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首頁資訊股票315公司觀點人物科技理財專題直播

新腳步新常態

滾動 光明日報 2014年08月20日 10:23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CFP

  2014年一季度國民經濟整體運行情況

  資本市場新“國九條”“新”在哪 CFP

  本期嘉賓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部研究員 張立群

  國家統計局中國經濟景氣監測中心副主任 潘建成

  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主任 祝寶良

  主持人

  本報記者 張翼

  習近平總書記近日在河南考察時指出,我國發展仍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我們要增強信心,從當前我國經濟發展的階段性特徵出發,適應新常態,保持戰略上的平常心態。

  宏觀經濟:在合理增長空間運行

  國家統計局5月28日發佈的數據顯示,1-4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7628.7億元,同比增長10%,增速比1-3月份回落0.1個百分點;實現主營活動利潤16599.3億元,同比增長9.1%,增速比1-3月份回落0.3個百分點。

  記者:企業是構成經濟體的生命細胞,請問如何解讀國家統計局最新發佈的這個數據?前一段發佈的一些經濟指標出現了增長回落的現象,怎麼看?

  潘建成:目前PPI依然為負,在工業品出廠價格下降的情況下,企業取得10%的利潤增長還是相當不錯的。可以看出,企業目前的效益情況是穩定的。

  中國經濟目前處於“三期疊加”時期,面臨錯綜複雜的局面。1至4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同比增長10%,緩中趨穩,不影響穩定增長的事實。

  張立群:雖然4月份工業增速比上月略微回落,但在化解産能嚴重過剩過程中,工業能夠保持基本平穩已經不錯。中國經濟正處在深度結構調整中,去産能、去杠桿、去泡沫是有益於長遠發展的,增速有所回落是必須付出的代價。目前,這種回落幅度控制在可以接受的程度,經濟形勢總體平穩。

  記者:中國經濟要慢慢適應新常態,不能總是急於增速迅速反彈。但人們也擔心經濟失速跌破下限影響就業和民生,請問有沒有這樣的風險?

  祝寶良: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現在的速度是比較合理的。同時,産能過剩、地方政府融資平臺以及房價下跌等等風險,基本上都在控制的範圍之內。

  潘建成:從剛剛發佈的數據可以看出,煤炭行業利潤下降達42%;鋼鐵、有色行業利潤分別下降11.3%和5.9%。煤炭需求減弱和高耗能行業回落是化解産能過剩和保護環境、節能減排主動調控的結果,對整個國家來説是積極的信號。

  張立群:中國仍然處於工業化、城鎮化較快推進階段,消費增長潛力、與之聯絡的投資增長潛力將是巨大的。同時,我國正處於從簡單引進到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和原始創新的轉換階段,技術創新能力逐步增強。在這一基礎上,中國經濟增長率不會出現持續下滑。

  結構調整:經濟數據背後的亮點

  1-4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1782億元,同比增長12%。網絡消費再次釋放出巨大的活力,其中,僅限額以上單位網上零售額就達1139億元,增幅高達52%;民間固定資産投資69540億元,佔全國固定資産投資的比重為64.9%,比1-3月份提高0.1個百分點。

  記者:長期以來,中國經濟結構不合理是影響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頑疾。調整經濟結構是本屆政府努力追求的目標,從經濟數據中能否看出調整結構帶來的變化?

  張立群:目前我國第三産業規模已超過第二産業,雖然第三産業沒有月度數據,但發展勢頭應當好于工業。1-4月,投資增速雖仍在回落,但基礎設施投資和國家預算資金到位的速度在加快,未來有望穩住;消費名義增速的回落很大程度上受物價漲幅走低影響,扣除價格因素的實際增速還比上月微升了0.1個百分點。

  潘建成:從28日發佈的數據可以看出,製造業利潤同比增長14%,保持較快增長。國有企業因為資源性産業佔比例多,所以回落較多,股份制企業利潤增長穩定,私營企業利潤增長較快。説明企業利潤穩定增長,行業結構在優化。整個經濟增長的內生動力是不錯的。

  今年前四個月,汽車行業利潤增長達到28.7%,代表消費結構的升級。目前,我國消費驅動的增長顯現啟動跡象。通信和IT製造等行業利潤增長均達到25%以上,説明企業自主結構升級步伐加快,信息化的需求增長,相關IT和電氣設備投資在增長。

  祝寶良:在確定GDP增長7.5%左右目標的基礎上,只要就業不滑出下限,物價不超過3.5%的上限,宏觀調控政策基本上可保持穩定,就是保持宏觀調控的基本定力。

  過去一年多,我們在三個方面守住了底線:一是保障大學生家庭和無就業家庭至少有一個人就業;二是保障最低收入家庭的基本生活水平;三是保證不發生系統性和區域性的金融風險。守住了底線,社會就穩定了,改革就可以推進下去。

  宏觀調控:建立經濟穩定性和內生動力

  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2014-2015年節能減排低碳發展行動方案》,進一步硬化節能減排降碳指標、量化任務、強化措施,對今明兩年節能減排降碳提出具體要求。2014-2015年,單位GDP能耗逐年下降3.9%以上。《行動方案》提出大力推進産業結構調整等八大舉措。

  記者:最近改革的力度比較大,本屆政府在改革上特別強調兩點:下放行政審批權和財稅制度改革。這些改革透露怎樣的信號?

  祝寶良:政府陸續推出一些對擴大內需非常有用的政策。比如小微企業減稅、棚戶區改造、鐵路建設投融資改革,還有關於穩定出口的一些政策,以及開放了80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允許民營企業進來投資。同時,對縣域銀行的存款準備金率下調,這都是擴大內需的政策。這些政策既有利於長期增加供給,同時也有利於短期增加投資。

  今年以來,財稅制度改革推進比較快,人民幣匯率浮動範圍加大;在化解地方政府性債務上,提出來用短債進行置換,允許部分地方政府發債融資,基礎設施項目讓民營企業進來。改革紅利將逐漸釋放。

  張立群:中國經濟過去是長期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下,現在要改變這樣的發展模式,更重要的是提高增長質量和內涵。我們的體制和機制要適應這樣一個市場競爭的環境,要把鋪攤子、上項目、擴張規模的發展模式糾正過來。從制度上也有一些新的變化,包括地方政府領導考核標準中,已經把化解産能過剩列為重要指標。

  潘建成:中國經濟需要可持續增長的長跑,不是短跑。所以必須要有長線思維,要全面深化改革。長跑需要積蓄自己的體能,設計好戰略,平衡體力,通過戰略、技術、戰術來充分用好自己的資源。地方政府習慣於通過投資來拉動增長,必須克服中國經濟長期形成的這種短視行為。改革轉型強調的是消費驅動和創新驅動,這比投資驅動要困難得多。但全體國民都要認識到轉型升級對中國經濟的重大意義。

  目前中國經濟發展是多目標的,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這些目標長期來看是一致的,但短期內可能有矛盾。如何平衡?需要智慧、探索、頂層設計。

  迎戰挑戰首先要有信心,因為中國經濟的基本面沒有變化,未來前景是好的,推動中國經濟增長的動力依然存在;要有耐心,面對複雜局面不能急於求成;要有決心,不能遇到困難就退縮回到大規模刺激的老路。必須要咬著牙,挺過陣痛。

  專家觀點

  中國改革基金會國民經濟研究所所長樊綱:儘管經濟增速有所放緩,但7%到8%的增長仍然是世界最高的,經濟增長回歸正常是很好的事情。未來中國經濟增長,其中一個潛力點就是創新。中國過去30多年創新少很正常,畢竟起點比發達國家低太多,但現在越來越多的企業,包括製造業企業,要通過創新走到世界的前沿。

  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副院長趙錫軍:要消除體制機制上的障礙,繼續推進簡政放權,改變政府干預太多的問題。通過改革激發各個市場主體投資消費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激發其活力,這樣經濟增長的動力才是內生的動力,而不是政府掏錢買來的動力。

  國家信息中心預測部世界經濟研究室副研究員張茉楠:要找到提質增效的創新出路,重塑國家競爭優勢,就不應只局限于將刺激需求作為常規性政策,而更應該重點著眼于改革創新經濟制度,矯正要素比價扭曲,降低經濟運行的摩擦成本,提高資本産出和要素效率,構建中長期穩定增長的內生機制,走向新的增長模式。

  摩根士丹利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喬虹:過去三年,中國經濟增速一直處於一個緩慢下行的通道,但也時有起伏。雖然此過程中總需求偏弱,但由於政府逆週期調控政策的影響,在其後一段時間內,需求強度有所反彈,各類價格指數環比恢復得也很快。(陳恒整理)

  • 央視新聞
  • 央視財經
  • 央視軍事
  • 社會與法
  • 央視農業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新聞圖集更多
860010-1114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