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出來的稻香
海邊收購回來的小雜魚,高溫蒸幹,研磨成粉,他卻要將這些魚粉喂給水稻。這些看不懂的舉動,都是為了他記憶中稻米的香味。《科技苑》帶你一起走進廣東電白,看看黃威龍的稻米世界。
【主持人】:在廣東電白有一位種稻大戶叫黃威龍 ,他有3000多畝水稻田,2013年獲得過農業部頒發的全國種糧大戶的稱號,其實他是半路出家種水稻的,他原先是一名搞精細化工的企業家,2009年投資做起了農業,這一幹,他放棄了原來的化工企業,投入了自己全部的精力,也做了不少另人匪夷所思的事情。
【解説】:有了種水稻想法沒多久,黃威龍就經常到老家的海邊去溜達。漁船來來往往,出海打回來的魚獲就在岸邊交易。
經常去的還有附近的漁港市場,那裏上岸的海魚品種更多,魚量也更大。黃威龍並不太關注那些比較貴的海鮮,而對那些成批成批上岸的小雜魚特別感興趣。後來他乾脆直接成噸成噸地入手這些小雜魚。買回去這麼多的魚,肯定不會都用來自己吃,可他究竟為啥要買這麼多魚呢?
種水稻前除了大批量地買海魚,黃威龍還養上了幾百隻鴨子,不過他養鴨也奇怪,既不是為了育肥賣鴨肉,也不是為了賣鴨蛋,而是為了他的水稻。
買海魚、養鴨子,這兩件事倒是能扯上點關係,魚可以喂給鴨子吃,鴨子吃了高蛋白營養豐富的食物,長得快長得好,但黃威龍買的這些魚還真不是為了喂鴨子。
小雜魚全部拉進了他的一個加工廠裏,在這裡海魚全部經過高溫蒸幹後,再被研磨成魚粉。魚粉也不是要賣給養殖場,而到了黃威龍準備種水稻的田塊,由農民全部撒進了地裏。
【採訪】廣東省茂名市電白縣某水稻種植公司負責人 黃威龍:每畝地都要下250斤魚粉做底肥,施下來,土壤吸附它,腐熟它,土壤的有機質還是比較理想的。
【解説】:魚粉最大的用途就是做養殖動物的飼料,養豬、養雞、養鴨、養狐狸,魚粉都是日常飼料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可黃威龍卻把魚粉當成了肥料,全都喂給了土壤吃。
這麼做到底是為了那般呢?要説緣由,還得從黃威龍種水稻時,精心選擇的一個水稻品種説起。
【採訪】廣東省茂名市電白縣某水稻種植公司負責人 黃威龍:叫象牙香佔。因為它有點油汪汪的,像象牙一樣,細長細長的,口感嚼起來有彈性,生津返甜。但是我們追求香氣 它的香氣,成熟時的稻花香,是米香,是無可替代的。你用什麼都無可替代的那種香氣,你用什麼東西都無法替代的香氣。
【解説】:黃威龍對香氣是特別敏感。沒做農業前,他已經做了20來年的精細化工,也已經在這個行業中成了領軍人物。在精細化工中,做食品添加劑中的香精是黃威龍最拿手的,各種香味他不僅聞過不少,更是做過不少。多年做下來,黃威龍總覺著手法再高超,精細化程度再高,有一種香,似乎永遠也調不出來。那就是米香、菜香,這些食材中最本真的味道他永遠也調不好。
【採訪】廣東省茂名市電白縣某水稻種植公司負責人 黃威龍:我在做香精的過程中 一直有一種想法 能夠回到農村種有機水稻 有機蔬菜 種出個健康的産品出來
【解説】:2009年黃威龍下決心去做農業了,他把香料廠交給了別人,自己回到了家鄉,承包了土地,就想靠自己的雙手種出一種能自帶香味的稻米。
來源:央視網
更新時間:2016年04月07日 19:21
視頻簡介:本期節目主要內容: 海邊收購回來的小雜魚,高溫蒸幹,研磨成粉,他卻要將這些魚粉喂給水稻。這些看不懂的舉動,都是為了他記憶中稻米的香味。《科技苑》帶你一起走進廣東電白,看看黃威龍的稻米世界。 (《科技苑》 20160407 種出來的稻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