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國家大劇院5年 成為繼歐美後世界表演藝術領域的一極
主持人:陳院長,我們都知道2012年12月22日,是國家大劇院五周歲的生日,特別想請您首先給我們介紹一下,經過這五年,您認為國家大劇院取得了哪些成果呢?
陳平:我覺得主要在五個方面,第一,國家大劇院在五年中,圓滿完成了中央和北京市給國家大劇院制定的發展目標,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而且在堅持社會效益第一的情況下,取得了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豐收。國家大劇院這五年面向觀眾,面向市場,面向世界,已經成為廣大人民群眾生活中的一個重要的文化組成部分。
第二,我覺得國家大劇院塑造了一個非常響亮的品牌——CHNCPA,這個品牌已經在世界上形成了它的影響力。現在全世界的表演藝術家到中國國家大劇院來演出,已經成為一個新的潮流,我們已經在世界表演藝術領域中繼歐美之後,成為重要的一極。我覺得這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我們創立了一系列被實踐證明的、改革創新探索出來的一系列新的國家大劇院運營、經營理念。
第四,我們形成了一套既符合中國國情,又科學可持續發展的一個新的運營模式。
第五,我們還培養了一支年輕化的,高學歷的,專業技術很強的,有奉獻精神的,非常熱情的一批專業人才隊伍。這五年來,在這五個方面,高度概括了國家大劇院的發展取得的成就。
這五年中,我們大概每年都要進行將近一千場次的演出,同時還要開展近一千場次的藝術普及教育活動;這五年中,有14.8萬的藝術家走進國家大劇院。在國家大劇院的舞臺上展現他們的藝術才華;這五年中,有800多萬的觀眾,走進國家大劇院去欣賞藝術,接觸藝術,去接受藝術普及教育。所以我覺得國家大劇院在人民性、藝術性、國際性宗旨的體現上,得到了充分的發揮。
第二部分國家大劇院是全世界現代化程度最高的國家表演藝術中心
主持人:剛才陳院長通過五點簡單地給我們介紹了國家大劇院五年的成果,還有一些數字。大家從這些現在的效果上已經看到了我們取得一些成果,您在《求是》雜誌2012年23期的文章中也提到,國家大劇院始終堅持了人民性、藝術性、國際性的發展宗旨,剛才您也提到了,這一宗旨保證了大劇院正確的一個發展的方向。對於國家大劇院這樣一個重要的文化地標而言,最初的頂層設計是極為重要的,那麼您心目中的大劇院是一個什麼樣的機構?它的功能定位和價值理念又是什麼?或者説您期待它未來應該是怎樣的發展歷程呢?
陳平:國家大劇院它首先是一個藝術機構,作為藝術機構,主要幹三件事,一個是藝術的創作、生産和展示,到這兒來表演節目。第二是藝術的傳播、推廣和普及,第三個是對藝術的經營和管理,在這三個方面做到了,那麼體現它就是一個藝術機構。
第二,國家大劇院是藝術機構之外,還是一個公益性的機構,我們都知道中國的國家大劇院,是中國政府面向二十一世紀興建的大型文化設施,主要是讓國家大劇院把眾多的藝術家集合在這裡展示他們的藝術才華之外,同時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豐富健康的各式文化産品、文化生活,為廣大的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發展服務。
第三,它還是一個國家級機構,國家大劇院是國家表演藝術的最高殿堂,是國家的表演藝術中心。那麼説到這兒,我們最後給它定性,應該是就全球而言,全世界規模最大的、現代化程度最高的、藝術生産非常活躍的國家表演藝術中心。這是它的定位。為什麼説它現代化程度最高?這些年由於在這兒工作,美國、大洋洲,包括澳大利亞的悉尼,以及歐洲參觀了很多他們一流的歌劇院和表演藝術中心,像肯尼迪藝術中心。現在比起來,因為我們建得晚,我們國家正好利用了改革開放的紅利,利用了改革開放的後發優勢,現在從全世界來的所有的院團、及指揮大師的反映來看,大家眾口一詞:“國家大劇院現代化程度是最高的”。
我們全部都是自動化控制的舞臺,手動的部分非常少,使用起來非常方便,包括舞臺機械設備、建築,各方面的設施都是非常先進的。為什麼説規模最大?在我們之前,悉尼歌劇院是88000平方米。早在十幾年前蓋的上海大劇院60000多平方米。美國的肯尼迪藝術中心是110000平方米,大劇院開幕之前它是最大的。現在國家大劇院是217500平方米,包括歌劇院、戲劇場,音樂廳、小劇場,包括5大排練廳,包括90間化粧間,包括23間琴房。所有這一切我們的設施規模都是最大的,光電梯就有90部。你沒有聽到一個劇院可以有90部電梯,所以應該説我們是規模最大,現代化程度最高。
那麼為什麼説藝術生産更為活躍?有很多的藝術中心或者説國外的歌劇院,要不就是生産歌劇,很少組織經營演出;有的地方就是組織經營演出、很少自己生産劇目;我們是既有節目的經營,同時還自製劇目,還有駐院的合唱團、駐院的交響樂團、管弦樂團都有,所以我們是一個一年平均新製作劇目大概在6-8部生産量的機構,作為任何一個機構、任何一個劇院來説,都是非常少見的。從開幕到現在,我們已經製作了28部劇目,其中歌劇有21部,還有京劇、話劇。我們製作的3部話劇也都是非常受觀眾歡迎,比如《簡愛》、《王府井》、《風雪夜歸人》上座率都在90%以上,這是非常難得的現象。
主持人:那對於它的未來,您有什麼樣的期待?五年過去了,剛才您也説了我們取得了很多的成就,不管在硬體上、軟體上我們都是非常優秀的。那麼未來您還有什麼樣的更多的期待嗎,對這種發展理念?
陳平:元旦剛過上班,我們開了兩天藝術生産創作的工作會,貫徹十八大的精神,要堅持“二為方向”,堅持“雙百方針”,堅持三貼近的原則。同時還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創作生産。未來,國家大劇院希望能有更多的藝術家到這兒來展示才華,希望能有更多的觀眾走進國家大劇院,來欣賞藝術、來接觸藝術、來感受藝術的魅力。
同時我們也希望在節目的質量上繼續保持高的水平,在藝術的生産上要保持旺盛的活力。這就要求我們的幹部、職工的要有專業化隊伍,職業化、專業化更強,這就是我們未來的大體的方向。
第三部分打造人民藝術殿堂 尋求社會和經濟效益最佳結合點
主持人:其實在國家大劇院建設之初,人們擔心可能它會沒有足夠數量的節目,沒有足夠數量的觀眾,五年過去了,國家大劇院舉辦了3914場商業演出,接待了500余萬人次的觀眾。以高水準,高質量的演出,贏得了廣大觀眾的喜愛。很多世界級的藝術家,把能到中國國家大劇院來演出,當作他事業發展的一個特別重要的標誌。國內外的遊客到北京旅遊,也都願意到國家大劇院來參觀一下,在這樣一個認可背後,我相信我們的國家大劇院在後臺做了很多的努力。特別想問問:大劇院實施了哪些發展戰略,採取了什麼樣的運營之道,形成了怎麼樣一種核心競爭力,形成現在大家對國家大劇院的感受呢?
陳平:大劇院五年的實踐運營,取得了初步成功,我覺得除了我們實施正確的發展戰略之外,首先我還想談,我們堅持了一個正確的宗旨,就是人民性、藝術性、國際性的宗旨。所謂人民性的宗旨,就是我們不僅是打造一個藝術殿堂,更重要的是要打造人民大眾心目中的藝術殿堂,要為廣大人民群眾服務;第二,藝術性,要堅持藝術的高標準;第三,國際性,就是要用全球化的視野來看國家大劇院。它必須要放在一個世界的,這樣的一個範圍中去考量它。
在這個三個宗旨的指導下,我們在實踐中,也堅持了六個核心經營理念,第一個,就是堅持這三個宗旨;第二,就是我們在節目,所有的節目藝術的考量上,在尺度上堅持高品位、高水準的高雅藝術和優秀的民族藝術。第三個,就是我們在發展的動力上我們堅持創新,鼓勵創新,所以我們大劇院的員工,到這兒來工作,首先兩個意識,一個是國家意識,舉手投足都代表國家,要有這種責任感、使命感、光榮感,同時我們還有要創新意識。創新意識使我們國家大劇院在五年中受益匪淺。第四,就是我們崇尚“藝術改變生活”這樣一個核心價值理念。所以在這個核心價值理念下邊,我們開展大量的藝術普及教育活動,推行低票價,想方設法地讓觀眾走進來,享受文化改革的成果。第五,堅持用藝術和市場的雙重眼光來衡量所經營項目。在這個核心價值理念下,我們找到了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結合點。第六,我們在跟所有的藝術家、藝術機構,包括全世界、全中國的藝術家、藝術機構的交往過程中,堅持誠信、雙贏、持久的原則,不是看單一場次的得失,而是把握長久的合作關係,所以我們現在朋友特別多。您也看到了十四萬多藝術家,幾乎全世界優秀的交響樂團、芭蕾舞團,優秀的指揮大師,全都來到國家大劇院,這是國家的驕傲,是國家的榮譽,我覺得這點是非常難得的。
第四部分國家大劇院實施三大戰略 只做藝術不涉足娛樂
陳平:在三性宗旨和六個核心經營理念指導下,我們在實踐中實施開展了三大戰略,這三個戰略我們受益匪淺。一是品牌戰略,所謂品牌戰略,就是有獨特的文化差異。我們主要經營的是音樂、舞蹈、戲劇、歌劇、戲曲這五大藝術板塊,當然其它我們也有少量的接觸。作為差異化經營,我們只做表演藝術,不涉足娛樂,所以娛樂項目在大劇院基本上沒有。
因為我覺得娛樂是靠市場來培育的,藝術是靠政府來扶植,在全世界都是這樣的。所以我們只做藝術不搞娛樂。再有一個,就是我們既經營節目,又開展劇目製作和藝術生産,這和只做劇目、只做劇場服務的劇院是不一樣的。
第三個非常關鍵的就是我們在業態上不是劇場是劇院。劇場是靠出租場地,收的是場租,我們是劇院,經營的節目收取的是票房。這一字之差,實際上性質和業態就完全轉變了。我們堅持業態不同。另外我們兼顧公益性和商業的運作,我們不是商業化的機構,但是商業的運作,努力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統一。所以在差異經營上,品牌戰略講究自己獨特的差異。再有就是走精品路線,精品路線就是堅持高品位、高水準的藝術水準,堅持發揮藝術總監和專家的作用。所謂精品路線,就是我們製作的劇目和作品的初衷,在於“為誰製作、讓誰看”,而不是為了評獎,也不是為了迎合賺錢。藝術創作的目的首先是為時代,為藝術,為人民大眾創作精品。所以我們一直強調“為誰製作、讓誰看”。第二就是我們要製作經典,我們追求經典,而不是追求前衛,前衛的事情我們可以去嘗試,但是一般隨意性的、實驗性的東西在國家大劇院製作的不多。
另外,我們在精品路線上堅持藝術和市場的規律,尊重藝術的規律也尊重市場的規律。使得藝術能夠又叫好、又叫座,能夠讓它長時間演下去,藝術的活力是考量它的一個標準。再有一個就是在製作精品的過程中關注整個資源問題,把全中國、全世界好的藝術家都納入在大劇院的目光之中、視野之內,整合、發揮他們的作用。所以我常説:“在國家大劇院藝術家是生産創作的主體,要充分發揮藝術家在國家大劇院藝術生産中的想象力、創造力。國家大劇院是發揮其在藝術生産中的鑒賞力、把控能力、策劃能力和整合能力。所以藝術家在這兒工作很愉快。
再有就是品牌的塑造,在這五年中,應該説國家大劇院的品牌特徵凸現,一是它的魅力,大體量、高水準的演出天天都有。二是國家大劇院藝術生産非常活躍的特徵顯現。三是國家大劇院是一個藝術普及教育的引領者,它開展大量的藝術普及教育,每年有近千場次的藝術演出,而且形成了很多好的品牌,比如説週末音樂會。週末音樂會非常受觀眾歡迎,為什麼?全部是專業的院團到這兒來演出,但票價四十塊錢,如果是會員,僅需要十塊錢,十塊錢就是一英鎊。這麼低廉的票價,上座率特別高。
另外一個,在藝術品牌戰略中不可忽視的就是對傳播的重視。大劇院專門成立了品牌推廣中心,這在全世界藝術機構和歌劇院中恐怕是獨一無二的。這也是改革創新的一個舉措。一開始大家很模糊該怎麼成立品牌中心?有沒有必要?現在看起來非常有必要。品牌中心的分工目前非常細緻的,從文案策劃,到公共媒體傳播,到整個綜合宣傳、電視廣播、網絡,每年都通過這樣的品牌推廣和藝術傳播,把好節目宣傳出去。現在是信息社會。尤其我們大劇院是不送票的,大劇院是一個不租場不送票的劇院,我們希望培養人們的消費習慣。目前我們的票價是越來越低,但也要培養消費習慣。每年我們要花很大的精力、人力、財力來進行推廣,現在大劇院品牌效益非常好,從實踐來看,我們受益匪淺。
第五部分大劇院作為國家文化標誌 能讓世界更好地認識中國
陳平:從一開始我們就以全球化的視野來看待中國國家大劇院的發展。我覺得中國政府建這樣的大劇院,既對全國觀眾是一件幸事,對我們國家的文化發展是一個重要的標誌,同時也是面向世界宣傳傳播中國文化的一個重要陣地和樞紐,也是中外藝術交流的巨大平臺。現在國家大劇院已經跟全世界175個藝術機構,跟全世界駐華110個駐華使館建立了藝術交流關係,大劇院已經是一個知名度很大的藝術交流機構。一個禮拜前,祖賓•梅塔(Zubin Mehta)到北京來開新年音樂會,他帶了以色列愛樂樂團來了。中午吃飯時他和我説,NCPA,也就是國家大劇院簡稱,他説:“你們中國國家大劇院現在在世界的影響真大,而且都是好的影響,全世界都在談論中國國家大劇院。”就是表演藝術這個行業內在談論中國國家大劇院,都是非常肯定的正面的評價。所以這一點是非常難得,所以我覺得我們全球化視野就是把眼光放在世界,首先是有全球化的視野,第二得跟國際接軌。所以我們跟國外的這些演出的經紀商和院團的合同,全部都是英文來簽的。所以我們的合同到美國的經紀公司OPUS3後他們覺得非常驚訝,在公司傳閱我們合同。
這是全球化的視野,另外就是國際化的定位,還有一個就是整合能力,在全球的整合能力。應該説這五年來,大劇院在迅速地提升,我們受益匪淺。最後一個戰略就是人才戰略。國家大劇院發展的一切都是人才支撐的,沒有人才的支撐國家大劇院不可能有今天。所以,我們從零起步,白手起家,從無到有,從弱到強。這樣迅速攀升的過程中很重要的一個戰略,就是緊緊抓住人才戰略的實施。我們幾次、多年都在年終工作報告裏確定要建立國家大劇院人才高地。國家大劇院太龐大了,大劇院涉及到的專業有112個專業,現在我們已經建立了17個各個專業的運營系統,有效支撐大劇院的運營,所以人才對我們來説是最寶貴的。這些年我們在人才的引進和培養上下了巨大的工夫。五年來我們將近派出一百多個小組到世界的各個歌劇院去學習,去培訓。
同時我們也把海外的很多藝術家和專業人才招回來,所以我們這兒“海歸”很多,英語的人才很多,當然外語不只是英語,牽扯到的各種語言,英語、俄語、法語、德語、意大利語、西班牙語、日語等都有。各種語言的人才都在這兒薈萃,各種專業都在這兒薈萃,人才的支撐對我們是非常得力的。正是由於我們堅持了正確的宗旨,確立了自己科學的經營理念,同時實施這三個戰略,才使得國家大劇院實際的運行中取得這樣良好的成效。
第六部分藝術生産是核心競爭力 樹立“大劇院製作”的金字招牌
主持人:剛才您簡單介紹了,國家大劇院在五年的發展歷程中,製作了包括像歌劇、京劇、話劇、舞劇等表演形式的劇目29部,其中原創11部,在業內豎起了大劇院製作這樣一個金牌招牌。我們特別想問問大劇院為什麼要培養如此強大的原創能力,在培養過程中是怎麼去做的呢?
陳平:藝術生産,它本身就是劇院的題中之義,要不然就別叫劇院,要是成立劇院,你就是不可回避的藝術生産,這是一個;第二個,藝術生産對於國家大劇院來説,已經成為很重要的核心競爭力之一;第三,已經就像你剛才説的,已經在國外、在業界形成了“NCPA製作”品牌,這也是我們從初衷就刻意要打造的這樣一個品牌。所以我們非常小心翼翼地,非常謹慎地對待我們所生産的劇目。另外生産這種健康向上的優秀劇目,也是我們響應中央的號召,作為一個藝術機構必須完成的責任,所以大劇院從一開始是經營節目為主,但是很快我們就開始啟動自己製作了,那麼這個過程,我們經歷了三步走。
第一,開始的時候我們是聯合,邀請別人,外邀劇目來演出,我們少量地參與。第二個,就是我們要跟人家聯合製作,在聯合製作中我們學到了很多製作的規律性的東西,或製作它的方法。第三,就開始自己組織原創,成立了我們自己的管弦樂團和合唱樂團。這樣為我們的劇目生産奠定了一個非常好的基礎,再加上我們有很強的整合能力,全中國好的導演、好的作曲、好的編劇,全世界的好導演、好舞美,我們都可以拿來用、請來用。這樣,我們最開始的製作團隊,從3個人現在變成43個人,有一個很強的製作團隊。而且分工很科學、很規範,所以我們把製作體系健全了之後,逐步生産能力就上來了。在這裡面兩個很重要的東西,一個是我們製作體系的完善,包括主創隊伍,主演隊伍,我們靠整合能力來完成的。二是製作團隊,舞美團隊,排演團隊,包括合唱團、樂團,包括小角色團隊,這些八個板塊,現在已經都初步形成了。
我們已經有了一個相當具有規模,而且很完善的這樣一個製作體系了,所以我們劇目生産就有這麼大量,今年我們製作、排了將近八九部戲,明年我們新製作劇目達到13部,復排劇目達到10部,等於23部,這在任何一個院團都是非常少見的事情,在國際上也是非常少見的。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生産能力逐漸顯現出來了,這裡很重要的是我們使用了一個替代戰略,我舉一個例子,比如説《弄臣》,《弄臣》是帕爾瑪歌劇院跟我們聯合製作。我們當時製作《弄臣》時既沒有樂隊,也沒有合唱隊,我們跟他們是聯合製作,當時我們只有舞美隊伍。所以首先是從舞美開始,按照人家的設計我們製作舞美、服裝、道具,然後跟人家聯合製作。樂隊、合唱隊,包括演員所有都得安排,所以很貴。
但在這次製作過程中我們終於參與了,而不是光花錢請來演出,那樣的話對我們來説沒有任何意義,所以我們既請他來演出了,世界著名的男中音裏奧努奇也來了,效果非常好。經營效果也很好,賣票也很好。不到一年,半年之後帕爾瑪歌劇院演出,把我們的服裝、布景又租回去,運回意大利的帕爾瑪,這樣我們又得了一筆租金。第二年他們又來的時候,我們就舞臺監督,各種助理、燈光等都開始跟進了。另外一個,我們説樂團你就不用帶了,你就帶合唱團和角色演員。樂團你就別帶了,我們請中央歌劇院跟他合作,演出也很成功。等到第三次又來中國,因為這部戲觀眾基礎培養得也好,大家也愛看。還是裏奧努奇再加上兩個主要演員,就三個主要演員他們來了,剩下的從合唱團到樂團、到舞臺監督、到舞美、道具、服裝等一切,全部換成NCPA的了,所以這是一個非常典型的替代戰略。
開始是人家的,然後逐漸國有化、本土化。從這一個製作過程中,我們學習到別人製作的流程,學習到別人製作的規範,學習到別人是怎麼來把控藝術的質量,同時我們也鍛鍊了和培養了我們的製作隊伍和製作機制,建立國家大劇院的中國製作規範。我們就是在這樣的過程中,從開始的聯合製作到獨立製作,從開始跟人家聯合到替代,完成了一個替代戰略,現在我們只需要好的舞美、好的導演、好的指揮,國家大劇院聘請呂嘉當我們的首席指揮,他也是非常優秀的指揮。而且現在我們在跟別人的聯合製作過程中,甭管西洋經典也好,是新排的復排的也好,所有的製作都必須要有一組中國演員,這是為什麼?這就是為今後國家大劇院可持續發展,我們必須留有自己的發展空間。國外的人員都不來了,我們也能演,我們現在的28部劇的製作版權,完全是國家大劇院版的,不存在跟別人的任何爭議。外國人員為我來製作,國家大劇院從一開始就走了一條非常好的正確的捷徑、路子。
第七部分文化“走出去”要注重內容、方法和細節
主持人:在十八大報告強調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而您説過國家大劇院是在開拓“中國內涵、世界表達”的發展道路,努力弘揚我們民族核心價值觀。我們也都知道,《圖蘭朵》是國家大劇院推出的第一部自製的劇目,2011年赴韓國巡演,取得了90%以上的上座率,大劇院版的歌劇《趙氏孤兒》赴香港演出,得到了董建華先生以及眾多香港同胞的高度評價,那麼京劇《赤壁》在歐洲巡演,也獲得了非常大的成功。那麼國家大劇院是如何理解並且去實施文化“走出去”戰略的?您認為文化“走出去”非常重要的一點在哪?我們怎麼去提升核心競爭力,讓我們的文化更多地走出去?
陳平:國家大劇院有一個全球化戰略,全球化戰略很重要的就是我們要走出去,要引進來同時也要走出去。這是一個雙向的過程,我們這些年也在嘗試著走出去,融入世界,走向世界,展示中國,宣傳中國。這些年,包括去韓國首爾的《圖蘭朵》,包括《赤壁》走三國,維也納、布達佩斯和布拉格,包括我們樂團在德國五個城市的巡演,到柏林音樂廳的演出,以及到悉尼歌劇院的演出,包括我們的合唱團到日本東京新國立的演出等等。這些都是我們“走出去”的嘗試。
首先我覺得走出去是非常必要的。中央的決策是非常正確的。走出去怎麼走,怎麼抓住關鍵點?第一應該是把我們的精品拿出來走出去,只有精品才能夠對世界産生反響。把中國這樣的藝術大國的優秀藝術資源展現給世界,是各個藝術機構和每一個從事藝術事業的人應該認真思考的問題。怎麼把優秀的藝術資源、藝術産品拿出去,影響世界,融入世界。
第二在戰術上、方法上要講究,比如説這次去奧地利維也納等三國去演出京劇《赤壁》,特別受歡迎,上座率全部都是在90%以上。而且主要的觀眾全是歐洲的觀眾,是主流觀眾。這裡面有方法,比如説我們在維也納演出,每到一地都請一個著名的當地戲劇演員來做講解,用他歐洲的語言來詮釋中國的京劇,他説于魁智,他不會説這是中國最著名的京劇表演藝術家,他説這就是中國的多明戈;李勝素,不是説她是中國的著名的表演藝術家,他説這就是中國的卡拉斯,女高音歌唱家,結果歐洲觀眾瞬間就理解了。
因為他們是聽歌劇長大的。不知道中國京劇藝術家是什麼意思,但是一比較就知道,他就一下找著這尺度去考量。另外説你欣賞京劇的時候,你要欣賞一招一式,要看水袖,要看眼神,就講這個。另外觀賞習慣也不同,他説我們歐洲聽交響樂,是聽完了四個樂章,然後一塊鼓掌,這個看京劇不是。你覺得哪句唱得好,你覺得哪一個動作做得好,你當時就説"好",結果他這一教,現場特別的活躍,你就是演著,剛唱一句,"好",外國人就鼓掌。
歐洲這三場演出,每一場幾乎都是拉幕謝幕、然後鞠躬,然後拉上幕又鼓掌,就坐那兒鼓掌,然後又拉上幕,又返場,都是六七次,效果非常的好。所以説藝術是無國界,真是這麼回事,各國都有自己很優秀的藝術,中國作為一個文化大國,資源豐富的大國,也要做文化強國,是要靠具體的方法去實施。所以不僅是在方向上、戰略上去研究,更重要的還要在渠道上、在方式方法上、在細節上去研究,這樣才能很好地實現走出去戰略。
第八部分劇院和觀眾是魚水關係 發展藝術更要培養觀眾
主持人:我們知道藝術改變生活是大劇院的一個核心價值觀,您本人也在很多場合,致力於藝術的普及推廣,您也曾經説過,如果我們的孩子考上了大學,沒有欣賞過一次音樂會,我們的老人一輩子沒有聽過一次歌劇,這是非常遺憾的。作為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大劇院為什麼要致力於高雅藝術普及?在普及的過程中,會採取什麼樣的方式方法,您覺得這條路好走嗎?效果如何?
陳平:在劇院運行的過程中,我們深刻地認識到,觀眾跟劇院的關係,觀眾就是水,我們劇院和藝術家是魚,是魚水之間的親近關係。在藝術的發展過程中,如果不注意對觀眾的培養,我相信,藝術的發展也會受到制約的,必須得雙軌並行。再加上我們從一開始確定劇院的人民性、要辦植根于廣大人民群眾之中的劇院。因為什麼?就是國家在二十一世紀蓋的國家大劇院,它的出現和良好的運營,既是我們改革開放、社會發展的這一個重要成果,也是國家軟實力的一個表現。所以藝術改變生活,跟人民性這都是相關的,藝術改變生活的目的、題中之意就是,我們大劇院生産的産品,最終的服務對像是廣大人民觀眾。
這次十八大也提出來給人民群眾提供更多豐富健康的文化生活,這也是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內容。我們有一個口號在常年的所有的廣告上都登著,就是“讓更多的人走進大劇院,了解大劇院,享用大劇院”,為什麼?大劇院就是中國改革開放的成果,大劇院本身有一個責任,就是保障廣大人民群眾文化權益的落實。我們不是為了賺錢,所以這幾年來,票價從一開始平均票價480多塊錢,現在變成300多塊錢,平均下來314塊錢,越來越低。今年我們還在研究,明年還繼續往下壓低票價。
上座率我們要提高,票價要往下降,這就是一個大的趨勢。因為掙再多的錢都不是目的,主要的目的是在維持這個劇院良好的發展,使它在藝術生産各方面得到保障的情況下,為大家提供質量高、但價格相對能夠接受、合理的文化産品,這是我們的目的。所以這5年來在這個藝術普及上下這麼大工夫,我們覺得特別值。我們現在網上會員大概有20多萬,持卡會員有一萬多,這個數量我們覺得還遠遠不夠。所以就要加大傳播的力度、推廣的力度,我們現在有大劇院的院刊,還有古典音樂頻道,NCPA和CNTV中國網絡電視臺合作的古典音樂頻道,都非常的成功,這個古典音樂頻道是免費的在互聯網上點播的,但節目的質量非常高。我特別希望廣大的網友和青少年觀眾,廣大藝術愛好者,能夠去免費上網看。而且我們現在蘋果系統,安卓系統,都安了客戶端,都有手機的客戶端,都很方便,隨時隨地都可以看上乘的節目,這就是我們要幹的事情。
第九部分大劇院的主人是觀眾 工作人員是公僕
主持人: 採訪到陳院長,通過陳院長的介紹,也讓我們了解國家大劇院這五年今天來的一個發展歷程,最後想請陳院長用幾句簡單的話,跟我們全國的網友們,乃至我們全世界的網友們説幾句話,因為國家大劇院剛剛過完了五周歲的生日,未來您對我們的網友們有什麼想説的話嗎?
陳平:想説的話就是,國家大劇院節目這麼好,我希望全國的網友們都到大劇院來看節目,來接受藝術普及教育。為什麼?因為大劇院是我們大家的,不是我們這些工作人員的,我們這些工作人員是僕人,主人是觀眾,所以每一個網友,每一個觀眾,大劇院都是你們的,你是這裡的主人,希望你趕快到大劇院這個家裏、殿堂裏,來享受一下藝術的魅力,我就是這個願望。
主持人:這個邀請真的很親切,今天也非常感謝陳院長接受我們CNTV的訪問,那我們本期的節目就到這兒,感謝大家的收看,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