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首頁資訊股票315公司觀點人物科技理財專題直播

改革二次分配 讓農民敢花錢

觀點 北京日報 2011年12月27日 09:53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在經濟學界,有這樣一位學者。他以30載韶華去推動中國的股份制改革,使這一概念從構想到現實,從鮮為人知到深入人心,於是“厲股份”幾乎人盡皆知;隨後,他又致力於民營企業、城鄉二元體制改革,自稱“厲三農”,為農村土地流轉奔走呼籲。在近日召開的亞洲財富論壇上,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著名經濟學家厲以寧接受了本報記者的專訪。

  城鄉保障一體化可拉動內需

  厲以寧認為,社會保障制度推進緩慢,是改革開放30年中遺憾的事情之一。1986年,在國家教育發展研究課題報告中,厲以寧就寫到“教育的不平等引起就業不平等,就業不平等引起收入不平等,收入不平等引起生活不平等,導致下一代又不平等”,歷經15年,二次分配體制改革依舊是他關注的課題。

  本報記者:在社會體制中,二次分配被認為是解決收入差距的最佳途徑,現在國內的二次分配體制是否成功拉近了城鄉收入差距?

  厲以寧:解決收入差距當然要靠二次分配。按照經濟學理論,初次分配是市場調節下的分配,一次分配不足,要靠二次分配來補。但根據部分區域的調查顯示,一次分配後城市和鄉村的收入差距是2.9:1,二次分配後達到3.4:1。在中國這種城鄉二元結構下,二次分配擴大了城鄉收入差距。你看城市裏現在一般都能做到公費醫療,而農民合作醫療就做不到;教育資源城市裏又好又多,農村相對就少。所以二次分配當前解決不了社會收入差別的問題,甚至存在擴大社會收入差別的現象。於是就形成了當前中國出現的一些現象,如社會階層凝固化,職業變成父子相承。

  本報記者:在您看來,社會階層凝固化等社會問題,能否通過二次分配改革來打破?其改革重點又在哪?

  厲以寧:二次分配當然要改革,當前的重要問題是推進城鄉社會保障一體化,大家都有身份證,應該享受同樣的社會保障,這一點對提高內需是重要的,但更要緊的是解決了低收入者的後顧之憂。社會保障如果解決了老百姓的後顧之憂,大家就不用為孩子上學擔憂、為房子擔憂、為養老擔憂,消費就會擴大,從而帶動更多的人就業。所以,當前要提高內需,就必須加快社會保障體制改革,做到城鄉保障一體化。

  如何走出投資“衝動怪圈”

  厲以寧認為,投資的“衝動怪圈”長期在中國存在。一旦經濟出現滑坡,就增加投資,利用投資帶動增長,渡過經濟增長滑坡難關。但其結果會導致投資過熱,然後開始實行緊縮政策,但這樣一來企業受不了,導致經濟增長率下降,於是投資再啟動。“這樣一種怪圈週而复始,不止一次。”

  本報記者:如果這種靠投資拉動經濟增長的方式不是最好選擇,那麼中國要靠什麼拉動經濟增長?如果要轉變,要先從哪進行突破?

  厲以寧:要想改變投資拉動經濟增長的“衝動怪圈”,就要擴大內需;要擴大內需,就要保證二次分配合理;要保證二次分配合理,就要加強對農村的投入,讓農民敢花錢並且有資本賺錢;要保證農民有資本賺錢,就要對農村土地所有制進行改革。

  現在中國經濟到了轉變以投資為主的發展方式的時候。我們要先過渡到消費與投資並重的階段,然後再以消費為主,擴大內需。

  目前城鄉差距擴大的原因,在於三個資本概念的問題。第一個資本概念是物質資本。增加收入,首先是靠物質資本的投入。第二個資本概念是人力資本,科學技術、文化水平、經驗、智慧這些都構成了人力資本。第三種資本概念叫社會資本,這與我們現在報紙上所談的社會資本不是一個概念。我們現在報紙上所説的社會資本指的是民間資本,民間資本也可以説是社會資本,但與真正經濟學理論中的社會資本不是一個概念。社會資本是一個無形資本,就是社會關係、人際交往。比如廣東、浙江在改革開放後的發展,利用的就是社會資本。

  這三種資本共同創造財富。而在中國現實情況下,這三種資本中城市都佔優勢,農村都處於劣勢。物質資本都有産權,城裏土地是國有制的,城裏的房子有産權,有房産證可以用於轉讓投資,投資者可以將其轉化為資本。然而農民在土地集體所有制的情況下,沒有獨立産權。宅基地集體所有,不管房子蓋得多好,都沒有産權,沒有房産證,這就是現實。中國農民在物質資本上,遠遠不如城市居民。

  所以,要擴大內需,一是要給農民産權,讓農村的資本能夠投入市場;二是要有合理的二次分配,保障農村的教育和醫療。

  農村蘊含6萬億投資消費潛力

  2009年1月,在央視年度經濟人物頒獎現場,厲以寧表示,農村土地流轉必須和社會保障綁在一起。而在這幾年間,他一直沒有間斷對農村土地流轉問題的關注和呼籲。

  本報記者:農村土地流轉一直是您關注的問題。幾年前重慶開始探索建立農村土地交易市場,被認為是實現土地流轉的新嘗試,您怎麼看?

  厲以寧:我一直呼籲,把産權改革進行到底,讓農民有産權。據統計,光農民在宅基地上建起的房子就值18萬億元,就算其中有三分之一抵押貸了款,就相當於多了6萬億元。這6萬億元要是拿出來做生意,能帶動海量的資金流動。

  本報記者:如果讓農村的土地流轉起來,可能就會涉及農村金融的問題。您認為在農村土地抵押、流轉的環節上,還需要增加哪些保障?

  厲以寧:這就需要兩個機構,第一個機構是要建立農村信用擔保中心。農民的資信情況要通過農村信用擔保中心評估,再讓銀行放貸。第二個要建農村産權交易中心,以便於抵押土地的轉移。目前,重慶已經就此進行試點,結果好的話,應該向全國推廣。

  東方IC供圖

  名詞解釋

  初次分配 是指國民總收入(即國民生産總值)直接與生産要素相聯絡的分配,主要包括居民提供生産要素所得報酬收入。

  二次分配 是指在初次分配的基礎上,政府通過稅收、政策、法律等措施,調節各收入主體之間現金或實物的分配過程,也是對要素收入再次調節的過程。

  股市建言

  先分紅 再配股

  上世紀80年代初,當改革開放的進行曲剛剛奏響,厲以寧就提出了在中國要積極引進企業的股份制度的建議。

  厲以寧針對上市公司分紅改革新政表示,現在國內上市公司大多選擇以配股的方式,現金分紅數額很少,這不對。“從一開始我就強烈表示過,不要配股,要現金分紅。結果這麼多年上市公司一直在配股,這是不對的。我們當初設立股市時的設想,就是讓股東來選擇分紅或配股,而且首先應該是分紅,然後才是配股。”

  厲以寧表示,郭樹清上任後第一件事兒是要求分紅,這改革方向是對的。現金分紅可以調動投資者積極性,將更多資本投入A股市場,有利於推動資本市場的繁榮和發展。

  • 央視新聞
  • 央視財經
  • 央視軍事
  • 社會與法
  • 央視農業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新聞圖集更多
860010-1114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