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饒家駒(1878—1946),1913年來華傳教,曾任上海天主教所辦各外僑子弟學校童子軍指導員。在一二八淞滬戰爭時曾擔任“華洋義賑會”會長,出入戰區救護傷兵難民。
隨著《拉貝日記》及其傳記、電影發行,德國商人約翰·拉貝在南京大屠殺期間的國際人道主義行動,為國人與世人所知。而早于南京陷落,法國教父饒家駒就在今上海方浜中路、人民路內創立戰時平民救援難民區——饒家駒區,並延續至1940年,保護了30多萬中國難民。昨天,中法友好年項目——“饒家駒與戰時平民保護”國際學術研討中,中、法、德等國學者認為:這位在中國抗戰中失去右手的獨臂教父,堪稱“上海拉貝”。
“隔著人民路的大鐵門,扔進來很多饅頭,我把洋傘倒過來,可以接到幾個。”現年86歲的滬上戰時難民王曉梅老人在現場表示,她雖然沒在原南市難民區內見過饒家駒,但至今非常感激他從侵華日軍手中留下了這塊安生立命之所。事實上,隨著戰爭深入,這名與中國人患難與共的國際友人又在廣州、漢口等地設立安全區,甚至二戰結束後還赴德國救濟難民,並終因勞累過度,于1946年去世。上海師大人文學院院長蘇智良教授表示,饒家駒首創的保護平民安全區模式,直接促成了戰後《日內瓦條約》修訂,加入了戰時平民保護相關條款,其影響深遠卻知者寥寥。“其實,這是寫入國際公約的第一個‘上海模式’。”
與饒家駒相似,拉貝生前也並不廣為人知。而2006年,拉貝在南京的故居成為博物館與國際和解中心,德國在海德堡建立了約翰·拉貝交流中心。去年,饒家駒紀念碑也被安放在柏林公墓,與他的遺體一起長存於此。中國社科院世界歷史所研究員、中國世界歷史學會名譽會長湯重南認為,從饒家駒、拉貝等國際和平友好人士的事跡,可見中國抗戰是世界性的抗戰。今年是中法建交50週年,我國首次紀念法國神父饒家駒;明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週年,與會者共同倡議在滬上豫園—城隍廟一帶設立紀念設施。(徐瑞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