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2013年01月14日 13:59 關鍵詞: 貴陽 蔬菜進社區 直通車工程

貴陽生鮮蔬菜直銷進社區:白菜2元變5毛

央視網 記者:王佳勇

核心提示:12月20日清晨7點,貴州晨宇生態農業開發公司的司機老張,準時將載滿各種蔬菜的小貨車開進貴陽市中天花園廣場。
已被0家媒體轉載
查看
收藏
  • 開心網
  • 人人網
  • i貼吧
分享
分享
1 1 1
深度調查

深度調查|房價普漲背後的激烈博弈

今年四月“國五條地方細則”實施以來,政府試圖穩定樓市價格,但開發商應對招數頻出,調控政策面臨考驗。央視網記者通過調查,隱約發現了樓市各方正進行著的激烈博弈。[詳細]

手動刷新 更新時間:10:21:50

---------------------------------------------

---------------------------------------------

央視網(記者王佳勇 報道)12月20日清晨7點,貴州晨宇生態農業開發公司的司機老張,準時將載滿各種蔬菜的小貨車開進貴陽市中天花園廣場。在這裡等著老張的,是公司位於廣場直銷點的其他幾個同事,這幾位同時隨後開始卸貨、分類、擺放、陳列,這個過程需要一個小時左右。

上午8時,蔬菜直銷點開門營業,住在中天花園的王大爺,等待二十多分鐘後終於第一個來到直銷點特價區,拿起一顆大白菜後又趕緊去挑選新鮮豌豆、菠菜。

“今天大白菜是特價,才5毛錢一斤,很實惠,”王大爺説,“在這裡買菜基本上成了樂趣,每天都能有五種不同的特價蔬菜,口味都快隨特價蔬菜來回變化了。”

據貴州晨宇生態農業開發公司總經理張濤介紹,該公司35個直銷點每天都要根據各種蔬菜上市情況,固定向居民提供5種價格低於周圍市場批發價的特價蔬菜、10個零售價嚴格控制在只高於周邊蔬菜批發價15%的特惠蔬菜,其餘40余蔬菜品種則保證零售價低於周邊農貿市場15%到30%。

農貿市場大白菜2元一斤,市民希望新增蔬菜直銷點

位於貴陽市旭東路的陳女士沒有王大爺幸運,12月21日,她買到的大白菜價格是每斤2元錢,這個價格幾乎每天如此,因為這一路段沒有蔬菜直銷點,距離陳女士家步行20分鐘左右的煤礦村農貿市場裏面,大白菜價格都在2元左右,就算周邊經常被城管盯著的小菜市場,大白菜的價格都在1.5元左右。

陳女士和王大爺每天在大白菜上的不同遭遇,也正是貴陽市蔬菜傳統流通模式和生鮮蔬菜直銷進社區之間的差異,兩者之間的價格差異達到3倍到4倍。

這種差異對貴州晨宇公司總經理張濤來説,可以用一組數據來體現,按照直銷模式,貴陽蔬菜基地的每斤大白菜成本大概在2毛7分,經過運輸達到貴陽配送車間後,成本上升到4毛3分,根據公司安排如果大白菜進入當天特價名單的話,市民就能享受到每斤5毛到5毛5分的特價優惠。

按照傳統的蔬菜流通渠道來計算,從田間地頭等蔬菜基地的第一級批發集散地,匯集到當這批白菜達到貴陽市石板鎮等大型農貿批發市場後,每斤大白菜的成本從2毛7分直接增加到了5毛5分,批發商的成本和利潤就集中在每斤只有1毛2分錢,經過下一級批發商發往各大農貿市場菜販手裏後,加上運輸、批發商利潤、菜販為了保證賣相對大白菜邊皮、泥污等耗損環節後,成本已經上升到8毛,最終加上菜販的菜場管理費、利潤等成本,每斤零售價格就必須維持在1.5元到2元了。

在這個過程中,貴陽永樂、二戈寨、花溪等蔬菜基地的菜農拿到的批發價大概為1-2毛,而到貴陽市紅邊門、煤礦村等農貿市場一斤白菜賣2元,一棵白菜,從産地到市民餐桌上漲了10倍,在央視網記者的採訪中,多位市民均表示,希望貴陽有更多的生鮮蔬菜直銷點出現,這除了能享受優惠的菜價外,最主要的是能吃上安全放心的蔬菜。

直銷蔬菜需經兩道農殘檢測才能進入市場

在貴州晨宇公司位於貴陽市白雲區的蔬菜基地,記者發現鬱鬱蔥蔥的白菜長勢喜人,上萬畝基地也長滿了菠菜、茼蒿菜、萵苣、豌豆苗、蔥等當季蔬菜。除了白雲區外,該公司在花溪區、息烽縣等地也有上萬畝直營蔬菜基地。

按照要求,這些基地葉菜類蔬菜只能在下午採摘,通過去根須、污泥、黃葉等程序後,跟其他上午就開始摘取的蔬菜一起裝車,隨後從四面八方運往貴陽的幾個大型配送中心。

為了保證食品安全,在蔬菜基地採摘前,貴州晨宇公司由專門的工作人員手持農殘專業快速檢測儀,對各種蔬菜進行檢測,符合相關農殘標準才能開始開放採摘流程,而基地也必須在接受檢測的前十天,停止對一切蔬菜的農藥施肥操作。

張濤介紹説,蔬菜基地的農殘檢測只是第一道檢測流程,各地陸續將檢測合格的蔬菜運抵配送中心後,每車都必須接受車頭、車中、車位三個部位的蔬菜樣本抽檢,合格之後才能進入卸貨、分檢、包裝捆紮等流程,這一系列的流水線作業下來,通常都到了次日淩晨。隨後,各種蔬菜通過各個直銷點的轉運貨車,每天上午7點到7點半左右達到各個直銷點,8點統一向市民開放銷售。 

貴陽規劃建設100個蔬菜直銷點,目前已經建成150余個

央視網記者從貴陽市有關部門獲悉,作為貴陽市2012年為民辦好“十件實事”的重要內容之一,貴陽市生鮮蔬菜進社區的直通車工程,從蔬菜基地管理、農殘檢測、運輸管理以及直銷點管理等環節,都嚴格按照一定操作規則進行。

此外,作為民生工程,貴陽市2012年初規劃建設100個便民市場(社區生鮮直銷點),到2012年10月底,貴陽市已建成社區平價生鮮直銷點108個,其中有固定門面62個、板房27個、直通車19輛,已投入運營63個。

類似貴陽市中天花園這樣的蔬菜直銷點,截至12月底已經建成150多個,貴州晨宇公司負責其中35個直銷點的日常運營和維護,其餘直銷點則由貴陽市商務局認定的7傢具有相關資質和實力的企業負責。按照規劃,這些直銷點銷售的果蔬等農産品價格,比周邊農貿市場約低20%左右。

蔬菜直通車工程需政府長期政策引導

據了解,在國內還有許多其他城市建立了社區生蔬直銷點,市民普遍對此拍手叫好,大力支持。但有一些城市卻出現了難以為繼的情況,其中主要是因為這種生疏直銷利潤微薄。

在記者對貴陽蔬菜直銷點的調查中,貴陽一家社區生蔬直銷店的負責人也表達了同樣的擔憂。“一個店需要4個工作人員,每月工資加上水電費以及其他費用,加起來一個月的開支可能就會達到上萬元,如果每公斤蔬菜只賺5毛錢,就需要賣20噸才能持平。”該店負責人對記者説,“我們是微利經營,很多蔬菜每公斤賺不到5毛。”

據記者了解,貴陽市對於生疏直銷店是有補助的,諸如房租以及各種補貼等,在此政策引導下,很多有實力的農産品開發企業都願意參與進來。

“未來三年,我們將根據貴陽市的有關政策配套,增開100個以上蔬菜直銷點,”貴州晨宇公司總經理張濤告訴央視網記者,對企業來説,蔬菜社區直通車工程是個微利甚至無利可賺的工程,這需要政府在後期進行政策性引導和補貼,目前貴陽只有直銷點啟動時的房租等補貼。

“在生鮮蔬菜直銷進社區環節,有政府的政策配套和相應的啟動補貼,就算不賺錢我們也願意參與進來,”張濤説,企業看中的是,通過這一民生放心工程,政府能夠引導有實力的企業一起對貴陽的蔬菜供應進行規範,企業能夠為此積聚安全放心農産品的品牌效應,並在良好的企業形象下,通過企業蔬菜基地開發等其他農産品主營業務來獲利。

“未來增開100個以上直銷點,只要沒有大的虧空我們也會維持,”張濤似乎對貴陽長期以來的菜籃子工程很了解,他説,貴陽市一直把生鮮蔬菜進社區當成民生工程來做,未來也將會有更多政策的引導,這一民生工程的目的,除了平抑菜價外,也是為了規範蔬菜市場,讓市民享受到更優惠更安全的放心蔬菜。

版權聲明:本網所有內容,凡註明"來源:央視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央視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佈/發表。已經本網(臺)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註明"稿件來源:央視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網友評論
用戶名 密碼 自動登錄登錄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發表評論
860010-110201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