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第三,堅持綠色發展,實現環境友好和農業資源永續利用。農村耕地、園地、林地、草地、水域,都是生態産品的提供者。在推進全國綠色發展、改善全國生態環境的征程中,農業農村肩負著重大責任。推動農業可持續發展,必須確立發展綠色農業就是保護生態的觀念,加快形成資源利用高效、生態系統穩定、産地環境良好、産品質量安全的農業發展新格局。堅持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堅守耕地紅線,逐步退出超過資源環境承載力的農業生産能力,探索實行耕地輪作休耕制度試點,加大退耕還林還草力度。
落實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大力推廣農業節水灌溉,實行水資源消耗總量和強度雙控行動。加大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力度,實施化肥農藥零增長行動,逐步實現種養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大力推進標準化、綠色化、品牌化生産,加強産地環境保護,著力提高農産品和食品質量安全水平。
第四,堅持開放發展,拓展農業農村發展空間。全球豐富的農業資源為我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創造有利的外部條件。宜加強戰略謀劃,加快農業“走出去”和“引進來”步伐,構建擴大農業對外開放新格局,不斷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宜合理確定糧食等重要農産品發展優先序和自給率目標,實行有保有壓有放政策。在確保糧食等重要農産品供給安全的前提下,努力擴大特色優勢農産品出口,適度進口國內緊缺農産品。充分利用我國農業技術、裝備、市場等優勢,參與國際農業開發,特別是要加強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農業合作。
第五,堅持共享發展,不斷增進廣大農民福祉。共享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根本體現,也是動員農民積極投身現代化建設的強大動力。必須通過合理的制度安排,形成有效共享機制,讓農民尤其是貧困農民有更多的獲得感。應按照全覆蓋的要求,加快農村公路、水利、電力、通信等基礎設施建設,推動義務教育、就業服務、社會保障、基本醫療和公共衛生、公共文化、環境保護等基本公共服務向農村延伸。按照中央確定的目標和部署,實施精準扶貧和精準脫貧,因人因地施策,分類扶持貧困家庭,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