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國內國際經濟軍事歷史娛樂視頻圖片評論

閱兵英模部隊方隊旗手與抗戰閱兵的不解之緣

中國軍情 解放軍報 2015年09月08日 11:44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閱兵英模部隊方隊旗手訓練

  人物名片 王九三:第三十八集團軍某機步團戰士,下士。王東輝 攝 

  出膛的子彈

  在東北抗聯英模部隊方隊,有一個名叫王九三的旗手,1993年出生,所在方隊是第9方隊,而他是從觀禮臺數起所在排面第3名旗手,這一連串的巧合,使他堅信自己與9月3日舉行的閱兵有不解之緣。

  可偏偏他通向天安門的閱兵之路磕磕絆絆。身高1.87米的他本被選為方隊的領隊隊員,可後來領隊由將軍擔任,使他由領隊一下陷入“退隊”的尷尬境地。好不容易進入了旗手排面,卻被安排在了預備旗手的位置。

  為啥?想成為一名優秀的旗手談何容易,“頭線、下頜線、肩線、旗桿線、上手線、下手線、腳線”這七線都必須在出旗的瞬間精準定位、整齊劃一,而這個方隊還提出了挑戰“5級風不顫”的口號,更何況那時旗手排面已經訓練了2個多月,動作基本成型,後備隊員中也不乏好苗子。

  半路殺出個王九三,體重還超標,旗手要求“踢腿似火箭,落地似炮彈”,而他卻是極不規範的“搬腿”。旗手排面訓練教練員李勇看著直搖頭:“沒戲,可別上不了場,又浪費了名額。”連著3次考核刷掉了15名隊員,王九三不僅看不到“轉正”的希望,即使在預備旗手中也隨時處於被淘汰的邊緣。

  “我是一顆出膛的子彈,飛出槍膛的瞬間,就是為了命中目標。”王九三把這則勵志格言貼在床頭,鉚足了勁兒去追趕別人的步伐。汗水流得最多,他身上的衣服似乎從來沒有幹爽的時候,體重也恢復正常;練臂力,他舉的是灌滿沙子的特製不銹鋼旗桿,凈重13斤,每次訓練完畢,握著旗桿的手指都僵硬了,半天松不開,吃飯時手還在發顫;為了練習與旗手間的最佳間隔,他在“腰桿上頂杠子,耳朵上拴繩子”,間隔近了杠子頂,間隔遠了繩子拉,直到形成肌肉記憶……他這份執著勁兒,連方隊一中隊教導員李延清都被打動了:“九三動作不是最好,但一定是最努力的。想把他退走,怎麼張得開嘴?”

  一次,方隊比賽“一腳定位”,25厘米高的踢腿定位線,踢到位後停頓5秒,比的是出腿速度和持久耐力。前10次比下來,王九三並不佔優勢,然而第30次以後,當別人開始動作變形時,他卻始終保持著同樣的標準,最終他竟然綁著2公斤的沙袋踢了足足60次。

  擎著飽含先輩精神、部隊榮譽的火紅戰旗,王九三終於走進了正式隊員的行列,與戰友們的配合也越來越默契。在徒步方隊指揮部組織的單排面考核中,他所在的旗手排面,在150個排面中取得了第二名的成績。

  站在先輩的旗幟下,王九三驕傲地吶喊:“天安門,我來了。”

  心聲

  軍旅能有幾回搏

  ■王九三

  離9月3日近一天,我離走過天安門的夢想就近一步。想起在閱兵訓練基地裏,從替補成為正式隊員;從時刻處在淘汰邊緣,到由於表現優秀在“七一”火線入黨……我終於明白,催開夢想之花的,不是我與“九三”這個數字的幸運巧合,而是我奮鬥的汗水和拼搏的腳步。戰友們,軍旅能有幾回搏?讓我們在強軍路上,為了心中的夢想,衝鋒、前進!

  ■本報記者 武元晉 特約記者 李志濤 通訊員 朱建輝

  • 央視新聞
  • 央視財經
  • 央視軍事
  • 社會與法
  • 央視農業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新聞圖集更多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