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延長女性産假可能帶來的就業歧視

來源:中國婦女報 | 2022年02月28日 09:31:08
中國婦女報 | 2022年02月28日 09:31:08
原標題:警惕延長女性産假可能帶來的就業歧視
正在加載

  中國婦女報全媒體記者 王春霞

  全國人大代表、溫州大學研究員蔣勝男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將提交《關於改善産假、陪産假及育兒假規定的建議》。

  蔣勝男代表説,育兒是夫妻雙方的責任,目前的産假實質上默認照顧新生兒的大部分責任由母親承擔,為了給男性更多的時間照顧産婦和新生兒,建議將男性的帶薪陪産假增加到30~42天,這裡參考了女性的産褥期是42天,正是非常需要配偶照顧的時期。出於身體恢復和哺乳需要,女性的産假應該高於陪産假。

  蔣勝男代表告訴中國婦女報全媒體記者,2021年放開三孩後,各地政府都出臺了相應政策進一步延長産假,陪産假也有所增加。目前全國各地規定的女性産假範圍大概是128~190天,主要省市基本上都是158天。而男性陪産假在7~30天,主要省市基本都是15天。女性産假和男性陪産假之間的天數差異進一步加大,導致男女員工因生育而對工作的影響程度有著更大差異,可能加劇女性因生育遭受的就業歧視,同時不利於提高男性對育兒活動的參與度,進而降低職業女性的生育意願。

  在這份建議中,蔣勝男代表還提到,各地産假、陪産假及育兒假多見於《女職工勞動保護規定》、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中,各省市的假期天數、細則都有差異。

  “生育政策的調整是國家戰略,與之相匹配的各項法規制度也應該上升到國家層面統一部署。”蔣勝男代表説,建議從國家層面統一制定産假、陪産假、育兒假等生育相關假期規定。考慮到各省各地在經濟、人口狀況上有著差異,可以在整體國家部署的前提下,給予有特別需求的地區一定的靈活性。例如在國家統一規定産假、陪産假、育兒假後,給予特別地區一定範圍內增設獎勵假的權限。育兒假應該儘快在全國範圍內推廣,具體天數應考慮家中子女數量。考慮到3~6歲的幼兒也需要父母大量照顧,建議在子女6周歲前父母均享有育兒假。每個子女對應的育兒假天數為父母各5天,同時規定15天封頂。

  此外,蔣勝男説,綜合考慮社保基金的承受能力、不同企事業單位的工作性質及實力差異、職業女性個體對生育的不同訴求,建議將産假分為強制性産假和彈性産假兩部分。

編輯:趙延靈 責任編輯:張恪忞
點擊收起全文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頂部
最新推薦
精彩圖集
正在閱讀:警惕延長女性産假可能帶來的就業歧視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手機看
掃一掃 手機繼續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