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新常態是“富態”。
改革開放之初,我國經濟基礎薄弱,物資極為短缺,百姓溫飽不足。在彼時的“窘態”下,要擺脫貧窮,後來居上,就必須奮起直追,全力加速。因此,運用各種條件促進經濟快速增長,是當時經濟發展的重中之重。
然而,經過30多年高速增長,中國經濟的體量已今非昔比。如今,一年的經濟增量,就相當於20年前的全年經濟總量。由於總量和基數變大,每增長一個百分點,在保就業、惠民生方面的效應也明顯增大。所以,如今的中國經濟,已不必再“糾結”于速度,而是站在更高層次發展平臺上,在提質增效、換擋升級方面有更多追求。
新常態是“優態”。
30多年高速增長取得的成就舉世矚目,但也出現質量不高、結構失衡、資源緊張、環境污染等問題。化解這些弊病,正是新常態下中國經濟的重要使命。
潘建成如此描繪新常態下的發展圖景:經濟增長將更平穩,由於更多依賴穩定的消費需求拉動,週期性波動的波幅會明顯縮小;經濟質量將更提升,表現為資源環境將得到更有效保護,收入差距縮小,社會保障趨於完善等。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劉世錦則認為,新常態下,增長的數量和質量應有新的關係,在增長速度放緩的同時,更重要的是實現“六可”質量目標,即“就業可充分、企業可盈利、財政可增收、民生可改善、風險可控制、資源環境可持續”。
新常態是“活態”。
經濟活力,從根源上來自市場微觀基礎。新常態下,放開市場這只“看不見的手”,用好政府這只“看得見的手”,積蓄更強內生動力。營改增試點以來,減稅總規模已超2600億元;上半年全國新登記註冊市場主體593.95萬戶,增長16.71%;擴大小型微利企業減半徵收企業所得稅,大幅增加受惠面……簡政放權等改革的有力推進,讓市場主體真正放開手腳,將極大激發市場活力、發展動力和社會創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