小片1】《馬關條約》簽訂後,俄羅斯、德國與法國,以提供所謂"友善勸告"為藉口,迫使日本把遼東還給中國。此次事件,被稱為三國干涉還遼。
盧勇:它就沒想到這三個國家的反應會這麼強烈,而且給它的壓力會這麼大。
雪珥:應該説圍繞著遼東半島和朝鮮半島,大國的博弈已經進行了幾十年,日本是後來者,後來居上,不僅把朝鮮給奪過去了,而且把遼東半島整個也割去了,實際上是打亂了俄羅斯東擴的進程。
盧勇:這裡面俄羅斯感到利益受損最大。
雪珥:對,俄羅斯在英國的逼迫之下,英俄冷戰是當時世界最主要的矛盾,因此東亞地區成了國際政治的焦點。
盧勇:一開始在甲午戰場交戰過程中,英國率先與法、俄、德、美聯合呼籲停戰,但實際上它並不積極,它只是要確保它的利益。
雪珥:它擔心的就是中國和日本不能打殘了,兩敗俱傷,兩敗俱傷不符合它的利益,但兩敗俱傷最符合俄羅斯的利益。英國不希望你打殘,日本佔了中國有多少,這個它不在乎,只要勝利者能夠幫助我繼續阻擋俄羅斯的南下就可以,但是沙俄在這個裏面徹底被打亂了,因為在之前1891年開始興建西伯利亞鐵路的時候,山縣有朋就提出來,他説俄羅斯的這條鐵路計劃是十年修通,一旦修通之後日本將永無寧日。在甲午戰爭開戰之前,俄羅斯的干預一開始言辭非常激烈,但實際上它的行動跟不上,因為它那條鐵路沒修通。《馬關條約》一簽訂,它一看你拿了那麼大一塊東西,朝鮮你拿走了,遼東你又拿走了,那我到東邊來以後我怎麼"出氣"呢?它就聯合了法國和德國,最起勁是德國,因為德國和俄國是交界的。咱們知道後來二戰時,它們之間打得挺慘烈。因此它鼓動俄羅斯向東走,來緩解它在西線受到的壓力。俄國在東亞地區通道如果被堵上的話,它會倒過頭來,對西邊德意志産生巨大的壓力,所以它要鼓勵你往這邊走。再加上法國,法國因為在西歐已經被英國掐得死死的,它也想在東方尋找重大的突破。它已經在十年前佔了越南,它想在這個地方再有所突破。在這種情況下,它們壓迫日本吐出遼東半島。
戴旭:這一塊圍繞甲午戰爭到《馬關條約》簽訂,實際上中日之間的事情算是結束了,告一段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