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從兩位數的GDP增幅到以7.5%為軸的增幅,從傳統支柱産業紛紛進行調整,從全面刺激到定向刺激,這些變化的疊加,折射出來的就是中國經濟的新常態。
本報特約評論員徐立凡
國家統計局16日發佈的初步核算數據顯示,上半年我國國內生産總值269044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7.4%。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長7.4%,二季度增長7.5%。經濟“緩中趨穩”態勢出現。
7.4%的增幅,首先厘清了對中國經濟運行的判斷。中國經濟是“緩中趨穩”還是“緩中趨降”?與去年上半年7.6%的增幅相比,似乎經濟增長腳步有所放緩,但如果以去年下半年為起點看,實際上宏觀經濟走出的是一個先抑後揚的曲線。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用電量、外貿出口等核心指標數據同樣反映出了這一點。經濟不是在降,而是在穩步回升。實際上,7.4%也沒有偏離全年經濟增長“7.5%左右”的設定目標,鋻於下半年經濟增長和改革預期回溫的雙向刺激,經濟在下半年適當加速並達到預定全年目標並不費勁。就此而言,中國經濟當下的主要運行特徵是“穩”而不是“降”。
7.4%的增幅,還為未來一段時間經濟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底色:如果經濟仍在合理區間運行,那麼出臺大規模刺激政策的概率就微乎其微,即使出於穩增長出發實施微刺激,也只會出臺旨在補齊經濟運行中的短板的定向型刺激政策。由於棚戶區改造、鐵路投資、向三農和小微企業輸血等政策已在上半年出臺,因此除非經濟環境出現大的變化,下半年有可能進入微刺激的評估和小幅調整期,政策不會大起大落。
7.4%的增幅,還提供了一種實踐經驗:在傳統支柱産業步入調整期的同時,宏觀經濟能否經得起衝擊。今年上半年的各項數據中,引人注目的下降數據來自房地産領域。儘管上半年房地産開發投資同比增長高過兩位數,但增速已在回落,而房屋新開工面積和商品房銷售面積也出現雙降。對於以房地産業為財政和GDP主要支撐的一些地方來説,新出現的這種市場變化造成的衝擊不小。此外,與房地産業調整同時,許多三高産業也被強力調整。儘管這些調整對於地方GDP影響甚大,但從總體經濟層面看,其衝擊仍然可控。這在很大程度上證明,平穩進行結構調整的空間很大。
從兩位數的GDP增幅到以7.5%為軸的增幅,從傳統支柱産業紛紛進行調整,從全面刺激到定向刺激,這些變化的疊加,折射出來的就是中國經濟的新常態。今年“上半場”GDP的增長以及其驅動力發生的悄然變化,為中國經濟的新常態作了一個現實的注解。習慣於GDP勻速增長的常態,而不患上GDP過敏症一味追求數據上的漂亮,是一個重要命題。
其重要性在於,如果GDP一有變化就大驚小怪,就呼籲無限刺激,那麼只會把經濟的未來增長空間無謂消耗掉,同時帶來一系列後遺症。這種教訓不是沒有。當然,也要看到,中國經濟和社會治理,需要保持一定的增長速度。而維持這種增長最有效的手段,是繼續尋找改革紅利。微刺激所優化的經濟生態,必須憑藉改革的有序推進,才能發散出全局性的、更持久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