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國內國際經濟軍事歷史娛樂視頻圖片評論

“巴黎協議”:雖然艱難,但別無選擇

國際新聞光明網-《光明日報》 2015年12月05日 13:34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再次,使用效率、成本或資源構成等因素大大限制了清潔能源的廣泛使用。能源是經濟增長的基礎,而化石能源的排放佔到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的絕大部分。既要確保世界經濟增長、解決70多億人的衣食住行,又要顧及各國不同國情、逐步減少對化石能源的依賴,使用低碳和可再生能源是出路,但一國的能源結構涉及因素太多,並非一朝一夕就能做到。

  最後,儘管部分國家態度積極,但畢竟各國態度不一。目前,已有超過160個國家在大會準備階段就陸續向聯合國提交了針對氣候變化的“國家自主減排貢獻”方案,形成全球協議的基礎,將原本集中在兩周之內的工作壓力分散到會議召開前的幾個月。各國的行動計劃無一不體現了世界各國大幅消減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推動全球經濟去碳化的決心。但這些並不能掩蓋一個基本事實,那就是各成員國圍繞《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討論應對氣候變暖的減排安排已經進行了20年之久,至今仍有不少國家態度曖昧,行動遲緩,甚至擺出“要麼接受,要麼放棄”的姿態。

  此次巴黎氣候變化大會能否取得實質進展,最終能否達成具有法律效力的決議,現在預料還為時尚早。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日前表示,“應對氣候變化離不開全球每個人的努力與奉獻”,“進一步加強全球合作是應對這一全球共同挑戰的唯一齣路”……可見,無論成功與否,這些理念都必須成為世界各國不斷加深的共識。當然,如果能像法國外交與國際發展部長法比尤斯所強調的那樣,“雖然異常艱難,但別無選擇,必須成功”,就更好了。

  我們拭目以待。

  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

  “我向世界各國領導人發出明確的信息:巴黎會議的成功取決於你們。現在到了我們運用常識、作出讓步和達成共識的時候了,也到了放眼國家利益以外的天地和把共同利益放在首位的時候了。世界各國人民以及後代子孫期望你們擁有遠見和勇氣,抓住這一歷史性的機遇。”

  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別代表解振華:

  “無論遇到什麼情況,中國作出的自主貢獻方案安排都要確保完成。如果想再進一步提高目標,可能需要更多努力。我們希望通過這次談判建立一種激勵機制,全球一起努力。”

  英國氣候變化專家斯特恩勳爵:

  “歐洲必須加大應對氣候變化的努力,並對情勢的嚴峻性保持清醒的認識。巴黎氣候大會將成為歐洲‘拯救地球的最後機會’。在人類歷史上,這是失不再來的機會,我們為未來20年制定的路線至關重要。”

  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副主任鄒驥:

  “中國目前是全球第一大年度排放大國,還不是累計排放的大國。但若不採取行動,在未來10到20年可能會成為累計排放大國。如果我們現在採取低碳發展的策略,堅持生態文明,就會有所改變;如果遲疑,我們就可能錯過歷史發展機遇。”

  世界自然基金會“全球氣候與能源倡議”負責人薩曼莎·史密斯:

  “中國在全球應對氣候變化行動中的努力值得讚揚。中國雖然是發展中國家,但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通過‘國家自主貢獻’等方式作出了重大承諾,還宣佈將出資200億元人民幣建立‘中國氣候變化南南合作基金’。反觀發達國家,雖然作出了到2020年每年向發展中國家提供1000億美元氣候援助的承諾,但目前這個承諾與落實之間還存在巨大差距。”

  巴黎氣候變化大會中國代表團副團長蘇偉:

  “巴黎大會的意義在於為全球可持續發展提供方向,讓更多人認識人類面臨的嚴峻挑戰,並思考如何作出相應調整;在於向世界發出信號:人類對地球的未來要有負責任的態度,要把世界放到一個可持續發展、綠色低碳轉型的軌道上來。”

  外交部氣候變化談判特別代表高風:

  “中國是第一個提出自主減排目標的發展中國家,到今年幾乎全球所有發展中國家都有了自己的行動目標。此次巴黎協議將從以往自上而下的模式變為自下而上的模式。從外交的角度講,這種模式的演變是很大的變化,所以巴黎會議將具有里程碑意義。”

  (光明日報記者 張蕾 光明網記者 張娟)(光明日報記者 葉樂峰輯)

  • 新聞
  • 軍事
  • 財經農業
  • 社會法治
  • 生活健康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新聞圖集更多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