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訪談

CURRENT GUEST

何立富

十八大代表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

何立富,男,中國氣象局國家氣象中心(中央氣象臺)天氣預報室首席預報員。他長期擔任天氣預報業務技術把關工作,負責主持全國天氣預報會商和各種特殊氣象保障任務,負責中央氣象臺各種類型災害性天氣警報的簽發。

詳細
第91期

專訪十八大代表 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

何立富:努力提高氣象預報準確率

  • 努力提高氣象預報準確率 服務民眾

    我給你打一個比方,在20年前,我們國家經濟發展比較落後的時候,對於大霧大家覺得沒有像今天這麼敏感,甚至沒有什麼影響,現在整個交通系統發展、人員流動增加,一場大霧天氣對航空、對公路交通,特別是老百姓駕車的影響範圍越來越大、層面越來越高,影響的受眾也是越來越多。

  • 做好十八大期間氣象預報 當好黨代表

    針對十八大我們會加強十八大專項的氣象服務,針對北京地區天氣做一個重點關注,我們每天有6小時更新我們的天氣預報,對十八大期間天氣我們會進行一個精細化和針對性的服務,特別對於影響交通出行的氣溫和雨雪天氣的防範,我們都做了週密的安排和相關的措施。

  • 氣象行業的發展是中國發展的縮影

    氣象行業的發展實際上是國家發展的一個小小的縮影,國家層面的發展給我個人感覺,首先是經濟發展快速、老百姓的物質生活水平有了顯著提升;另外我感覺我們國力迅速提升,現在我們的産值已經在世界排名第二,逐步向經濟強國邁進;國力的提升,我們國家的國際地位也得到了顯著提升。

  • 當選代表後更加需要進一步學習

    既然當選了十八大代表,那麼無形中就給自己增加了一份責任,作為十八大代表你必須要迅速提升自己黨代表的素質和履職的能力,這樣才能完成自己的任務。同時也面臨著一種壓力,首先必須要加強自己對黨的基礎理論、大政方針的學習,還要提升個人在黨性修養方面的知識。

91

專訪十八大代表 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

何立富:努力提高氣象預報準確率

簡介:針對十八大我們會加強十八大專項的氣象服務,針對北京地區天氣做一個重點關注,我們每天有6小時更新我們的天氣預報,對十八大期間天氣我們會進行一個精細化和針對性的服務,特別對於影響交通出行的氣溫和雨雪天氣的防範,我們都做了週密的安排和相關的措施。

一鍵分享 新浪微博 人人網 i貼吧 開心網 QQ空間

分段視頻

文字實錄

第一部分當選代表後更加需要進一步學習

主持人:歡迎收看央視網十八大代表系列訪談,我是主持人單妍。今天來到我們演播室的代表是中國氣象局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何立富。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前,何立富和他的團隊憑藉著精湛的預報技術和果敢堅定的意志力,提前7天成功捕捉到好天氣時間窗口,確保奧運聖火在珠峰之巔圓滿完成了傳遞任務。由此,何立富也獲得了北京奧組委頒發的“北京奧運會殘奧會特別榮譽獎”。今天我們有請到了何首席,他也將和我們一起來分享這項榮譽的背後故事,以及當選十八大代表的感想和期待。何首席,您好,歡迎您。

何立富:主持人你好,各位網友好。

主持人:作為一名長期工作在一線的天氣預報業務人員,當選為全國黨代表,您的心情是怎樣的?

何立富:當選十八大代表第一個感覺就是很意外,我們整個氣象系統有6萬多名職工,中國氣象局大約有2800多名黨員,這裡面有非常多的先鋒模範人物、優秀共産黨員,很多人的能力水平和貢獻都比我要強,所以我當選十八大代表感覺到很意外。另外一個心情感覺到很忐忑,首先我對自己十八大代表的職責還是不是很清楚,另外感覺自己黨性的修養、黨員的意識,包括對於自己能否履行好這個職責沒有太多的信心,所以感覺到有一些忐忑。

主持人:這就是您兩種複雜的心情,對於您來説,您覺得當選這個代表意味著什麼呢?

何立富:主要意味著還是一種責任和壓力。既然當選了十八大代表,那麼無形中就給自己增加了一份責任,作為十八大代表你必須要迅速提升自己黨代表的素質和履職的能力,這樣才能完成自己的任務。同時也面臨著一種壓力,首先必須要加強自己對黨的基礎理論、大政方針的學習,還要提升個人在黨性修養方面的知識,從而達到黨代表的基本要求,另外還要更多地思考一些宏觀發展層面的問題,所以不能只是局限于某個部門關心的問題,要更加宏觀地看待問題。

第二部分氣象行業的發展是中國發展的縮影

主持人:所以從您從事的這個領域來看,您是怎麼看待十年來中國的發展?

何立富:最近十年,在氣象部門,特別是天氣預報這個行業,我感覺到我們的業務能力、預報水平方面有一個快速的發展,整體氣象科技支撐的能力也有一個大幅的提升。首先是在氣象觀測方面,我們的地基、海基、空基觀測能力、氣象觀測網的建設有一個質的飛躍:地面自動氣象站在全國有近3萬多個,已經覆蓋到鄉鎮一級;海上有氣象觀測船舶,一些海上石油平臺也建立了氣象觀測站和浮標站,因此海上觀測水平也有了一些基本的發展;在空基上,我們有地基的雷達,雷達網也實現了天氣觀測的全覆蓋;在太空,風雲系列氣象衛星對我們全球大氣層的監測,特別是對亞太地區的監測實現了15分鐘有一次實時的數據傳送,整個觀測方面有了很大的發展。

在氣象、通訊和信息處理方面,我們的科技能力有了大的提升,多臺巨型計算機聯網運行,對大量的氣象數據進行接收,並快速地處理。另外在天氣預報的人力和服務水平方面也有了大幅提升:首先我們預報的分辨率會越來越細,逐步向鄉鎮這一級實現精細化和客觀化的發展;在預報的空間上,我們從國內預報發展到全球預報,而且準確率也相當不錯。

另外,在天氣預報準確率方面,特別是晴雨預報的準確率超過了80%,我們對暴雨的預報基本上也達到接近20%的準確率,在颱風預報方面,我們在全球已經達到領先的水平。所以從事氣象領域來看這十年,我們感覺到能力方面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主持人:您覺得近十年來中國的大的變化是什麼呢?

何立富:從氣象行業來看,我們的發展實際上是國家發展的一個小小的縮影,國家層面的發展給我個人感覺,首先是經濟發展快速、老百姓的物質生活水平有了一個顯著的提升;另外我感覺我們國力迅速提升,現在我們的産值已經在世界排名第二,逐步向經濟強國邁進;伴隨著國力的提升,我們國家的國際地位也得到了顯著提升。近十年我們國家的發展非常迅猛,勢頭非常強勁。

主持人:您説得很對。天氣預報可以説是我們每個人都非常關心的一項信息,比如説我們每天看手機電視,都會關注天氣預報,很多網友跟我一樣非常好奇你們的這些工作內容和範疇都有什麼?能不能給我們簡單地介紹一下呢?

我們天氣預報包括三個大的方面:

第一,要密切監測天氣。我們會對分佈在全球的各個人工站、氣象站、自動氣象觀測站以及全球衛星的資料,包括海上氣象觀測資料,進行蒐集和分析。我們會通過很多手段來監視天氣的變化。

第二,我們會把這些資料進行一個不斷地更新、分析,同時我們會把這些資料輸入進計算機進行計算,我們會計算它未來演變的狀況。我們的業務員根據自己對資料的分析,結合計算機計算出來的客觀結果,進行綜合一個分析,做出預報。

第三,我們要把産品進行發佈。我們的産品,有決策氣象信息的服務,還有公眾信息的服務。實際上我們網友最了解的是提供給公眾的氣象預報服務信息,包括一些災害性天氣的預警、警報,還有日常的天氣預報。這類信息大部分都是通過電視、網絡、報紙、廣播這些媒體向公眾公佈。另外,我們還有一類決策服務,對於很多重要的天氣過程,特別是災害性的天氣過程,我們會對政府部門提供決策服務信息,我們會給出我們的預警、預報,向國務院領導、相關部委提前提供。要加強部門聯動、加強相關氣象災害的防範,所以産品的發佈是第三個環節。

主持人:所以這也是環環相扣的過程,您當時是怎麼走上這個氣象預報道路的?

何立富:其實當初選擇這個職業是很偶然的,我們上大學的時候是在80年代初,填志願的時候選的是數學專業,最後被南京氣象學院錄取了。那個時候對自己的職業沒有什麼規劃,上了大學以後、學了這個專業,才知道自己將來的工作是和天氣打交道。

第三部分努力提高氣象預報準確率 服務民眾

主持人:如今科技日新月異,天氣預報的準確率也在逐步提高,但是預報的準確率好像跟人們的需求之間還是有一定的差距,為什麼會導致這樣的情況?

何立富:對此主要的一個原因就是經濟和社會的發展使得我們老百姓、普通的公眾以及我們的社會對災害,特別是氣象災害、重大災害的承受能力越來越脆弱。

我給你打一個比方,在20年前,我們國家經濟發展比較落後的時候,對於大霧大家覺得沒有像今天這麼敏感,甚至沒有什麼影響,現在整個交通系統發展、人員流動增加,一場大霧天氣對航空、對公路交通,特別是老百姓駕車的影響範圍越來越大、層面越來越高,影響的受眾也是越來越多。所以經濟的發展會使得人們對天氣災害的敏感性越來越高,對它的承受力越來越弱,同時氣象災害導致的經濟損失也會越來越大。我們看到對於美國這麼經濟發達強大的國家,氣象災害也會帶來100多人的死亡,還有超過300多億美元的經濟損失。

主持人:所以你們團隊為了這個事情,做了哪些努力?

何立富:這麼多年,我們一直在探索,因為每一次自然災害帶來損失的時候,我們也非常痛心。我們業務人員也在思考,如何去應對自然災害、氣象部門應該加強哪些方面的工作。

總體來説,我們氣象部門在三個方面進行應對:

第一,我們是始終要關注預報準確率,讓預警信息得到及時發佈。儘管我們氣象部門做不到100%的準確,但是我們要做100%的努力,依靠科技進步的支撐,把我們的預報精細化程度和準確率逐步地往前推進。我們在加強預報服務的針對性方面做了很多努力。

第二,我們在預警信息的發佈方面,我們要力求達到全覆蓋。預警信息,特別重大氣象災害預警信息,我們要達到全網發佈,使得信息能夠到每一村、每一戶、每一個人的手中。我們現在在這方面做了很多的努力。

最後,我們在強化政府部門的氣象應急減災聯動機制。我們是政府主導部門的一個協調者,從實踐來看,我覺得我們國家的減災防範方面成效是比較好的。我在20幾年前80年代剛參加工作的時候,一次稍強颱風會帶來上千人的死亡、幾百億的經濟損失。現在,特別是最近這十年,我們的颱風死亡率逐年降低,儘管經濟損失有波動,但災害影響越來越小,所以我感覺到我們在這方面的努力是非常有成效的。

第四部分做好十八大期間氣象預報 當好黨代表

主持人:11月8號十八大即將召開,針對十八大期間的氣象工作,你們又做了哪些準備呢?

何立富:針對十八大我們會加強十八大專項的氣象服務,針對北京地區天氣做一個重點關注,我們每天有6小時更新我們的天氣預報,對十八大期間天氣我們會進行一個精細化和針對性的服務,特別對於影響交通出行的氣溫和雨雪天氣的防範,我們都做了週密的安排和相關的措施。比如3日至4日間的這次雨加雪天氣過程,我們這幾天的預報起到了比較好的效果。

主持人:根據最新的消息,十八大當天召開會議的時候,是一個什麼樣的天氣呢?

何立富:這個我們相關人員一直在做分析,我們會逐步地更新。我們已經提前十天就開始發佈十八大開幕的氣象預報,到了短期時段我們會加強和北京市氣象局、華北地區省份的氣象局的會商和溝通、交流預警的信息。

主持人:好,那今後您會如何履行自己作為代表的責任呢?

何立富:我想首先必須要加強學習,特別是對黨章,包括我們黨的一些大政方針政策進行熟悉和了解,必須提升自己對黨的基礎理念知識的素養;要更多地思考一些宏觀性的、關係到我們國家改革開放以及後續的協調發展方面的問題。另外一個,因為我們來自基層,還是要更多地聯絡基層,我們基層的一些意見建議,特別是對我們黨建方面的建議,我們也會做一些反映。儘量地適應自己的角色,做好一個新的定位,通過學習和實踐提升自己履職履責的能力。

主持人:那作為黨代表您對於即將召開的十八大有一些什麼樣的感想和期待呢?

何立富:現在我們整個國情和國際形勢方面都已經有了一個顯著的變化,我們處在特定的歷史時期,改革開放已經進入了新的階段,很多的社會矛盾需要化解,所以我的期待就是怎麼樣化解這些矛盾,能不能夠有一些方針政策出來,更重視關注協調發展、科學發展的問題。另一方面,我希望選出的新一代領導集體更賦予開拓精神,把我們的改革開放進一步地往前推進,適應現代社會的呼聲和需求。最後,希望我們國家的發展會越來越好,實民族的振興。

主持人:謝謝何首席,通過跟何首席的交流,不少網友跟我一樣,對跟我們息息相關的天氣預報行業有了一定的了解。這離不開你們的辛苦付出和努力工作,非常感謝何首席做客央視網,也非常感謝各位網友的收看,好的,我們下期十八大訪談,再見。

高清圖集

往期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