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胡波(北京大學中國戰略研究中心 副研究員)
2014年5月,習近平主席在河南考察時指出,“我國發展仍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我們要增強信心,從當前我國經濟發展的階段性特徵出發,適應新常態,保持戰略上的平常心態”。此前,“新常態”的概念已為國內外經濟學家們所熱炒,其最大特徵就是速度“下臺階”,效益“上臺階”。只是這一提法在政策界和學界都遠未形成共識,在中國保增長和調結構間的矛盾越來越大的時候,有關未來中國經濟該如何走的分歧也越來越尖銳。
習主席的此次表態無疑給有關新常態的爭論定了調,指明了方向。核心思想就是中國有信心適應長期的經濟增長減速,並與先前粗放的經濟增長模式決裂。其中,實現“中國製造”到“中國創造”的轉變又是重中之重,它既是新常態的目的之一,也是一主要實施路徑。
在全球産業鏈上,中國是一個龐大的加工廠,規模無人能敵,但卻不是一個創新大國。例如,中國是智慧手機、電腦、數碼相機等電子産品的主要生産地,可是這些産品的設計及工藝創新大都不是自己的。
産生這種現象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科研體制問題、創新環境問題、後發睏境等,然而歸根結底,是粗放經濟模式衍生出來的問題。大規模投資作為中國經濟的主要動力,長期壓制消費增長,大量的熱錢涌進市場,卻沒有合適的投資渠道。當房地産的價值每年成倍瘋狂增長的時候,當資本市場急劇變動帶來巨大投機空間的時候,實業投資的回報率已遠遠比不上虛擬經濟和房地産為代表的“土地基建”經濟,又有誰會專心搞研發搞創造?
新常態思路下,“中國製造”開始迎來新的機遇。首先,抑制各類投機需求。一旦資本對政府強刺激和救市的期望落空,整個市場將開始走向理性,資本開始向實業傾斜,這使得實業融資變得更加容易,也更有餘力進行研發和創新投資。其次,改變競爭模式。人力、資本、資源等要素粗放投入明顯下降,技術進步和創新成為決定成敗的“勝負手”。先進生産力將不斷産生和擴張,落後生産力將不斷萎縮和退出,既能涌現一系列新的增長點,形成新的增長動力,也會使一些行業傷筋動骨,自動淘汰落後和過剩産能,進行産業升級。最後,有助於地方政府形成長線預期,進而更主動的當好市場的服務者。大項目、大工程、大資本和土地財政曾是地方政府快速提升GDP和政績的戰略工具,而既然中央能夠容忍較低速度的增長,也就意味著不會再將GDP作為地方官員單純的政績考核指標,這種粗放的投資拉動模式也將逐漸壽終正寢。地方政府將回歸理性,回歸本位,有利於刺激“國退民進”經濟格局的形成和政府職能的轉型。
中國的經濟轉型已刻不容緩,以平常心看待經濟增長速度,以理性而長遠的方式對待經濟結構調整。果如是,“中國創造”將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