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2012-08-22 第31期

在今天,“孝”起來有多難?


2012年8月14日,全國婦聯老齡工作協調辦、全國老齡辦、全國心繫系列活動組委會共同發佈了新版“24孝”行動標準。無論是立法還是提倡統一的行動標準,社會推揚孝道的初衷是好的。但在年輕人的理想都已經成為奢侈品的今天,“孝”起來既需要自己的無愧於心,也需要社會的各司其職。[詳細]

分享

評論REVIEW

“新二十四孝標準”讓許多人感到慚愧,它某種意義上喚起了人們心中淡出已久的親情眷戀和家族情結。中國人很難對“孝”説出一個不字,然而在全球化時代,中國同樣經歷著高速發展城市化狂潮。時代的巨變在拆解傳統的生活觀念和方式,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了許多人事實上難以盡孝的現實。[詳細]
分享
收藏

調查SURVEY

在整個歐洲,由於整體養老制度比較完善,子女父母的義務,更多地指向“精神贍養”。現行法律不僅規定成年子女必須給無經濟能力的父母提供生活資助,還必須“尊敬和關懷”老人。[詳細]
分享
收藏

調查SURVEY

關於對老人的義務,美國曾經有嚴格的立法,但是新政的實施將這一義務逐漸社會化,老人養老責任由政府來承擔,在此情況下,美國社會更加強調子女對老人的精神“回報”——子女有設法免除老人孤獨感的義務。美國的子女通常也很習慣每天通過電話、信件等方式與父母聯絡感情,同時也會定期去看望父母。[詳細]
分享
收藏

調查SURVEY

老人帶著中國觀念投奔子女,卻遭遇到已經“西化”的子女“冷遇”,事實上美國社會與中國傳統社會十分不同,子女加在兩種不同的社會文化之間,也很難做一個令老人滿意的孝子。[詳細]
分享
收藏

對於子女來説,是否孝順父母,是否尊重長輩,並不在於平時有多少形式上的東西,有多少做出來的東西。孝敬父母的方式有很多,很親切、很真誠地喊一聲父母是一種孝敬,給父母倒上一盆洗臉水、洗腳水是一種孝敬,幫父母做一些家務、跑一跑腿是一種孝敬,孝敬的方式雖然不盡相同,但對於父母來説,一樣的高興,對子女來説,一樣的效果。[詳細]

  • 1.您覺得新二十四孝對您來説有借鑒意義嗎?
  • 64%
    有,可以提供部分參考
  • 64%
    沒有,很多操作性不大
  • 2.您覺得當前“盡孝難”最主要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 64%
    工作繁忙,奔波勞頓難兩全
  • 64%
    囊中羞澀,捉襟見肘無余錢
  • 64%
    國人內斂,含蓄有餘欠奔放
  • 64%
    社會浮躁,公序良俗待重拾
  • 3.您認為,怎樣做才能算盡孝?
  • 64%
    盡可能抽時間陪陪老人
  • 64%
    掙錢給父母買房
  • 64%
    回家幫父母做家務
  • 64%
    每天説句“我愛你們”

往期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