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讓群眾感到政協離自己很近,需要進一步拓展社會各界有序參與政治協商的渠道;健全政協委員的履職評價機制;把握群眾所思所想;關注群眾能夠感知的身邊事;營造協商討論的民主氛圍。
全國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3日下午開幕。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代表政協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作工作報告。俞正聲在報告中表示,政協要“提高聯絡群眾能力,使協商更好地反映各界群眾意見,使黨和政府的決策更符合群眾願望併為群眾所理解,努力讓群眾感到政協離自己很近”。
能否縮短群眾與政協之間的距離感,為政協性質定位給出了一個標準,也為衡量政協工作給出了一個標準。政協不是權力機關,也不是決策機構,但是,政協是各黨派團體和各族各界人士參與國是、團結合作的重要平臺,其作用不可替代。廣納群言、廣謀良策,政協才能充分發揮協商民主的作用;靠近民眾,聆聽民聲,政協的對策建議才能符合民情、反映民意,推進協商民主廣泛、多層發展。
現實中,對於政協的作用不是沒有偏差。把政協視作“榮譽機關”者有之,將政協身份視作特權象徵者有之,將政協工作視為可有可無不履行相關職責者有之,提案不接地氣偏好清議奢談者有之。這些現象不僅曲解了政協的重要作用,而且拉大了群眾與政協的距離感。
利益訴求趨於多元,經濟和社會管理走向細分是當今社會的主要特徵。因此,政協的橋梁作用、平臺作用愈加凸現。讓群眾感到政協離自己很近,需要進一步拓展社會各界有序參與政治協商的渠道。讓新的社會組織參與到政協活動中來,政協才能具有更廣泛的代表性,讓各方都能發聲,從而為充分協商創造條件。
讓群眾感到政協離自己很近,還應健全政協委員的履職評價機制。有的地方政協委員要麼多年不到會,要麼多年不説話,要麼提案不貼近實際,改變這種情況,才能提高政治協商的質量。
讓群眾感到政協離自己很近,還需要能夠把握群眾所思所想,準確傳遞民意。深入反腐、推進改革是社會各界高度關注的熱點,政協應緊扣重大時代主題,為決策獻計出力。今年的工作報告,是近20年來首次明確提出“反腐敗”,就是呼應了群眾的關切。
讓群眾感到政協離自己很近,不是只要宏大敘事,還需要關注群眾能夠感知的身邊事。今年政協將監督交通執法不嚴現象,對騰格裏沙漠污染治理開展監督等工作,都
有助於讓群眾感覺政協就在身邊。全國政協的工作接地氣,處在一線的地方政協的工作就更應該接地氣。
讓群眾感到政協離自己很近,政協應當營造協商討論的民主氛圍。如同俞正聲在工作報告中所説,民主協商,不強求一致;務實協商,不流於形式。只要不是別有所圖,無論是贊成的還是反對的、無論是多數人提出的還是少數人主張的,都應該允許反映和表達,都應該得到尊重和包容。
團結和民主,是政協工作的兩大主題。靠近群眾,才能讓團結和民主不落空。擴而言之,靠近群眾,也是構建國家的政治共識、構建社會的基礎底線的前提。就此而言,能否靠近群眾,也應是所有工作的一個衡量標準。
本報特約評論員徐立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