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國內國際經濟軍事歷史娛樂視頻圖片評論

新華網評:銘記歷史 擔綱未來

國內 新華網 2014年12月13日 15:03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尹 亮

   今年12月13日是首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30萬罹難同胞的英魂和一段苦難歷程再一次被13億國人集體祭奠。這是以國家的名義,盡生者的責任,向逝者的告慰。

   1937年12月13日,侵華日軍進佔南京城,隨後對手無寸鐵的南京市民進行了大肆屠殺,中國軍民被槍殺和活埋者逾30萬人。這是中國近現代史上一段令人痛心疾首的幽暗歲月,同時又激發民眾奮起反抗、誓死不做亡國奴的堅定決心。

   77年之後,全國人大常委會以制度化的形式,將這一天定為國家公祭日,從而將零散的群體或個人記憶轉化為國家意志。

   南宋陸游臨終時告誡子孫“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今天的這次公祭,其實就是一個國家對逝去國人的一次“家祭”,一次集體告慰。這是國家對個人生命的尊重,也是國家走向更加文明的新起點。

   此次國家公祭日,更牽動著海外華人的心。對他們來説,南京大屠殺就是心頭的“坎”,是無法抹去的“傷痕”。就像美籍華人張純如,費盡千辛萬苦,以一己之力將這件當時還不為海外公眾所熟悉的往事進行廣泛傳播。牢記歷史、傳播正義,是每一個中華兒女的責任和擔當。

   從更大的層面來説,這次公祭也是對世界上所有曾經在殘酷戰爭中不幸罹難的人們的一次緬懷。為了反抗侵略、追求和平,無數仁人志士都進行了不懈努力,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價。在紀念他們的同時,更要對至今仍堅持錯誤道路,或者妄想堅持錯誤道路和思想的人以警醒。

   銘記苦難,砥礪前行。70多年來,我們唱著“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刻”,見證著在多災多難中挺立的偉大國家走向富強,在居安思危中一步步實現著中華民族的“中國夢”。在今天這樣一個物質更加豐裕、生活更加幸福的時代,對於過往苦難歷程的回顧顯得尤為重要,只有銘記歷史,才能珍惜當下,才能更有力量擔綱未來。

   1945年9月2日,大公報記者朱啟平在見證了日本簽訂投降書的歷史性一幕之後,寫下了新聞史上的名篇《落日》,並以“舊恥已湔雪,中國應新生”作結。今天,我們以國家的名義,祭奠逝去的同胞,銘記曾經的苦難歷程,這是一次新的開始,這是中華民族走在“復興之路”征程上的又一件大事。

推薦閱讀 國家公祭日 |
我要糾錯編輯:潘會敏 責任編輯:
  • 央視新聞
  • 央視財經
  • 央視軍事
  • 社會與法
  • 央視農業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新聞圖集更多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