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2013-1-15 第50期

菜賤傷農 菜貴傷民:讓蔬菜“腿變長”


    讓蔬菜的“腿”變長,“小生産”連接“大市場”。與菜賤傷農往往同時出現的另一個現象是菜貴傷民,其根源在於流通成本過高。因此,各地應多引入“農超對接”模式,將蔬菜從田間地頭直接搬上櫃臺,減少中間流通環節,壓縮運輸成本,使菜農和百姓獲得雙贏。

分享

南寧:攤租成本不一催生“淘菜一族”

記者:曹哲虎  時間: 2013-01-14

核心提示:在兩個不同菜市購買相同的菜,一個月的差價竟然在500元左右。這筆賬到底是怎麼算出來的?近日,記者調查廣西南寧多個菜市場發現,不同市場的菜價差別十分大。不少老人寧願坐上兩個小時的公交車,充當“淘菜一族”,購買便宜菜。

對於菜價,一般白領也許不會在意。可南寧的張顯女士的一筆賬可能會讓人大吃一驚,在兩個不同菜市購買相同的菜,一個月的差價竟然在500元左右。這筆賬到底是怎麼算出來的?近日,記者調查廣西南寧多個菜市場發現,不同市場的菜價差別十分大。不少老人寧願坐上兩個小時的公交車,充當“淘菜一族”,購買便宜菜。

馬路兩旁的菜市場價差也巨大

在廣西南寧,蔬菜批發大多要經過五里亭蔬菜批發市場,每天從這個市場批發出去的蔬菜佔了南寧蔬菜的8成以上。每到淩晨,在這裡就開始繁華起來,絡繹不絕的批發車輛開始進出。在馬路的對面同樣存在一個五里亭菜市場,雖然只相隔一條馬路,可蔬菜的價格也是大有區別。

“青椒2元,紅椒也是2元。”12月20日,在五里亭蔬菜批發市場內的菜攤上,菜販告訴記者,這些青椒都是他當天淩晨一點以1.6元的價格從批發商手上批發來的,而隨後在馬路對面的五里亭菜市場,記者卻發現,青椒的銷售價格在3元以上,紅椒有的更是達到5元一斤。同樣,胡蘿蔔、馬鈴薯、大白菜等蔬菜的價格都存在巨大差別,但相同的都是批發市場內的價格要相對便宜一些。

對於這種差距,在五里亭菜市場賣菜的老李直言道,這種差距一方面是攤租造成的,另外一方面也有一些人力和運費的成本在內,畢竟批發市場內的零售商可以直接從批發市場拿貨,而馬路對面的則至少需要一個三輪車。

一筆被低估的帳

説起買菜之間的差別,一般人可能不會太在意。可在廣西南寧帶孫子的張顯女士卻是經驗十足,原來,在南寧的十年時間內,她跑遍了南寧的各個菜市場。“別看買菜這種零星事,換個地方一個月就可以省500元以上。”張阿姨告訴記者,她每天都要買5個人的菜,大約是2斤豬肉,5斤左右的蔬菜。

12月19日,記者跟隨張阿姨一道去南寧市西鄉塘菜市買菜。當天,張阿姨購買了2斤豬肉、1.2斤胡蘿蔔、2斤青椒、2斤大白菜、1斤絲瓜、1斤豆腐。根據當天市場的菜價,張阿姨總共花了31.2元。隨後,記者按照張阿姨的菜單到南寧市五里亭菜市場購買了相同的蔬菜,竟然花了38.2元,差價有7元之多。可對於這個差價,張阿姨表示這是比較小的了。原來,如果和張阿姨家附近的飛鳳菜市比較起來,這差價就會在15元以上。這樣算下來,一個月的差價就在500元左右了。

張阿姨告訴記者,她原本也不會坐兩個小時左右的公交車去西鄉塘菜市去買菜。剛開始來幫照顧孫子時,她也採取就近原則買菜。一次偶然的機會,她發現了各個菜市場的價格差別十分巨大,於是,她便開始和許多老年人一樣成為了“淘菜一族”。她表示,在她生活的圈子內,不少老年人都是“淘菜一族”。

“淘菜”也成為一種潮流

雖然各個菜市場的菜價差別很大,但並不是人人都有時間為了省點菜錢,大老遠跑來跑去買菜。多數受訪的市民都説,“淘菜一族”最適合退休的老人和時間充裕的全職家庭主婦,至於上班族,估計也只能有羨慕的份。

“我們老人,淘菜除了省錢外,還可以多動動,多鍛鍊一下身體。”面對蔬菜價格之間的差異,記者在多個臨近郊區的菜市場都發現,很多老年人都是結伴前來買菜,往往附近的公交車車站上下車都是老年人居多。對於這种老人漸成為“淘菜一族”的現象,經常淘菜的陳阿姨表示,如果沒有差價,誰都會就近買菜,但既然有了差價,肯定得為錢包著想,節儉一點過日子。同時,對於老年人來説,他們也不用擔心車費的問題,因為坐公交車是免費的。

與此同時,陳阿姨表示,差價是一方面,但面對差價也要注意菜的質量。她告訴記者,在一些偏遠的菜市,往往存在低價賣次貨的可能。有一次,陳阿姨和幾個同伴一起去郊區的一家菜市場購買了十分便宜的蔬菜,可回家才發現很多蔬菜都過期了,最後只剩下一半左右能吃,這樣算下來得不償失。[詳細]

銀川:政府干預保證市民“菜籃子”拎得動

記者:高宇婷  時間: 2013-01-14

核心提示:政府通過社會公開招標,市轄三區有4家農産品骨幹流通企業具體實施經營,其運營模式為:企業與農戶簽約建立長期採購合同、企業實行物流配送、社區蔬菜直銷店銷售的一站式蔬菜配送。政府還購置了冷藏運輸車10輛、中小型城市配送車30輛,保障蔬菜直銷店的蔬菜配送。

又到了歲末年初之時,每年這個時候,百姓的“菜籃子”都會被提到日程上。“沉不沉”,是大家最關心的問題。記者日前通過採訪了解了寧夏銀川市居民“菜籃子”的實際情況。

184家社區蔬菜直銷店形成便民網絡

在銀川市許多小區的門口,都可以看到一間佔地不大、銷售蔬菜的板房。這是2012年自治區政府為民辦30件實事當中的一項——建立200家社區蔬菜直銷店。

記者從銀川市商務局了解到,截至目前,全市共建設了200家這樣的小店。200個蔬菜直銷店中,政府投資54個,企業投資建設146個,目前有184個開門營業,分佈在銀川市的三區兩縣一市,分別由7家農産品骨幹流通企業實施經營。

政府通過社會公開招標,市轄三區有4家農産品骨幹流通企業具體實施經營,其運營模式為:企業與農戶簽約建立長期採購合同、企業實行物流配送、社區蔬菜直銷店銷售的一站式蔬菜配送。據介紹,政府還購置了冷藏運輸車10輛、中小型城市配送車30輛,保障蔬菜直銷店的蔬菜配送。

此外,為了加強這種社區直銷店的自採自供能力,政府指導企業與1300多戶農戶簽訂了9480畝長期購菜合同,涉及蔬菜品種20多個。

直銷店蔬菜價格與平價超市基本持平

王女士交了2萬元的押金,承包了位於銀川市湖濱街的一家蔬菜直銷店。每天早晨,公司將新鮮菜品配送到店裏,王女士也開始了一天的經營銷售。

當日,王女士店裏的茄子是3.2元一斤、茭瓜3元、菜花3元、黃瓜3元、西紅柿2.6元、油麥菜3.5元、雞蛋5.2元、小白菜2.1元、蒜3.8元、蔥2.3元、土豆1.7元、香芹4元。據王女士介紹,每樣蔬菜都僅在進價上加幾毛錢,只有銷售量大才能賺到錢。

離王女士小店不遠的地方有一家新華百貨超市,在這家超市裏,記者看到茄子是3元一斤、茭瓜3元、菜花3.83元、黃瓜3.99元、西紅柿2.94元、油麥菜3元、特價雞蛋5.28元、小白菜1.68元、大蒜5元、蔥1.58元、土豆1.08元、香芹4元。

兩家店12種相同蔬菜的平均價格相比,王女士的店為2.87元,低於超市的3.19元。按照銀川市政府的要求:各社區蔬菜直銷店平均價格總體水平每年5月—10月低於農貿市場10%左右,其他月低於農貿市場15%左右,與平價超市保持持平。社區蔬菜直銷店的蔬菜價格基本符合規定。

同時,對於這樣的蔬菜價格,記者隨機採訪了幾位銀川市民,均表示可以接受。家住銀川市金鳳區的馬女士告訴記者,小區門口的社區蔬菜直銷店的菜價很合適。“前幾天沒開門,就馬上感覺很不方便,還專門去問了為什麼那幾天關門了。”馬女士説。

冬春兩季,“菜籃子”輕重受制于蔬菜批發商

居民買菜可以就近到小區門口的社區蔬菜直銷店。不過銀川市的大型超市、學校、餐館、早市等大宗蔬菜採購,都來自於銀川市最大的蔬菜批發市場——北環批發市場。

在這裡,每天都有成車的外地蔬菜運到批發市場,最後運向銀川市的各個地方;隨處可見騎著三輪摩托車的師傅買了滿滿一車菜離去的背影。大貨車上,來自甘肅的圓白菜批發價0.4元一斤、來自山西的大白菜0.5元一斤,來自陜北定邊的土豆0.95元一斤,一袋近20斤的韭菜售價為15元……

楊師傅在北環蔬菜批發市場裏有一間菜鋪,黃瓜零售價2元一斤、小油菜2元、蒜4元、西紅柿2.5元、毛豆6元、韭菜3元、土豆1.5元等等。在這所有的菜品當中,楊師傅告訴記者,只有小油菜是本地菜,其他均為外地菜。

天天鮮蔬菜果品有限責任公司是通過招標的市轄三區4家農産品骨幹流通企業之一,這家公司自建經營的蔬菜直銷店有71個。在北環批發市場天天鮮的庫房裏,一位負責點貨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每天往各個直銷店配送的蔬菜中,本地菜所佔的比例不多,大部分都是外地菜。

銀川地處西北,冬春兩季是蔬菜生産淡季。據銀川市商務局的工作人員介紹,本市的絕大部分“客菜”仍依賴北環批發市場提供,流通成本仍然較高。為此,銀川市計劃啟動培育6-8家“南菜北運”工程實施骨幹企業,與海南、廣西、雲南、山東、河南等蔬菜主産區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係。同時在全國蔬菜主産區産地批發市場建設5個農産品直採集配點,擴大“客菜”調入量,從源頭上降低採購價格。

此外,12月18日起,銀川市開始陸續在全市180個零售網點銷售7000噸儲備蔬菜,包括大白菜、甘藍、白蘿蔔、胡蘿蔔、土豆、洋蔥等6類蔬菜。並要求,在投放期內每週確定一次投放價格,投放價格將低於每週同品質同品種農貿市場蔬菜平均價格的15%。[詳細]

貴陽蔬菜進社區直通車工程:大白菜從2元變成5毛

記者:王佳勇  時間: 2013-01-14

核心提示:35個直銷點每天都要根據各種蔬菜上市情況,固定向居民提供5種價格低於周圍市場批發價的特價蔬菜、10個零售價嚴格控制在只高於周邊蔬菜批發價15%的特惠蔬菜,其餘40余蔬菜品種則保證零售價低於周邊農貿市場15%到30%。

12月20日清晨7點,貴州晨宇生態農業開發公司的司機老張,準時將載滿各種蔬菜的小貨車開進貴陽市中天花園廣場。在這裡等著老張的,是公司位於廣場直銷點的其他幾個同事,這幾位同時隨後開始卸貨、分類、擺放、陳列,這個過程需要一個小時左右。

上午8時,蔬菜直銷點開門營業,住在中天花園的王大爺,等待二十多分鐘後終於第一個來到直銷點特價區,拿起一顆大白菜後又趕緊去挑選新鮮豌豆、菠菜。

“今天大白菜是特價,才5毛錢一斤,很實惠,”王大爺説,“在這裡買菜基本上成了樂趣,每天都能有五種不同的特價蔬菜,口味都快隨特價蔬菜來回變化了。”

據貴州晨宇生態農業開發公司總經理張濤介紹,該公司35個直銷點每天都要根據各種蔬菜上市情況,固定向居民提供5種價格低於周圍市場批發價的特價蔬菜、10個零售價嚴格控制在只高於周邊蔬菜批發價15%的特惠蔬菜,其餘40余蔬菜品種則保證零售價低於周邊農貿市場15%到30%。

農貿市場大白菜2元一斤,市民希望新增蔬菜直銷點

位於貴陽市旭東路的陳女士沒有王大爺幸運,12月21日,她買到的大白菜價格是每斤2元錢,這個價格幾乎每天如此,因為這一路段沒有蔬菜直銷點,距離陳女士家步行20分鐘左右的煤礦村農貿市場裏面,大白菜價格都在2元左右,就算周邊經常被城管盯著的小菜市場,大白菜的價格都在1.5元左右。

陳女士和王大爺每天在大白菜上的不同遭遇,也正是貴陽市蔬菜傳統流通模式和生鮮蔬菜直銷進社區之間的差異,兩者之間的價格差異達到3倍到4倍。

這種差異對貴州晨宇公司總經理張濤來説,可以用一組數據來體現,按照直銷模式,貴陽蔬菜基地的每斤大白菜成本大概在2毛7分,經過運輸達到貴陽配送車間後,成本上升到4毛3分,根據公司安排如果大白菜進入當天特價名單的話,市民就能享受到每斤5毛到5毛5分的特價優惠。

按照傳統的蔬菜流通渠道來計算,從田間地頭等蔬菜基地的第一級批發集散地,匯集到當這批白菜達到貴陽市石板鎮等大型農貿批發市場後,每斤大白菜的成本從2毛7分直接增加到了5毛5分,批發商的成本和利潤就集中在每斤只有1毛2分錢,經過下一級批發商發往各大農貿市場菜販手裏後,加上運輸、批發商利潤、菜販為了保證賣相對大白菜邊皮、泥污等耗損環節後,成本已經上升到8毛,最終加上菜販的菜場管理費、利潤等成本,每斤零售價格就必須維持在1.5元到2元了。

在這個過程中,貴陽永樂、二戈寨、花溪等蔬菜基地的菜農拿到的批發價大概為1—2毛,而到貴陽市紅邊門、煤礦村等農貿市場一斤白菜賣2元,一棵白菜,從産地到市民餐桌上漲了10倍,在央視網記者的採訪中,多位市民均表示,希望貴陽有更多的生鮮蔬菜直銷點出現,這除了能享受優惠的菜價外,最主要的是能吃上安全放心的蔬菜。

直銷蔬菜需經兩道農殘檢測才能進入市場

在貴州晨宇公司位於貴陽市白雲區的蔬菜基地,記者發現鬱鬱蔥蔥的白菜長勢喜人,上萬畝基地也長滿了菠菜、茼蒿菜、萵苣、豌豆苗、蔥等當季蔬菜。除了白雲區外,該公司在花溪區、息烽縣等地也有上萬畝直營蔬菜基地。

按照要求,這些基地葉菜類蔬菜只能在下午採摘,通過去根須、污泥、黃葉等程序後,跟其他上午就開始摘取的蔬菜一起裝車,隨後從四面八方運往貴陽的幾個大型配送中心。

為了保證食品安全,在蔬菜基地採摘前,貴州晨宇公司由專門的工作人員手持農殘專業快速檢測儀,對各種蔬菜進行檢測,符合相關農殘標準才能開始開放採摘流程,而基地也必須在接受檢測的前十天,停止對一切蔬菜的農藥施肥操作。

張濤介紹説,蔬菜基地的農殘檢測只是第一道檢測流程,各地陸續將檢測合格的蔬菜運抵配送中心後,每車都必須接受車頭、車中、車位三個部位的蔬菜樣本抽檢,合格之後才能進入卸貨、分檢、包裝捆紮等流程,這一系列的流水線作業下來,通常都到了次日淩晨。隨後,各種蔬菜通過各個直銷點的轉運貨車,每天上午7點到7點半左右達到各個直銷點,8點統一向市民開放銷售。

貴陽規劃建設100個蔬菜直銷點,目前已經建成150余個

央視網記者從貴陽市有關部門獲悉,作為貴陽市2012年為民辦好“十件實事”的重要內容之一,貴陽市生鮮蔬菜進社區的直通車工程,從蔬菜基地管理、農殘檢測、運輸管理以及直銷點管理等環節,都嚴格按照一定操作規則進行。

此外,作為民生工程,貴陽市2012年初規劃建設100個便民市場(社區生鮮直銷點),到2012年10月底,貴陽市已建成社區平價生鮮直銷點108個,其中有固定門面62個、板房27個、直通車19輛,已投入運營63個。

類似貴陽市中天花園這樣的蔬菜直銷點,截至12月底已經建成150多個,貴州晨宇公司負責其中35個直銷點的日常運營和維護,其餘直銷點則由貴陽市商務局認定的7傢具有相關資質和實力的企業負責。按照規劃,這些直銷點銷售的果蔬等農産品價格,比周邊農貿市場約低20%左右。

蔬菜直通車工程需政府長期政策引導

據了解,在國內還有許多其他城市建立了社區生蔬直銷點,市民普遍對此拍手叫好,大力支持。但有一些城市卻出現了難以為繼的情況,其中主要是因為這種生疏直銷利潤微薄。

在記者對貴陽蔬菜直銷點的調查中,貴陽一家社區生蔬直銷店的負責人也表達了同樣的擔憂。“一個店需要4個工作人員,每月工資加上水電費以及其他費用,加起來一個月的開支可能就會達到上萬元,如果每公斤蔬菜只賺5毛錢,就需要賣20噸才能持平。”該店負責人對記者説,“我們是微利經營,很多蔬菜每公斤賺不到5毛。”

據記者了解,貴陽市對於生疏直銷店是有補助的,諸如房租以及各種補貼等,在此政策引導下,很多有實力的農産品開發企業都願意參與進來。

“未來三年,我們將根據貴陽市的有關政策配套,增開100個以上蔬菜直銷點,”貴州晨宇公司總經理張濤告訴央視網記者,對企業來説,蔬菜社區直通車工程是個微利甚至無利可賺的工程,這需要政府在後期進行政策性引導和補貼,目前貴陽只有直銷點啟動時的房租等補貼。

“在生鮮蔬菜直銷進社區環節,有政府的政策配套和相應的啟動補貼,就算不賺錢我們也願意參與進來,”張濤説,企業看中的是,通過這一民生放心工程,政府能夠引導有實力的企業一起對貴陽的蔬菜供應進行規範,企業能夠為此積聚安全放心農産品的品牌效應,並在良好的企業形象下,通過企業蔬菜基地開發等其他農産品主營業務來獲利。

“未來增開100個以上直銷點,只要沒有大的虧空我們也會維持,”張濤似乎對貴陽長期以來的菜籃子工程很了解,他説,貴陽市一直把生鮮蔬菜進社區當成民生工程來做,未來也將會有更多政策的引導,這一民生工程的目的,除了平抑菜價外,也是為了規範蔬菜市場,讓市民享受到更優惠更安全的放心蔬菜。[詳細]

成都:砍去7個環節 菜價便宜15%

記者:伍停停  時間: 2013-01-14

核心提示:蔬菜直銷店一改菜市場攤位售貨的方式,顧客選好農産品後統一到收銀臺結賬,蔬菜平均售價比一般市價至少優惠20%。不僅蔬菜如此,豬肉售價比市價最高可優惠10%。通過“訂單化”推動農業生産,劉洪宇表示,“這既降低了農民種菜的市場風險,促進了農民增收,也平抑了菜價。”

如何讓田間的菜在最短的時間銷售出去,老百姓又如何能方便快捷的買到新鮮、價廉的蔬菜……“菜籃子”的問題,一直是民生核心問題之一。

在成都,為了方便市民購買蔬菜,同時幫助農戶打開銷售渠道,成都有關部門已連續出臺了農超對接、超企合作等多種産銷對接方式。

近日,央視網記者對新舊兩種蔬菜模式,即傳統的層層轉批與新型的産銷對接進行了實地調查。

溯源:批發市場蔬菜“白菜價”

蘿蔔每斤0.4元,花菜每斤1.4元,茄子每斤1.7元,豌豆尖每斤3元……淩晨2點,當這個城市還是一片寂靜的時候,四川崇州的東門菜市就已經是一片熱鬧的景象,來批發各種蔬菜的商販絡繹不絕。

這是成都郊區的一個蔬菜批發市場,市場內的蔬菜大部份來自省內的彭州、蒙陽以及成都白家,也有一部份來自外省,每天在這個市場大約會有一百多噸蔬菜交易。

做土豆銷售的老馬生意一直都很好。“我的土豆每斤賣1.2元,搶手得很。”他拿著土豆,翻著進貨單,向前來進貨的商販推銷。

老馬的土豆,都是從陜北運來的,從陜北拿貨時每斤0.82元,再給每斤0.02元的人工代收費,到了這個市場後他再以每斤1.2元的價格出售。“最近因為西北那邊下雪,土豆比較缺少,每斤都漲價了0.1元。”

“隨行就市”是老馬嘴裏一直在念叨著的話。

記者了解到,土豆這種平常的菜,在超市和零售菜市的價格是每斤5元,在批發市場是每斤1.2元,為什麼在批發市場這麼便宜的價格,到了菜市場或者超市,價格就會上漲不少呢?

攤主進貨菜價僅漲幾分錢

離開批發市場,帶著這個問題,記者又連續走訪了成都各個區域的零售菜市場,像批發價2元/斤的蒜苗,在成都武侯區民生市場,零售價就漲至4元/斤;批發價1.7元/斤的茄子,在萬年場菜市就賣到3元/斤。

為探究零售價格上漲的原因,12月19日淩晨4點15分左右,記者又跟隨武侯區民生市場菜攤主劉大姐到成華區的九里堤農貿批發市場進貨。

在九里堤農貿批發市場,劉大姐在批發市場內找到了相熟的菜農老張,在經過一系列的稱重、還價之後,老張三輪車上的兩籮蔬菜分別以147元和207.1元成交,其中花菜98斤,每斤1.5元;紅油菜109斤,每斤1.9元。

老張邊整理著貨物邊告訴記者,剛剛賣給劉大姐的花菜,利潤只有10多元,“還要扣去2元的手續費,平均每斤菜的利潤都不到5分錢。就是説,每斤菜從我手上轉到菜販手中之後,其成本只增加了幾分錢。”

菜市場內攤位租金“不便宜”

在民生市場的另一位蔬菜攤主劉大叔也告訴記者,“攤位租金不便宜呀,攤位租金一上漲這菜價就跟著變。”起初,他的蔬菜租金攤位是350元/月,而在今年後其租金一下子猛漲到500元/月。“我這種還算比較穩定的,但是在這個市場,很多攤位都是被私人承包之後再轉租,那價格就肯定又加上去了。

“攤位的租金是經營成本的一個重要部分,直接影響到商販的成本,附近的消費力水平、居民數等都會影響租金。這個和普通的商鋪租金原理是一樣的。”民生市場內一管理者認為菜價合理上漲是允許的,“租金貴,檔主不可能自己消化,到最後還是會讓消費者來買單。”

其餘雜費拉高經營成本

在各個市場裏,記者都發現,在大部分的零售菜市場的攤主,每個月除了繳交租金之外,還要交“水電費”、“垃圾清理費”、“市場管理費”和“保潔費”等。

在民生市場,每一個攤主各種雜費每個月會有100多元的支出,“這些費用都是經營成本之一,如果攤主的成本增加了,肯定還是會分攤到消費者身上。”一攤主這樣告訴記者。

經過幾天在成都各個菜市場的調查,記者發現,蔬菜從菜農到消費者的流轉,平均要經過7個中間環節,菜價就是在層層加價中被推高了。這就是為什麼市民看菜價居高不下,而各個市場的攤主卻認為生意難做的原因了。

改變:減少中間環節 設立蔬菜直銷店

如何才能平抑菜價?有專家稱,最重要就是減少中間環節,讓蔬菜從農民的田間地頭走“最短路線”到達市民的“菜籃子”,從而既讓農民賺到錢,又讓市民得實惠。

在成都新都管理了40多畝大棚蔬菜的劉洪宇,在成都市區設立了6個蔬菜直銷店。“打自己的蔬菜品牌,只希望有更多流通領域的利潤。”劉洪宇説,現在他每天的蔬菜銷量都在4000公斤左右,直銷店不僅給自己的大棚蔬菜以及周邊菜農帶去了銷售路子,還通過使用蔬菜直銷配送車,直接將基地的蔬菜送至成都各大社區,市民就可以在第一時間買到價廉物美的蔬菜,一舉三得。

在劉洪宇的蔬菜直銷店裏記者看到,該店一改菜市場攤位售貨的方式,顧客選好農産品後統一到收銀臺結賬,蔬菜平均售價比一般市價至少優惠20%。不僅蔬菜如此,豬肉售價比市價最高可優惠10%。通過“訂單化”推動農業生産,劉洪宇表示,“這既降低了農民種菜的市場風險,促進了農民增收,也平抑了菜價。”

據記者從成都市商務局證實,從去年開始,推進覆蓋面積大、種類繁多、難度更大的蔬菜流通追溯體系,成為成都菜籃子工程的“重頭戲”。

現在全市蔬菜流通追溯體系覆蓋點位已達到794個,分別覆蓋全市4家大型農産品批發市場、7家批零兼營的農産品二級批發市場,92家蔬菜製品生産加工企業、中心城區50%(50家)的標準化農貿市場、86家大型連鎖超市和555家餐飲單位。

“農超對接”、“超企合作”銷售 一舉多得

四川的紅旗超市,作為成都的本土超市,擁有1200多家門店,利用這樣的網絡優勢,開闢專門針對當下價格漲跌過猛農産品的“綠色通道”,一方面幫助農産品價格保持穩定,惠及於民;另一方面,也有助於提高農産品的生産計劃性;這就是在市場的調控下,所運用的“農超對接”模式。

而大型農副産品生産基地和銷售企業從生産基地直接進貨、入場銷售,能有效確保市場內的同類同品質蔬菜較周邊傳統菜市場價格平均下降15%左右,部分菜價甚至可下降50%左右,部分肉類産品價格最高可下降10%左右。這更是成都大力推進的“超企合作”模式。

“企業利用物流、門店優勢,與農産品生産企業、基地合作後,會起到很好的‘以商促農’效果。”成都紅旗超市的負責人告訴記者,“這種農超對接,可以達到給滯銷産品搭橋,為高價産品‘降溫’的目的。又能讓本土農副産品走上規模化、品牌化發展。”

成都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2011年,成都運用市場化手段,創新蔬菜流通模式,通過“場企合作”新模式,變傳統菜販銷售為企業化銷售,由市場經營企業直接從農民專業合作社、批發市場“訂單化”批量進貨,從而大大減少了中間環節,降低了菜價。

傳統售菜模式下的多環節銷售是否要改良,值得更多的相關部門去關注。有關專家表示,農産品生産的合作化、品牌化建設,在農産品流通網絡體系之外,應該逐步構建起一個農産品質量安全網,在“菜園子”直通“菜籃子”的同時,確保“菜園子”的平價菜是安全菜、放心菜。

畢竟,“菜籃子”工程與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關,要真正的做到穩定菜價,這既關乎百姓的民生大計,也是關心到國家和諧發展的穩定因素。[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