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作為獨具象徵意義的日子,“小年”一直是傳統風俗裏春節慶祝活動的發端。臘月二十三這天,中國網絡電視臺“萬福送萬家 共享中國年”主題晚會,奏響了羊年春節的序曲,奉獻出一場關於“中國夢”的視聽盛宴。
傳統符號創新用
“夢娃”代言“中國夢”
縱觀整臺晚會,觀眾不會忽視一個別致的身影,一個平時現身於街邊帷幕、流轉于宣傳廣告上的中國女娃,“中國夢”的講述者與傳播者——夢娃。作為“中國夢”傳播展示的載體,“夢娃”是獨具象徵意義的形象符號。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所指出的:“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文藝的作用不可替代,文藝工作者大有可為。”選擇“夢娃”來講述、傳遞中國年的多重內涵,是2015網絡春晚極具想象力的一個創舉,無疑也是非常智慧的選擇。
通過高科技的虛擬技術,將僅有名字和簡單形象的平面化泥塑小人,變成一個擁有悅耳聲音、靈動步履、俏皮性格、大愛情懷,為觀眾送福、圓夢、派禮物、送溫暖的鮮活形象,創作者付出了巨大的努力。而這種努力,依託這個穿著傳統對襟小襖、扎著紅頭繩的小姑娘形象獲得了豐厚的回報。
在網絡春晚當中,“夢娃”不僅僅成為最具代表性的傳統文化象徵符號,更為網絡春晚提供了一種獨特的觀察與陳述視角。“夢娃”以孩童般純真的心靈發現生活的美好,以樸素的執著發掘普通人身上的“正能量”,多維度傳遞春節的喜慶氣氛,成為串聯起“萬福送萬家,共享中國年”網絡春晚整體結構的情感線索,為每個觀眾展示了一個“中國夢”情懷下的幸福中國年。
“夢娃”的“中國夢”,是個體對於人生、社會、國家的理解、期待與憧憬的集合體,是所有人的關於普世價值、大國復興、幸福生活的家國夢想;這是“夢娃”的夢,更是每一個生活在這片熱土上的人們的“中國夢”。
網絡互動新作風
科技點亮“中國夢”
2015年CCTV網絡春晚,將“中國夢”的想象落實到了直播狂歡當中。晚會發力於網絡,並將目標群體鎖定為新科技時代最具生命力的觀眾群體——新媒體受眾。
晚會在極為精妙地製造了虛擬動畫形象之外,還傾力打造了一個無比炫酷的多屏舞臺,手機、平板、電腦、電視……無數的大屏、小屏共同勾勒一個極具未來感與科技感的至美空間。屏幕一頭是活色生香的Live現場秀,另一頭則是滿懷激情的網友觀眾,每個參與者看到的都是一樣的精彩,網內網外是一場跨越空間的盛大狂歡。
網絡春晚的科技“含量”,不僅體現在表象的舞美空間與傳播介質,也植根于晚會內容。流行歌手魏晨帶來的節目《帽子戲法》,充分體現了高新技術對於節目展現形式的重大提升。節目運用虛擬技術在舞臺上營造出嘉年華氛圍,有著“街舞神童”之稱的小寶,在獻上帥氣舞蹈的同時,還通過虛擬鏡頭配合呈現出魏晨從小變大的視覺盛宴,畫面十分震撼。
無論是惟妙惟肖的動畫形象設計,精美絕倫的舞臺設計,超越時空的多屏互動,還是變幻莫測的視覺體驗,其背後的支撐,都源於無窮的科技創新力量,唯有這樣的力量,才能支撐起如此充滿驚喜的奇妙創意,才能造就這樣一場令人讚嘆的“中國夢”大秀!
愛傳萬家大情懷
世界共享“中國夢”
送福、圓夢、喜慶團圓,從古到今,遍及海外,不管身居何地,春節時刻,中國人想要的都是同樣一種“年味兒”。2015年CCTV網絡春晚就將這種共同的期許,將中國年對幸福與希望的祝福,無限放大,世界“共享”。首先,著眼中國人在春節的傳統習慣與願望,網絡春晚利用互動平臺,充分借助社交媒體的強大互動功能,在晚會內外開啟了一系列春晚副線活動。“全家福 秀幸福”照片徵集,“郎朗有聲”和聲徵集,“全民網春 砸蛋驚喜”互動遊戲,“夢娃”送福、抽獎互動……以全民參與、全民受益為目標,網絡春晚把中國人對於春節送福、過年圓夢的期望無限延伸。
同時,網絡春晚還採用了時下最吸引眼球的“快閃”元素。導演組在全球範圍內精選了儒家文化朝聖地山東曲阜、千年古都陜西西安、中國小商品城浙江義烏、非洲的肯尼亞、中東的阿聯酋迪拜、大洋洲的悉尼與北美洲的洛杉磯等十大地點,以穿梭古今、超越國界的“快閃”表演,讓春節的喜慶氣氛跨越種族與文化的藩籬,跨越時間與空間的界限,打造全世界共慶、共享中國年的祥和氛圍,彰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恢宏氣韻,展示家國天下、世界一家的大愛情懷。
網絡春晚的“快閃”把“古絲綢之路”的起點西安和“新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重要支點義烏串聯起來,將陸上絲路的節點阿聯酋與海上絲路的中繼站肯尼亞串聯起來,從而融匯了古代中國的商業奇跡與今日中國的強國夢想。網絡春晚通過“快閃”將“一帶一路”所承載的輝煌歷史,與其今日所凝結的嶄新希冀瞬間拼貼,呈現出亙古不變的輝煌“中國夢”。
2015年CCTV網絡春晚,在全球華人關注的目光中落下帷幕。超越那些激情四射的表演、溫情脈脈的講述、炫酷奇幻的視覺衝擊以及極致創意的送福納彩,喜慶中國年的慶祝樂章還將繼續。網絡春晚以共享中國年的視角,開啟了中國人羊年幸福圓滿的新期待,開啟了追尋“中國夢”的新旅程。(作者冷凇 王曼秋 單位: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