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2013年02月25日 11:38 關鍵詞: 國家大劇院 陳平 北京市政協副主席

樹立金字招牌 讓世界認識中國

央視網 記者:霍默靜 王夢

核心提示:從建設之初,國家大劇院就以全球化的視野來規劃發展發展。目前國家大劇院已經跟全世界175個藝術機構,110個駐華使館建立了藝術交流關係,大劇院已經成為頗具知名度的藝術交流機構。
已被0家媒體轉載
查看
收藏
  • 開心網
  • 人人網
  • i貼吧
分享
分享
1 1 1
深度調查

深度調查|房價普漲背後的激烈博弈

今年四月“國五條地方細則”實施以來,政府試圖穩定樓市價格,但開發商應對招數頻出,調控政策面臨考驗。央視網記者通過調查,隱約發現了樓市各方正進行著的激烈博弈。[詳細]

手動刷新 更新時間:10:21:50

---------------------------------------------

---------------------------------------------

    國家大劇院五年的實踐運營,取得了初步成功。在未來,國家大劇院如何樹立“大劇院製作”的金字招牌,怎樣才能通過藝術表現讓世界更加了解中國?帶著這些問題,我們專訪國家大劇院院長陳平。

    樹立“大劇院製作”的金字招牌
    國家大劇院在五年的發展歷程中,製作了歌劇、京劇、話劇、舞劇等表演形式的劇目29部,其中原創11部,在業內豎起了大劇院製作這樣一個金牌招牌。但如此強大的原創能力的培養過程並不容易。
    最初,國家大劇院在生産劇目以前以經營節目為主,出於對於藝術的苛刻要求,從創作劇目之初採用聯合的方式,邀請外國劇目演出,少量的參與到劇目的演出和創作。隨著創作經驗的增加,國家大劇院開始成立自己的專業製作團隊,這些團隊集合了中國最好的導演、最好的編劇,從一開始的模倣和學習,到後來的獨立製作直至取代外國團體,國家大劇院的團隊生産能力逐漸顯現,聯合戰略到替代戰略的改變也取得成功,這為今後的國家大劇院的可持續發展留下了充足的空間。

    過大劇院讓世界更好認識中國
    從建設之初,國家大劇院就以全球化的視野來規劃發展。目前國家大劇院已經跟全世界175個藝術機構,110個駐華使館建立了藝術交流關係,大劇院已經成為頗具知名度的藝術交流機構。一個禮拜前,祖賓·梅塔(Zubin Mehta)帶領以色列愛樂樂團到北京開新年音樂會,他在吃飯時和陳平説:“你們大劇院在世界的名聲很大,全世界都在談論CHNCPA。”
    國際大劇院在不斷的國際交流中展示中國、融入世界,同時也不斷的提升在全球的藝術資源整合能力。國家大劇院已經建立了17個各個專業的運營系統,有效支撐大劇院的運營。五年來共派出一百多個小組到世界各個歌劇院學習,同時也把很多海外的藝術家和專業人才招聘回來。各種語言、專業的人才在這裡薈萃、聚集,形成了強大的人才的支撐。從一定程度上來説,正是因為人才戰略的實施,造就了國家大劇院的迅速發展。

 

 

版權聲明:本網所有內容,凡註明"來源:央視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央視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佈/發表。已經本網(臺)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註明"稿件來源:央視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網友評論
用戶名 密碼 自動登錄登錄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發表評論
860010-110201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