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2013-6-2 第98期

大聚會·大舞臺


    中國外交的又一盛事發生了。正在特立尼達和多巴哥訪問的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多個國家的領導人進行會晤,促成了一場精彩的首腦大聚會。這是中國國際地位的體現,也是中國外交成就的展示,還是習近平主席領導人氣質的彰顯。這一刻,中國是世界的焦點。

分享

APEC峰會:發達與發展中國家共對話的舞臺

編譯:裴彤  時間: 2013-06-01

核心提示: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簡稱APEC,是亞太地區最具影響的經濟合作官方論壇。中國于1991年加入,並在2001年于上海成功主辦了第八次APEC峰會。

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簡稱APEC,是亞太地區最具影響的經濟合作官方論壇。中國于1991年加入,並在2001年于上海成功主辦了第八次APEC峰會。亞太經合組織毋庸置疑已經成為我國與亞太地區其他經濟體開展經濟合作與政治外交溝通的重要平臺。與此同時,中國作為重要成員,也為APEC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中國在APEC上的聲音也越來越受到成員和世界各國的重視。

APEC始設于1989年,現有包括中國、美國、日本、加拿大等在內的21個成員。它成立之初是一個區域性經濟論壇和磋商機構,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已逐漸演變為亞太地區重要的經濟合作論壇,也是亞太地區最高級別的政府間經濟合作機制。自成立以來,APEC為加強區域經濟合作、促進亞太地區經濟發展和共同繁榮做出了突出貢獻。

APEC秉持開放性、非約束性的特點,主要組織框架下的會議包括:領導人非正式會議、部長級會議、高官會、工商領導人會議以及中小企業部長會議。其中,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是最受矚目的,迄今已先後舉行了20次。會議就有關經濟問題發表見解,交換看法,會議形成的領導人宣言是指導亞太經合組織各項工作的重要綱領性文件。首次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于1993年11月在美國西雅圖召開,此後每年召開一次,在各成員間輪流舉行,由各成員領導人出席。

從中國加入亞太經合組織起,亞太經合組織便成為中國與亞太地區其他經濟體開展互利合作、開展多邊外交、展示中國國家形象的重要舞臺。中國通過參與亞太經合組織,促進了自身發展,也為該地區乃至世界經濟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由於在國際舞臺上政治和經濟影響力的不斷提高,中國的角色也逐漸從跟隨者轉變為推動者和領導者,“中國”頻頻成為APEC會議的關鍵詞。

作為亞太大家庭的一員,中國一貫重視並積極參與亞太經合組織各領域合作。自加入亞太經合組織以來,中國國家主席出席了歷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提出了許多積極、平衡、合理的政策主張和倡議。2001年10月20日,亞太經合組織第九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在中國上海成功舉行。會議通過了《亞太經合組織經濟領導人宣言》、《上海共識》、《數字亞太經合組織戰略》等重要文件,有力推動了中國與亞太經合組織有關成員雙邊關係的發展。

2014年,中國將再次承辦APEC峰會。[詳細]

金磚國家峰會:世界未來格局風向標

編譯:裴彤  時間: 2013-06-01

核心提示:“金磚國家”的前身是“金磚四國”。“金磚四國”是指巴西、俄羅斯、印度和中國,因其英文首字母組合BRIC與英文中的“磚”(Brick)類似而得名。後來,由於南非的加入,“金磚四國”變成了“金磚國家”(BRICS)。

“金磚國家”的前身是“金磚四國”。“金磚四國”是指巴西、俄羅斯、印度和中國,因其英文首字母組合BRIC與英文中的“磚”(Brick)類似而得名。後來,由於南非的加入,“金磚四國”變成了“金磚國家”(BRICS)。

“金磚四國”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國高盛公司提出的。2009年,中俄印巴四國領導人在俄羅斯舉行首次會晤,併發表《“金磚四國”領導人俄羅斯葉卡捷琳堡會晤聯合聲明》。2010年,南非正式加入,“金磚國家”取代“金磚四國”。

“金磚國家”領袖峰會每年舉辦一次,由五個成員國輪流主辦,至今已成功舉辦五次。“金磚國家”都是重要的發展中國家和新興市場國家,社會、經濟發展目標有很多相似之處,對許多國際議題立場相近,對改革現有世界政治經濟體制、建立更為平衡的全球治理體系有共同的要求。這些共同的利益和相近的立場,是將各國凝聚在一起的向心因素。

“金磚國家”合作機制建立以來,通過成員國協調立場與採取共同行動,在一些重要國際事務中取得了重要成果。近年來,“金磚國家”在“二十國集團(G20)”平臺上的作用日益明顯,作為發展中國家的代表,在G20平臺上屢屢發聲,推動了G20中發達國家更加關注廣大發展中國家。“金磚國家”之間的攜手合作,直接推動了國際政治平等,有助於改善全球治理,防止恐怖主義,進而為世界的和平與繁榮作出應有的貢獻。金磚國家新型合作機制的發展,使得國際政治新秩序的重構更趨多極化與民主化。

中國無疑是“金磚國家”中的主導力量。中國的經濟總量位居“金磚國家”之首,這是因為,中國的綜合國力迅速提升,在廣大發展中國家中發揮著&&作用。

“金磚國家”這一多邊外交機制,也同樣起到了幫助中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運籌大國關係、推動南南合作等重大作用。同時,與其他四國形成的合力,使中國可以在打造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應對氣候變化等全球問題上和國際機構中贏得更大的發言權。

有分析認為,隨著“金磚國家”合作機制的日趨成熟,今後或許會有更多的新興經濟體加入進來,“分量”大增的“金磚國家”將在國際政治經濟事務中發揮更為重要的作用。[詳細]

上合峰會:一個重要的“發展的力量”

編譯:裴彤  時間: 2013-06-01

核心提示:上海合作組織(Shanghai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簡稱上合組織(SCO),是中國首次在境內發起成立的國際性組織,並以上海這座城市命名,主張以“上海精神”解決各成員國間的邊境問題。

上海合作組織(Shanghai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簡稱上合組織(SCO),是中國首次在境內發起成立的國際性組織,並以上海這座城市命名,主張以“上海精神”解決各成員國間的邊境問題。

上合組織的前身是“上海五國”會晤機制,起源於上世紀80年代末,成員有中國、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2001年6月14日,“上海五國”成員國元首和烏茲別克斯坦總統在上海舉行會晤,簽署聯合聲明,吸收烏茲別克斯坦加入“上海五國”機制。15日,六國元首共同發表《上海合作組織成立宣言》,宣佈在“上海五國”機制基礎上成立上海合作組織。上海合作組織正式宣告誕生。

除上述六個成員國,上海合作組織另有五個觀察員國,分別是伊朗、巴基斯坦、阿富汗、蒙古和印度。成員國總面積為3018.9萬平方公里,佔歐亞大陸總面積的五分之三;人口約16億,為世界總人口的四分之一。

目前,上海合作組織已建立國家元首、總理、總檢察長、安全會議秘書、外交部長、國防部長、經貿部長、文化部長、交通部長、緊急救災部門領導人、國家協調員等會議機制。國家元首理事會是最高領導機構,負責研究、確定上海合作組織合作與活動的戰略、優先領域和基本方向,通過重要文件。元首例行會議每年舉行一次,通常由成員國按國名俄文字母順序輪流舉辦。舉行例行會議的國家為本組織主席國。上海合作組織元首例行會議至今已成功舉辦了十二次。

六國成立上合組織的初衷是維護地區安全與穩定。各成員國在打擊“三股勢力”、販毒和有組織犯罪方面緊密合作,為維護地區安全穩定做出了重要貢獻。在國際事務中,上合組織主張國際關係的民主化,通過政治途徑和平解決一切國家間和地區間的爭端,反對訴諸武力和威脅使用武力。

上合組織作為一個年輕的地區性國際組織,經受住了國際風雲變幻的考驗,逐步走向成熟:通過了《上海合作組織憲章》等幾十份文件,啟動了秘書處和地區反恐機構,建立了較為完善的組織結構和法律體系;安全、經貿、文化等領域的務實合作蓬勃發展;給予蒙古、印度、巴基斯坦和伊朗觀察員國地位;與聯合國、東盟、獨聯體等國際或地區組織建立了密切聯絡。上合組織各成員國均屬於發展中國家,因此可以説上合組織是發展的力量。

如今,上海合作組織贏得了廣泛的國際承認,這與中國在其中發揮的重大作用密不可分。“上海精神”作為核心理念,對於保障成員國共同利益、推動各領域互利合作、保證組織健康發展,起到了關鍵性作用。同時,上合組織也給中國提供了一個展現日益增長的外交影響力及國家管理理念的平臺。專家預測,上合組織在未來十年必將發揮更大的作用。[詳細]

中非合作論壇:意義深遠的新型戰略夥伴關係

編譯:裴彤  時間: 2013-06-01

核心提示:中非合作論壇(Forum on China-Africa Cooperation--FOCAC)是中國和非洲國家在南南合作範疇內的集體對話機制,旨在加強平等磋商、擴大務實合作、促進共同發展。

中非合作論壇(Forum on China-Africa Cooperation--FOCAC)是中國和非洲國家在南南合作範疇內的集體對話機制,旨在加強平等磋商、擴大務實合作、促進共同發展。

中國政府于2000年10月提出了召開“中非合作論壇—北京2000年部長級會議”的倡議。這一倡議得到非洲國家的熱烈響應和廣泛支持。2000年10月10日至12日,中非合作論壇第一屆部長級會議在北京召開。來自45個非洲國家的外交部長、主管對外合作或經濟事務的部長,以及部分國際機構和地區組織的代表,出席了會議。2006年11月,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召開,來自中國和48個非洲國家的國家元首、政府首腦和代表團團長以及外交部長和負責經濟合作事務的部長分,別出席了峰會和部長會。這些在國際關係史上是空前的。

中非合作論壇部長級會議每3年舉行一屆。部長級會議召開前一年舉行一次高官會議,為部長級會議做準備。迄今為止,中非合作論壇已相繼舉行了五屆部長級會議,並於2006年召開了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

新中國成立以來,中非已有50餘年的友好建交歷史。進入新世紀,多個因素促使中國政府開始更新對非戰略:第一,中非經濟極具互補性;第二,隨著經濟發展,中國開始以“負責任的大國形象”示人,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擔負起援助非洲的義務;第三,在全球化的今天,中非之間的政經合作的背景和形式,與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大不相同,已經進入新階段。因此,中非合作論壇應運而生。

中非合作論壇為世界最大發展中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分佈最多的非洲搭建了務實合作的平臺。中非合作論壇成立來,取得了諸多令人矚目的成就,如促進非洲經濟發展、提升非洲國際地位、使中非關繫上到一個新臺階、完善中國對非政策框架等。

在當前的國際形勢下,加強中非合作、構建中非新型夥伴關係,對中國外交、推動世界均衡和諧發展都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中國對非洲貿易和投資的增加,有助於非洲經濟實現持續增長。聯合國緩解全球貧困的千年項目負責人薩克斯也認為,中國能為解決長期困擾非洲的貧困問題作出獨特貢獻。中國快速發展的成功經驗值得非洲模倣學習,中國的經濟支持則有利於增強非洲的自我發展能力,從而實現共同繁榮與穩定。[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