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2013-4-2 第70期

城鎮化:新生活方式下的細節缺憾


    當“城鎮化”不再被簡單地等同於拆遷徵地,不再被地方政府過多地與GDP增速挂鉤,而是著眼于“城鎮化”過程中人的福利,注重“城鎮化”過程中的民生福祉,最大限度地縮小城鄉差距,讓農民公平地享受到市民的待遇,“城鎮化”的感情色彩才能不再那麼冰冷,才能釋放出最大的政策溫度,讓“城鎮化”成為農民眼中最溫馨的字眼。

分享
核心提示:為確保新型農村社區建設順利推進,通許縣及早規劃,多措並舉,新型農村社區建設各項工作取得實效。截至目前,全縣開工建設新型農村社區12個,建設房屋5520套,建成2個千戶以上社區。

2012年,開封市探索科學發展的路子,把新型農村社區作為新型城鎮化建設的戰略基點,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進程。為確保新型農村社區建設順利推進,通許縣及早規劃,多措並舉,新型農村社區建設各項工作取得實效。截至目前,全縣開工建設新型農村社區12個,建設房屋5520套,建成2個千戶以上社區。

新型社區突出産業優勢

通許縣相關負責人表示,其社區建設堅持一切從群眾利益出發,始終將群眾自願貫穿新型社區建設之中,從社區選址、規劃、戶型設計等充分徵求群眾的意見或建議。建立“規劃先行”的理念。“我們在充分尊重民意的前提下,制定了通許縣新型社區總體規劃、土地利用規劃、産業發展規劃,將全縣304個行政村整合為95個新型農村社區。”

目前,通許縣啟動12個新型農村社區,突出各自的地域優勢。長智鎮東方社區由核工業部五院設計,突出岳家湖生態公園、萬畝蘋果生産基地兩大優勢,厲莊鄉陽光新城社區由河南省城鄉規劃院設計,突出農産品深加工、高效農業種植優勢。

整合項目資金加大財政投入

2012年,在開封市市財政投資的基礎上,通許縣財政列支1994萬元,對四個社區內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採用BT模式進行建設。對開工建設的新型農村社區,縣財政獎補10萬元啟動資金;對在年底前按照規劃要求,建設規模達到100戶以上的新型農村社區,縣財政再獎補資金20萬。同時,積極協調金融機構貸款支持,對困難群眾提供為期3年的小額貸款,解決農民購房難問題。

通許縣根據社區建設需要,整合項目資金,重點投向新型農村社區建設。2012年,全縣重點投放社區資金達到5000萬元,僅硃砂鎮徐匯花園社區就整合自來水、危房改造、氣象、有線電視、寬帶、土地綜合整治、環保項目、交通,中心學校、標準化衛生室等項目資金達到3000萬元以上。

新型農村社區提供一站式服務

在新型農村社區建設中,通許縣為社區居民生産生活提供“一站式”服務。目前,徐匯花園社區黨建綜合服務體已經啟用,共設置黨務、居務、便民3個服務中心,下設一個便民服務大廳和若干服務站室,特別是建有留守兒童愛心家園、老年活動中心、警務室等配套服務設施。

通許縣還借此推進房屋産權制度改革。根據《開封市新型農村社區集體土地上房屋登記暫行辦法》,為入住社區居民發放房屋産權證,並允許在本縣範圍內流轉、繼承、抵押、買賣,使農民死錢變活錢、小錢變大錢、資産變資本。目前,硃砂鎮徐匯花園社區一期居民192戶已經領到房産證。

針對該縣實際,通許縣委縣政府要求各鄉鎮結合現有基礎,確定一個支柱産業,利用3-5年的時間,進行培育壯大。目前,12個鄉鎮已經確定5個支柱産業,如豎崗鎮、玉皇廟鎮的板材加工,大崗李鄉、四所樓鎮的食品加工,硃砂鎮、長智鎮的畜牧養殖等,真正實現以産業的發展帶動就業、帶動人口集聚、帶動群眾增收。目前,全縣共有8家企業被確定為市級農業産業化重點龍頭企業。[詳細]

農民變居民 有問題還是習慣找村長

記者:孔華  時間: 2013-04-02

核心提示:高空拋物、亂丟垃圾,車輛亂停亂放等不文明現象常發生。隨著普法與管理的加強,目前已大大改善。村委會還沒有撤,很多人有問題第一時間還是習慣找村長。

“剛開始不習慣,現在習慣了,覺得什麼都好,比以前好多了。”71歲的秦奶奶笑著告訴記者,政府每月補助她和老伴每人410元,如果不浪費,這些錢夠生活費了。4年前,秦奶奶跟老伴離開生活了一輩子的農村,住進了安徽省合肥市濱湖新區濱湖和園一間60多平米的樓房裏。剛開始有很多不習慣,逐漸適應城市生活後,體會到城市生活的美好。

現代生活讓老人覺得麻煩

中午12點,濱湖和園的居民們陸續下樓了。打牌、聊天,曬太陽、帶孩子……捧著茶杯的老人們生怕去遲了沒有好位子,個個腳步匆匆,好幾個中午喝了酒的老人,嗓門洪亮,隔百米都聽得見他們的招呼聲。

“比農村當然好多了,我們在農村什麼都要自己搞,現在什麼都能買到。”66歲的王阿姨告訴記者,以前在農村,一大早就要起來放牛,牛吃飽後自己再回家做飯,吃完飯又要鋤地,老兩口種了8畝地,一年種一季油菜,一季水稻,家裏米菜油都不用買,一年能賣一萬多斤稻子。現在呢,她什麼都不用幹,女兒、孫子都長大了,她和老伴每天搞點吃的,吃完飯,老伴下樓打牌,她就在小區轉轉,跟熟人聊天。“我不識字,老頭不在家電視我不會開,也不會打牌,他們叫我去跳舞,我一轉,頭就暈。”王奶奶告訴記者,城裏是好,但她就是住著急,不知道幹啥好。

“剛開始不習慣,在農村,進門就是家,出門就是路,這裡還要按電梯。電梯有時壞了,我們住的樓層高,壞了就不下來;有時在樓下就等修好了再上去。現在習慣了,覺得什麼都好。我跟老伴每個人一個月410塊錢補助,物業費不用交,水電費六七十塊錢,只要不浪費,一個月差不多夠生活費了。以前靠兒女給錢,你給他不給,還相互爭,現在不靠他們了。”71歲的秦奶奶説,去年她還在外打工(搞綠化,一天50塊錢)掙了1萬多塊,“在農村累死了也搞不到這麼多錢。”

出了問題還是習慣找村長

濱湖和園是合肥是較大規模的回遷小區,小區住著4年前拆遷過來的7個自然村的村民。

小區物業公司保安聶師傅告訴記者:剛剛入住時,高空拋物、亂丟垃圾,車輛亂停亂放,在綠化帶曬衣曬被等非常難以管理。2011年5月18日傍晚,小區陸奶奶在樓下花壇跟鄰居聊天,被樓上突然扔下來一把濕漉漉的拖把砸暈過去,導致腰椎體、胸椎體兩處骨折,花費了三萬多元,找不到人負責,陸奶奶把這棟樓第一單元的23戶人家全部告上法庭,結合小區經常出現高空拋物現象,法院將法庭開到小區給大家普法。“現在,高空拋物比以前好很多,各方面的管理也好很多。”聶師傅告訴記者。

“小區全是拆遷安置戶,回遷套數3344套,小區總人口9602人。小區的住戶目前都不用繳納物業管理費。”濱湖和園所在的合肥市包河區煙墩街道濱湖和園社區工會主席吳智偉笑著告訴記者,“由於附近自然村還有部分或者少量的村民沒有拆遷,村委會還沒有撤,很多人有問題第一時間還是習慣找村裏,找村長,還不習慣來找我們。”

在社居委,老樹根樂樂團的場地提供給小區老人練習書法,吹拉彈唱跳;兒童輔導室內,每週一到週六都有固定的社工和志願者幫助孩子們輔導家庭作業,開展相關閱讀活動。[詳細]

城鎮化的細節瑕疵:自來水停水的煩惱

記者:陳海寧  時間: 2013-04-02

核心提示:“家裏停水了,我還得拎著桶出去接水,自來水雖説用著方便,可停水的時候真不適應。”長春市民鄭大爺説,如果是在住進樓房以前,村民都使用井水,就從來不會沒有水用。

“家裏停水了,我還得拎著桶出去接水,自來水雖説用著方便,可停水的時候真不適應。”長春市民鄭大爺説,如果是在住進樓房以前,村民都使用井水,就從來不會沒有水用。

3月28日的下午,長春開始飄起雪花,鄭大爺卻只穿著一件毛衣,推著自行車走出繁榮小區,車上馱著的兩個空水桶,隨著車子前行中的顛簸,在不停地搖晃著。

自從西山屯改造,原來這裡的一片莊稼地,如今早已經是高樓林立,回遷到繁榮小區裏居住,鄭大爺還是無比欣喜,可是像現在這樣,突遇偶然停水,卻讓他倍感不適。

“要在以前,我們還住平房的時候,家家都有井,從來都不會有吃不上水的時候。”鄭大爺説,沒想到如今住進了樓房,會遇到這樣的煩惱。

鄭大爺今年70多歲,原來是西山屯的村民,2年前,他們和老伴、子女一起回遷住進樓房。在取水途中,鄭大爺告訴央視網記者説,雖説住樓房自然比以前享福多了,可時常有一些不適應的感覺,比如這次自來水停水。“我家住6樓,我這年紀的,平時上樓都很慢,現在還得提著兩大桶水上樓,想想我都有點打怵。”

走了大約20分鐘的路程,鄭大爺找到了取水點,可這時候,他接到老伴的電話,更是倍感無奈,“來水了,你別往回拎了。”鄭大爺一臉苦笑,“你看,都是停水‘惹得禍’,大雪天的,白跑一趟了。”[詳細]

央視網評:讓“城鎮化”的感情色彩不再冰冷

本網評論員:秦研科  時間: 2013-04-02

核心提示:地方政府在推進城鎮化的過程中,應擺脫當前這種偏重物的城鎮化、偏重土地的城鎮化的思路,走“新型城鎮化”道路,以人的城鎮化為核心,走城鄉統籌、城鄉一體、産城互動、節約集約、生態宜居、和諧發展的道路。

十八大後,有關城鎮化的話題多次被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提及。隨著兩會的到來和召開,無論是在官方還是民間,“新型城鎮化”已經成為不斷升溫的熱詞,也是今年兩會備受各方關注的議題之一。

中央對城鎮化的研究由來已久。2009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官方首次提“城鎮化”。十八大開啟改革新起點後,中央高層更是將“新型城鎮化”提到新的戰略高度,明確提出要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城鎮化道路,推動工業化和城鎮化良性互動、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相互協調,並提出2020年“城鎮化質量明顯提高”的目標。

針對中央的城鎮化戰略,不同的人給出了不同的見解。在許多經濟學家的字典裏,“城鎮化”意味著拉動內需、刺激投資,意味著解決中國經濟發展過程中新出現問題的靈丹妙藥;在一些地方官員的眼中,“城鎮化”則意味著GDP增長的動力源泉,意味著“人為造城”的契機;但在不少農民的眼中,“城鎮化”卻意味著家園被拆、土地被徵,意味著失去穩定的經濟來源和生活保障。

無論是經濟學家所解讀的“靈丹妙藥”,還是地方政府眼中的“動力源泉”,過多地將“城鎮化”與經濟增長挂鉤,忽視“城鎮化”的真正內涵,都使得這一原本積極的字眼抹上了一層冰,甚至成為一個消極的詞。

一方面,“城鎮化”在很多地方被異化為一場與地方GDP增長有關,與大拆大建有關,卻與農村社會福利制度變革無關的運動。不少地方政府在“城鎮化”過程中單純追求GDP增長速度,大手筆“蓋樓”、人為“造城”,強制徵地、以土地出讓收入支撐當地經濟短期內快速增長,將“城鎮化”變成一場政府強制徵地、農民無奈失地之旅。

進而,異化的“高樓”、“造城”運動造就了不少地方“偽城鎮化”、“半城鎮化”的現狀。統計顯示,2011年,我國城鎮化率突破50%,達到51.3%,城鎮常駐人口數量第一次超過了農村人口,但至少有30%的所謂城鎮人口,不能取得城鎮戶籍以及戶籍背後捆綁的很多社會福利,無法公平地享受到城市的資源和公共服務。中國數億農民的雙重身份、雙重生存與生活現狀,依然沒有得到有效解決。

都説“城鎮化”不應該只聚焦背後的經濟增長,而更應該關注身處其中的農民能否享受到這個過程的福祉。事實上,按照中央的意圖,“城鎮化”的本質也是人的城市化,它所涵蓋的內容不僅僅是産業結構的調整、居住空間的改變,也不簡單地是城鎮數量、人口或面積的增加,它更應側重農村醫療、社保、教育等公共資源和社會福利制度的變革,是推動城鄉基礎設施一體化和公共服務均等化,最終讓農民享受到真正的市民待遇。正如李克強1月15日在國家糧食局科學研究院考察調研時指出,推進城鎮化,核心是人的城鎮化,關鍵是提高城鎮化質量,目的是造福百姓和富裕農民。

地方政府在推進城鎮化的過程中,應擺脫當前這種偏重物的城鎮化、偏重土地的城鎮化的思路,走“新型城鎮化”道路,以人的城鎮化為核心,走城鄉統籌、城鄉一體、産城互動、節約集約、生態宜居、和諧發展的道路。

當“城鎮化”不再被簡單地等同於拆遷徵地,不再被地方政府過多地與GDP增速挂鉤,而是著眼于“城鎮化”過程中人的福利,注重“城鎮化”過程中的民生福祉,最大限度地縮小城鄉差距,讓農民公平地享受到市民的待遇,“城鎮化”的感情色彩才能不再那麼冰冷,才能釋放出最大的政策溫度,讓“城鎮化”成為農民眼中最溫馨的字眼。[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