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日前,《人民日報》推出重磅系列評論員文章,闡釋習近平總書記“四個全面”的戰略思想和戰略佈局。開篇之作《引領民族復興的戰略佈局--論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是總領,總論“四個全面”。另外四篇則分別闡釋“四個全面”中一個“全面”。這樣構成一個有統有分、統分結合的文章系列,全景式、立體式地展現“四個全面”的內涵外延、時代意義和指導地位。
2014年12月,習近平在考察江蘇時提出了“四個全面”思想。“四個全面”植根于中國全面改革實際,順應世界發展潮流,是實現中國夢的頂層設計和戰略支撐,是指引中國奮勇前進的燈塔和航標。馬克思指出:“任何真正的哲學都是自己時代精神的精華。”“四個全面”是當今中國時代精神的精華,是當今中國的時代哲學。
十八大後,以習近平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接過時代接力棒,開啟了實現中國夢的歷史航程。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這艘中國夢航船往什麼方向去?採取什麼方式航行?要到達什麼地方?這麼一系列的戰略問題構成了“四個全面”所要回答的主要內容。這些內容,既包羅萬象,又重點突出,既注重整體規劃,又牽住“牛鼻子”,體現了哲學系統化、理論化的特徵。問題是時代的回聲。中國共産黨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思想方法。“四個全面”是為解決中國面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而提出來,是基於中國現實發展需要而提出來,是順應人民群眾熱切期盼而提出來,是一套治國理政的系統集成。因此,它奠定在堅實的唯物史觀的基礎之上,閃耀著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理論光輝,具有鮮明的科學性和強大的號召力。
同時,馬克思又指出:“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而問題在於改變世界。”一語道出了哲學的功能、使命和活力,全部就在於指導實踐。“四個全面”不是語言的堆積和整合,不是漂亮空洞的口號,而是中國共産黨治國理政的智慧結晶和真刀真槍的理論武器。它不是要製造一段“藏之名山、傳其後人”的哲學佳話,而是有的放矢推動人民實現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因此,“四個全面”在根本上是實踐的,是要改革和發展中國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是中華民族復興路上的行動指南。
中國共産黨走過革命、建設和改革波瀾壯闊的歷程,一個基本經驗就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不斷推進實踐基礎上的哲學創新和理論創新。“四個全面”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國共産黨治國理政方略與時俱進的新創造,是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踐相結合的新飛躍。這樣的定位清晰地表明,“四個全面”是當代中國共産黨人的精神哲學和政治哲學,同時也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哲學和政治哲學。由此,中國共産黨安身立命的“看家本領”得到傳承和創新,中華民族築牢了思想靈魂。從中國與世界關係的角度看,進入21世紀後,西方國家治理思潮中歷史終結論和文明衝突論甚囂塵上,一度讓人感到無所適從。中國“四個全面”的理論概括和哲學總結,無疑是西方治理思潮有力回答和有效鏡鑒。因此,“四個全面”具有普適價值和意義。
“一個民族要想站在科學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沒有理論思維”,“四個全面”是習近平理論思維和哲學思維的産物,恩格斯的名言是對習近平“四個全面”的最好注腳。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將使中國站立在世界最高峰,而“四個全面”就是中國追夢的時代哲學。(中國青年網特約評論員 謝逸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