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2013-5-24 第87期

“瑞士魔力”與“中國誘惑”的碰撞


    一個歐洲中部,一個亞洲東部;一個格林威治時間,一個北京時間。遙遠的自然距離和7個小時的時差沒有阻隔瑞士人和中國人的交流。在文化、語言的異同中,兩國人有著相同的情愫。

分享

瑞士人眼裏的“中國誘惑”

記者:江易易  時間: 2013-05-23

核心提示:瑞士經濟部長約翰-施耐德-安曼始終對中瑞自由貿易協定的談判充滿信心。無論是中醫自由進入瑞士勞動力市場,還是中國豬肉出現在瑞士超市。去年7月,其率商務代表團訪華時便稱,“中國市場對於瑞士的經濟發展十分重要,不僅是現在,更在於未來”。

瑞士經濟部長約翰-施耐德-安曼近日證實,中國已與瑞士商定了一份關於自由貿易協定的技術細節,協定很可能在未來數月內簽署。

施奈德-阿曼始終對中瑞自由貿易協定的談判充滿信心。無論是中醫自由進入瑞士勞動力市場,還是中國豬肉出現在瑞士超市。去年7月,其率商務代表團訪華時便稱,“中國市場對於瑞士的經濟發展十分重要,不僅是現在,更在於未來”。

他的感覺是對的。

據瑞士資訊網稱,在10個與瑞士有大量商貿往來的發展中國家,潛在的消費者有29億。因此儘管瑞郎堅挺,瑞士2011年對重要新興國家的出口依舊雙倍于其進口。這些國家包括中國。

瑞士看好中國手錶市場

2012年11月13日,德勤發佈的對瑞士手錶業50位高管調查結果顯示,中國二線城市以及其他亞洲市場對瑞士手錶的強勁需要將推動未來一年瑞士手錶出口持續增長。而中國的增長將主要來自二線城市,這些市場的潛力尚未被充分挖掘,各大品牌正在那裏投資建設自己的分銷網絡。

同時,在“增加特製系列以征服中國市場”和“等待中國人的品味適應歐洲潮流”中,瑞士鐘錶商選擇了前者。

江詩丹頓今年推出“中國生肖傳奇”系列;斯沃琪在手錶上裝飾景泰藍龍虎圖案;寶珀總裁Marc Hayek則認為,未來的銷售行情取決於中國遊客。他自己就擁有一塊專門為中國設計的限量版手錶,表面上裝有中國的12時辰及十二生肖和月相。

瑞士看好中國旅遊市場

此前在瑞士著名的旅遊景點,常能見到日本銀行、韓國商店和印度餐廳的身影,但這一切已在最近10年發生了變化。越來越多的中國遊客,甚至是中國店員出現了。

“中國遊客數量增長太快,瑞士旅遊業可能還沒有反應過來,所以我們現在的任務主要是培訓旅遊局和酒店工作人員,教他們如何應對。”瑞士國家旅遊局亞洲及太平洋地區市場負責人Simon Bosshart稱。

在盧塞恩景區,中國漢字已隨處可見,酒店裏也很容易找到熱水壺;在因特拉肯和策馬特,中文寫就的優惠券得到了普遍應用,不少旅遊紀念品商店也都聘用了會中文的售貨員。

酒店留宿率是瑞士衡量旅遊業發展的重要數據。瑞士國家旅遊局2012年初發佈的數據顯示,在瑞士的總留宿率下降2%,歐元區16國減少了8.5%的情況下,中國一枝獨秀地增長了41.8%,無疑是拯救瑞士旅遊業的一劑良藥。

瑞士酒店業聯合會主席Guglielmo L. Brentel稱:“我們難以享受瑞郎升值帶來的好處,因此期待更多的中國遊客。”

瑞士看好中醫

瑞士于2009年5月17日的全民投票中,將中醫列入基礎醫療保險,瑞士公民當時贊成這項決議的比例為67%,足以説明瑞士人對中醫的認可和熱衷程度。

近幾年來,中醫在瑞士也確如雨後春筍。中醫診所遍佈瑞士的各個城市,一些大城市甚至多達幾十家。絕大多數瑞士的中醫診所,以熱情的態度、週到的服務和過關的醫術在瑞士民眾中贏得了信譽。

“瑞士的地理、氣候和生活習慣與中國北方相似”,且“中醫治療是針對多方因素的個體化治療,有別於西醫的群體性治療”,這可能就是中醫在瑞士受歡迎的原因——瑞士媒體引用瑞士中醫蔣永光教授的分析稱。

不過,中醫在瑞士行醫的過程中普遍有語言弱勢,對翻譯的依賴性過強也時常導致醫患間溝通不暢,耽誤治療。另外,此前中醫在英國走俏時由於商業化,出現了一系列問題,致使中醫在英國名譽受損。許多診所倒閉。

因此,維護中醫在瑞士的良好名譽,成為瑞士中醫肩負的重任。

瑞士中小企業嚮往中國市場

所有瑞士的大公司在第三世界國家都有業務,然而對中小企業來説,走出歐洲卻有困難。

“不僅是中國、印度,約旦、埃及和孟加拉國的國民經濟也都有巨大需求,他們更多地遵循著西方的模式。這為中小企業開創了機會,”瑞士K團隊公司的銷售經理Claude Nessi稱。

這家總部位於沃州Vallorbe的中型企業已生産機器人18年,絕大部分産品銷往世界各地。

對Nessi來説,沒有所謂的不感興趣的市場,因為最重要的是專業化:“在新興市場,我們在填補市場空白。我們向發展中國家出口商品,他們對這類科技有巨大需求,而且知道如何利用”。

除了科技,近年來中國等新興國家經濟迅速發展,中産階級隊伍不斷擴大,收入的持續增長帶來了生活品質的提高。巧克力、奶酪等瑞士傳統出口産品也越來越受到上述人群的青睞,具有廣闊的市場開發潛力。

但瑞士貿易投資促進委員會同時觀察到,較為繁雜的司法、稅收和行政手續將成為阻礙瑞士中小企業向這些國家擴張的主要障礙。[詳細]

中國人眼裏的“瑞士魔力”

記者:仲昭舉  時間: 2013-05-23

核心提示:在中國人眼中,瑞士的形象和符號是:高質量的生活水平、穩定的政治體系、傑出的環保以及完善的教育系統。雖然從物理距離上,距中國8000公里外的瑞士遙不可及,但這不影響它成為中國人心中迷人的國度。

談到瑞士,湖泊、山林、冰雪和童話。這個位於歐洲內陸中部的國家,國土面積僅為我國重慶市的一半,全國人口約800萬,上帝賦予了這片土地美麗風景和智慧民眾,也讓瑞士有了“天堂”之稱。

據一份瑞士官方所做的民意調查顯示,在中國人眼中,瑞士的形象和符號是:高質量的生活水平、穩定的政治體系、傑出的環保以及完善的教育系統。雖然從物理距離上,距中國8000公里外的瑞士遙不可及,但這不影響它成為中國人心中迷人的國度。

神賜的禮物:阿爾卑斯山

美好的自然環境是瑞士在國人心中的印記。佔瑞士國土60%的阿爾卑斯山終年積雪,這是瑞士風景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部分。山脈、積雪和瑞士總有一種分割不開的聯絡,來過這裡的人會説,“阿爾卑斯山是瑞士之魂”。滑雪愛好者們也信奉這裡為聖地,國人在好萊塢大片中也總能看到,直升飛機,皚皚白雪,青青山松,主角由山頂滑翔,極盡的自由。

在雄壯的阿爾卑斯山脈,還分佈著許多最美風情小鎮,在城鎮的周邊均有鄉村圍繞。雖然在國內,各種歐洲風情小鎮林立,但是山寨的終究和原汁原味的,差一大截,沒有自然的幫襯,也沒有文化的提攜。但這卻並不影響,中國人對一種恬靜的異域生活方式的嚮往,充滿了輕鬆的氛圍和人生樂趣。

名錶故鄉

瑞士是名錶的故鄉,百達翡麗、勞力士、積家等在世界各地粉絲無數。勞力士進入中國已經將近100年了,在改革開放後很長一段時間內,勞力士也是國人眼中僅有的名錶品牌之一。世界上大部分的手錶産自中國,而名錶幾乎都産自瑞士,這背後是人們對瑞士鐘錶工藝的欣賞和讚嘆。

在瑞士侏羅山區,90%的鐘錶生産都集中在此,不僅涵蓋了瑞士大部分高級鐘錶品牌的誕生地、生産地,還有眾多的精品店、博物館和鐘錶學校。

一個多世紀前,侏羅山區的鐘錶産業已經成型。後來,旅遊家們發現了這一地區的旅遊價值,侏羅山區也因此有了統一的名字:鐘錶山谷——精準之地。

最富裕的國家

“從搖籃到墳墓”的社會保障,有品質的生活方式,很小的貧富差距,這是我們在國內媒體看到的,描述瑞士的用詞。

瑞士是名副其實的世界最富裕的國家之一。根據世界銀行的統計數據,在瑞士人均佔有財産的數額為648000美元,領先於丹麥和美國。

與其它國家相比,瑞士人僅需工作相對較短的時間,便可保證基本生活所需,並有更多的剩餘收入來支付閒暇時間、外出度假或存入銀行。一項對比購買力的例子是:在肯尼亞首都內羅畢,一個工人必須工作3個多小時才能購買一個麥當勞的巨無霸漢堡,而在瑞士一個普通工人僅需工作15分鐘。

多面瑞士人

一位在瑞士工作多年的中國記者看來,瑞士人的性格是多面的。客觀地評價,既有正面的,也有反面的。但瑞士人最大的特點是熱愛勞動、節儉低調、誠信守時以及循規蹈矩。

“您很勤勞”是對瑞士人最好的誇獎。經過100多年的努力,瑞士人把資源極度匱乏的中歐農牧小國建成銀行、保險公司林立和科技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這與瑞士人的勤勞分不開,瑞士人平均每週工作40多個小時。

同時瑞士人也比較節儉,有些知識分子家庭甚至不要電視機,只有一部收音機聽新聞。瑞士人將金錢用到旅遊、健身和參觀博物館上。

勤勞節儉是中瑞兩國人民的共同優點,勤勞、質樸的中國也在最近三十年創造了世界上的經濟增長奇跡。

在瑞士人眼裏誠信是做人之根本。瑞士人相信“老牌子”,牌子老就説明它有存在的基礎──誠信。許多瑞士名牌産品,如鐘錶、巧克力、服裝、鞋子都在産品或包裝材料上印上建廠日期,越老可信任度越高。[詳細]

中國火鍋“征服”瑞士

特約記者:趙小萱  時間: 2013-05-23

核心提示:一個歐洲中部,一個亞洲東部;一個格林威治時間,一個北京時間。遙遠的自然距離和7個小時的時差沒有阻隔瑞士人和中國人的交流。在文化、語言的異同中,兩國人有著相同的情愫。

一個歐洲中部,一個亞洲東部;一個格林威治時間,一個北京時間。遙遠的自然距離和7個小時的時差沒有阻隔瑞士人和中國人的交流。在文化、語言的異同中,兩國人有著相同的情愫。

中國人比想象中更易親近

迪諾•裏格利來自瑞士伯爾尼,身兼畫家、太極教練的迪諾在中國工作了一個夏天。在北京的逗留讓他認識到,中國人比一般歐洲人通常想象的更具人性的親近。

這個習慣騎自行車、到公園晨練太極的瑞士人,很快融入了中國的生活。比起先前刻板的印象,迪諾對北京這座擁有2000萬居民的歷史文化古城有了新的見解:“對於中國我們有很多刻板印象。比如,中國人不能接受批評,或者不會承認失敗,因為他們會認為有失“面子”。其實,我們的‘中國印象’往往過於消極,因為受到了以歐洲為中心的世界觀的影響。如果你在中國住下來就會發現:歐洲已不再是世界的中心,那個時代已經結束了。”

迪諾認為,相比中國人,歐洲人更需要東西方的交流。

鏡頭下的中國:迷人而充滿活力

來自瑞士的攝影師馬蒂亞•布萊施勒(Mathias Braschler)與莫尼卡•費舍(Monika Fischer)是為多家報紙、雜誌供稿的著名攝影師。2007年,在距離北京奧運會開幕還有 一年之際,二人受英國《衛報》所托來到了北京,隨後開始了長達2萬英里的史詩般中國 之旅。

7個月的旅程中,他們的足跡遍佈了中國30個省市及地區,行程超過了3萬公里,其中他們探訪了一些偏遠並鮮為人知的地方。《中國人》系列成為當代中國真實動人的寫照。

鏡頭中的人物擁有不同的背景,來自於社會各個階層,分佈于這個廣闊國家的每一個角落。鏡頭記錄了兩個瑞士攝影家的中國之旅,有重慶具有雄厚實力的企業家,也有山西的貧窮礦工,展現了當今的中國——一個迷人、充滿活力但又充斥了矛盾與不協調的國度。

中瑞家庭中的喜樂

瑞士人的敬業精神眾所週知,“高度敬業”與“不忘週末和度假”是中瑞家庭中對瑞士“另一半”的廣泛評價。無論多忙都能夠陪伴家人度過愉快的週末,讓中國配偶們幸福感爆棚。而對於瑞士配偶,他們的中國伴侶傾向以家庭為中心、集體意識強、含蓄,在營造和諧美滿的家庭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在子女教育問題上,瑞士家長傾向讓孩子在寬鬆自由的環境中成長,而中國父母則經常扮演“嚴厲的一方”。

家庭中有了“事事關心”的瑞士人和“特別顧家”的中國人,也多了許多歡樂。瑞士人從小培養了對社會問題的興趣和對公益事業的主動參與性。而在理財和在親朋好友關係方面,中國人的勤奮和節儉以及尊老愛幼等傳統美德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和諧美滿可想而知。

瑞士人過節偏愛中國火鍋

雖然遠隔千山萬水,但是瑞士人在過節的時候也衷愛中國火鍋。因為是中國遠道傳到瑞士,所以火鍋的名字裏有“中國”。不過,火鍋經過了瑞士人的改良,少了芝麻醬,多了西式的蛋黃醬和番茄醬。

除了美味,團圓的喜慶也是瑞士人衷愛火鍋的原因。寒冬臘月裏,親朋好友圍坐在一起,一道熱氣騰騰的火鍋拉近了人們的距離。

此外,瑞士人在過新年的時候和中國人的習俗不謀而合——吃魚。雖然地處內陸,但瑞士人對海鮮情有獨鍾。雖然不是為博“年年有餘”的好彩頭,但是瑞士人也認為魚是新年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一道菜,可謂“心有靈犀”。[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