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訪談

CURRENT GUEST

武荷香

十八大代表 呼和浩特市玉泉區清泉街社區黨支部書記

武荷香,女,漢族,中共黨員,1950年出生,呼和浩特市玉泉區清泉街社區黨支部書記、主任,黨的十七大、十八大代表。

詳細
第84期

專訪十八大代表 呼和浩特市玉泉區清泉街社區黨支部書記

武荷香:幸福就是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

  • 幸福就是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

    從1979年,我從家裏騰出一間屋子作為社區辦公室,到2007年,在區委、區政府的支持下,我們清泉街社區居委會搬進了面積約400平方米的一座連體樓房。這些工作環境的變化讓居民真實地感受到了生活的改變,社區居民幸福了,我也就幸福了。

  • 讓黨支部工作滲透到社區每個角落

    “看望一次居民,交一個朋友;進入一個家庭,了解一個心願;解決一個問題,凝聚一份人心。”讓黨支部工作滲透到社區每個角落,這是我對增強社區黨建工作魅力的切身感悟。火車跑得快,全憑車頭帶,黨組織的戰鬥力,是做好工作的保證。

  • 當選十八大代表使命光榮 責任重大

    作為一名黨員,能夠再次當選十八大代表,走進莊嚴的人民大會堂參加黨的十八大,我深切地感到使命光榮、責任重大。作為一名基層黨代表,我一定牢記責任和使命,把基層廣大黨員幹部群眾的心聲帶到大會上去,自覺把十八大精神作為行動指南。

  • 讓社區居民和職工安居樂業

    今年5月30日,清泉街社區又做了一件讓社區職工拍手叫好的“大事”,我們簽訂了惠及社區大部分職工的區域性集體合同,包含勞動安全衛生專項集體協議、工資專項集體協議和女職工權益保護專項集體協議。本年度區域內用人單位職工人均工資增長幅度不低於12%。

文字實錄

第一部分幸福就是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

記者:好多媒體稱讚你“把社區當家,把居民當親人”,對此您怎麼看?

武荷香:我不是多麼崇高的人,我只是個普通的黨員,一個普通的社區書記。我這麼做是我的職責所繫,這都是我應該做的。

記者:您對幸福的定義是什麼?

武荷香:幸福就是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1979年,我就自願來到社區服務。當時社區沒有辦公室,工作人員只有居委會主任和我兩個人,我就從家裏騰出一間屋子作為社區辦公室,我們的工作就是這樣開展的。2007年,在區委、區政府的支持下,我們清泉街社區居委會搬進了面積約400平方米的一座連體樓房。內設一站式服務大廳、愛心超市、警務室、司法所、困難職工幫扶中心、社區衛生服務站、會議室、棋牌室、黨員服務中心、圖書閱覽室、市民學校、老年活動中心,並配置了電腦,開通了社區網站。這些工作環境的變化讓居民真實地感受到了生活的改變,社區居民幸福了,我也就幸福了。

記者:聽説您在社區工作了33年,其中26年一直是不拿工資的志願者,您幸福嗎?家裏有沒有人反對你這樣做?

武荷香:我今年62歲了,在社區工作了33年,我雖然身為社區書記兼主任,但一直是不佔編制、不領工資的。最初工作時我每月可以領到6元的補貼,2006年每月就有640元,2008年每月1100元,2010年之後每月可以得到2000元補貼。這數字上的變化就已經讓我感覺到很幸福了,因為這説明居民的生活水平在逐年提高。

家人不反對我做志願者,他們很支持。我是黨的十七大代表、呼和浩特市第十屆黨代會代表、第十三屆人大代表,又是多年的老社區書記和主任,還有20多項自治區及市級榮譽頭銜、全國勞模等十多項國家級榮譽,也有些人建議我向上級爭取一個公務員指標。我認為他們這樣考慮很多餘,我覺得為個人爭名爭利不重要,在我的心裏,只有清泉街社區的發展才是最重要的。

第二部分讓黨支部工作滲透到社區每個角落

記者:這麼多年您一直在最基層工作,請您談談清泉街社區在黨建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武荷香:“看望一次居民,交一個朋友;進入一個家庭,了解一個心願;解決一個問題,凝聚一份人心。”這是我對增強社區黨建工作魅力的切身感悟。

火車跑得快,全憑車頭帶,黨組織的戰鬥力,是做好工作的保證。清泉街社區黨支部成立有10年了,我們社區黨員數量較多、居住比較分散,我們就把在職、離退休、學生、復轉軍人和流動黨員分類造冊編組,開展“1134”活動,即“一管、一聯、三帶、四滿意”。“一管”是要求社區黨員管好自己,“一聯”是幫助聯絡困難居民,“三帶”是帶好家庭、帶好鄰居、帶好街巷,“四滿意”是讓黨員滿意、讓群眾滿意、讓自己滿意,以實際行動讓組織滿意。

2010年,考慮到社區黨建工作任務日益繁重,同時響應區委提出的構建“區域化”黨建格局的要求,清泉街社區黨支部擴建為黨總支。根據黨員業緣、地緣以及興趣愛好,黨總支設立了6個特色黨支部,即個體工商聯合支部、五老服務隊支部、老年文藝隊支部、社區志願者支部、愛心服務隊支部、鄰里協會支部。這樣就更有利於加強對黨員的教育管理,有利於為社區居民零距離服務,可使轄區內的黨建資源充分利用,黨員各展所長,讓黨員更加貼近群眾。

讓黨支部的工作滲透到社區的每個角落,讓所有居民都生活在溫暖和諧的環境裏,是我最大的心願。

記者:作為黨員,您的工作狀態肯定影響了社區的很多人吧?

武荷香:我認為,我作為黨員就應該發揮先鋒模範作用。我&&動員社區居民積極參與和諧社區建設,建立了6支包括老年人、殘疾人在內的700多人的志願者隊伍,開展了環境衛生整治、矛盾糾紛排查調處、法律援助等活動,讓黨員在志願服務中創先爭優。我們社區的特困老黨員段文玉每天從早到晚在社區值勤,發揮餘熱;70多歲的牛三寶加入了社區志願者隊伍,承擔管護社區花池的任務;熱愛書法的志願者在社區內書寫“社區是我家,建設靠大家”、“我愛我家”等宣傳標語;熱愛文藝的志願者成立了秧歌隊、文藝表演隊和社區晉劇俱樂部。在志願者的帶動下,社區經常開展球類、健身、中老年集體舞和棋牌等各種文體活動,更多的居民則是自覺利用休息時間整地培土,種花澆水,使社區環境面貌常年保持優美整潔。

第三部分讓社區居民和職工安居樂業

記者:在清泉街社區中,最讓您擔心的是哪部分人群?

武荷香:在我們8800多名轄區人口中,我最放心不下的是1100多名下崗職工。我始終覺得社區工會可以大有可為。我們社區工會基層組織涵蓋轄區所有5條街道共286家大小商戶。今年5月30日,清泉街社區又做了一件讓社區職工拍手叫好的“大事”,我們簽訂了惠及社區大部分職工的區域性集體合同,包含勞動安全衛生專項集體協議、工資專項集體協議和女職工權益保護專項集體協議。其中,工資專項協議規定,本年度區域內用人單位職工人均工資增長幅度不低於12%。

我們社區還有18位孤寡老人、6位殘疾人和4名孤兒,也是我放心不下的。

記者:十八大報告給您帶來了哪些啟示?您對社區未來的規劃有什麼想法?

武荷香:在聽了總書記的報告後,我真是心潮澎湃,因為報告中實實在在地談到了改善民生。提出了“要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解決好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在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上持續取得新進展,努力讓人民過上更好的生活。”

我想在以後的工作中,我要牢記為人民服務這個宗旨。我想在社區建一個托老所,讓更多的老年人真正實現老有所養;再辦一批老人小飯桌,給社區老人提供更多的方便;我還想完成老舊小區的管網改造和保溫節能改造,讓老城區的居民感受更多的關愛。以後的清泉街社區將成為生活更和諧、環境更宜居、文化更豐富、保障更全面的幸福社區。

記者:您是黨的十七大和十八大兩屆代表,有什麼感想?

武荷香:作為一名黨員,能夠再次當選十八大代表,走進莊嚴的人民大會堂參加黨的十八大,我深切地感到使命光榮、責任重大。作為一名基層黨代表,我一定牢記責任和使命,把基層廣大黨員幹部群眾的心聲帶到大會上去。我一定不辜負大家的期望和重托,自覺把十八大精神作為行動指南。同時也希望,廣大黨員幹部群眾把學習領會十八大精神作為當前的首要任務,將各項工作做得更好,使玉泉區的經濟總量、富裕程度繼續走在前列。

高清圖集

往期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