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中國企業建成的發電設施佔非洲所有發電設施的90%以上,累計為非洲鋪設鐵路超過3000公里,修築公路超過4000公里。截至2014年底,中國企業在非洲累計簽訂的承包工程合同總額已超過4500億美元,非洲已經連續多年位居中國對外承包工程第二大市場地位,並且所佔份額逐步接近亞洲市場。
與中國企業蓋的房子、修的道路、建的基站、開的工廠相對應的,是中國發展理念的傳播。來中國進修的非洲國家省部級官員絡繹不絕,“到東方中國取經”成為非洲工業化的必修課。“要想富,先修路”,“經濟特區,先行先試”等,開始深入非洲人心。
在埃及、尼日利亞、毛裏求斯、讚比亞、埃塞俄比亞等國家,中國企業投資開發的工業園區正在成為非洲工業化的孵化器。這一切無疑都在加速非洲的工業化進程。世界銀行的統計顯示,2014年,非洲製造業增加值2353.8億美元,佔全球製造業增加值12.39萬億美元的1.9%;其中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工業增加值1655億美元,佔全球製造業增加值1.3%。2014年,非洲GDP24308億美元,製造業增加值2353.8億美元,佔9.7%。
誠然,與中國相比,非洲的工業化進程依然屬於步履蹣跚。據預測,未來10年非洲人口超過百萬的城市將由現在的30個增加到60個,未來30年非洲大陸將會有60%人口居住在城市,是現在的兩倍,這些都會使得非洲基礎設施以及就業的需求十分巨大。
2014年7月,聯合國非洲經濟委員會與非盟共同發佈了《2014年非洲經濟報告》,呼籲非洲各國政府重新構建工業化經濟發展策略,制定有效的工業政策,以推進非洲的結構性轉變。對此,非洲各國積極響應,紛紛將工業化發展提到日程。南共體制定了2015-2020發展規劃,將工業化發展、建立共同市場、基礎設施建設和社會發展作為四大重點;尼日利亞制定了《2020年製造業發展規劃》,目標是力爭成為撒南非洲的投資和製造中心;喀麥隆計劃到2035年建立有競爭力的工業體系;埃塞俄比亞則要成為“新的世界工廠”。而借鑒中國工業化發展模式,則成為非洲各國推進工業化的共同選擇。
面對即將到來的非洲工業化熱潮,著眼于非洲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需求,中國政府和非洲國家政府都在積極謀劃中非産業合作的新機遇。
2014年5月,李克強總理訪非提出,著眼未來,中國願與非洲國家共同努力,積極推進中非全面合作升級版,實施産業合作工程、金融合作工程、減貧合作工程、生態環保合作工程、人文交流合作工程和和平安全合作工程。為落實“六大工程”,2015年1月,中國與非盟簽署推動非洲“三網一化”建設諒解備忘錄,核心是建設非洲高速鐵路、高速公路和區域航空“三大網絡”及實現基礎設施工業化。2014年末商務部提出實施中非工業化夥伴行動計劃,具體內容將在即將召開的中非合作論壇第六屆部長級會議期間推出。中國政府和企業將認真總結業已投産的境外經貿合作區的發展經驗,選擇若干社會穩定、勞動力資源豐富、基礎設施相對完善、投資環境總體較好的非洲國家,參照中國開發區模式,建設若干非洲工業化示範區、出口加工區、境外經貿合作區等,形成中非製造業合作基地。同時,為了推進工業化夥伴行動計劃,破解困擾工業化發展面臨的基礎設施瓶頸,還將打造投融資平臺,推出對非投融資計劃,參與非洲主要公路、水路、航空、物流樞紐中心的規劃、投資和建設,打造與非洲工業化配套的“物流循環系統”。
伴隨中非工業化夥伴行動計劃的實施,中非産業合作必將呈現新發展,融入新理念。屆時,與中國資本共同走向非洲的,不僅有中國裝備、中國技術、中國標準,還將包括中國發展模式、中國發展速度和中國發展經驗。而在中非産業合作新發展帶動下,非洲的工業化進程也將步入新的黃金時代。
(邢厚媛,作者係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副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