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三農新聞農業節目農經視訊經濟

農民企業家楊子豐:致富不忘眾鄉親

三農 中國農業新聞網 2016年01月25日 09:33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致富不忘眾鄉親

——探訪河北大名縣焦莊村書記、農民企業家楊子豐

  一部《水滸》傳天下,世人皆知大名府。地處冀魯豫三省交界的國家級貧困縣河北大名的確歷史悠久,大名鼎鼎。集慷慨悲歌的燕趙文化、忠孝禮義的齊魯文化和包容厚重的中原文化之大成的大名,集“中國麵粉之都”、“中國花生之鄉”和“中國小磨香油之鄉”之稱于一體的大名,古往今來,養育了無數優秀燕趙兒女。

  他,一個小學文化程度靠拉煤搬磚出苦力、倒貨拉客跑運輸起家,又投資鐵礦糧油儲運加工發財,現在又投身對麥麩精深加工,循環利用資源生産出小麥胚芽油、多肽産品,與中科院合作建設全國第一個多肽研究院的傳奇人物;

  他,一個致富不忘眾鄉親,帶動3萬多戶麥農致富,投資1.8億元把村民搬上樓,投資1000多萬為村民修路安燈建學校幼兒園的村支書。

  他就是燕趙兒女的傑出代表、年逾花甲的河北省大名縣金灘鎮焦莊村黨支部書記、農民企業家楊子豐。

  “一人富不算富,共同富才幸福。我先富了要感謝黨的好政策,更要懂得感恩,帶領更多的鄉親們共同致富。”老楊經常這麼説。

  他是這麼説的,更是這麼做的。走進大名,走近楊子豐,感受那方水土的澤潤豐厚,感知這位傳奇人物的心路歷程。

  少年磨難,矢志創業,艱難生活鍛造了堅強不屈的性格和敏銳的商業頭腦

  60年前,楊子豐出生在大名縣金灘鎮焦莊村,祖祖輩輩是農民,兄妹4人,在家排行老二。少兒時期家裏很窮。從小就天資聰穎的他,在那個“根紅苗正”的極“左”年代,由於家庭出身不好,13歲時,成績優秀的他被剝奪了上初中的資格,輟學回家,靠賣力氣拉煤掙錢貼補家用。十五、六歲的楊子豐一個人拉3000多斤一排子車煤從100多公里外的武安煤礦到大名來回要走四、五天時間,一車掙幾塊錢。夏天還將就,到了冰天雪地、寒風刺骨的冬天受的罪、吃的苦就可想而知了。為了省兩毛錢,車馬店捨不得住;為省一毛錢,飯館也捨不得進,在路邊避風處撿塊磚頭支個小鍋熬口熱玉米粥喝。到了訂婚年齡因家窮娶不起媳婦,上世紀七十年末八十年代初,他趕著毛驢車在山西潞城礦山修路拉石子跑運輸,在山西長治建築工地搬磚和泥出苦力…..

  當年的艱辛和難忘的酸楚至今他都不願再提起。“那時的日子特別苦,但正是那艱難的生活給了我堅強不屈的性格,正是當年那至今讓我不堪回首的歲月給了我堅定不移的信念,經常夢想著有一天一定能憑能力創業改變命運。”——楊子豐如是説。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國家改革開放,支持發展個體經濟、私營經濟,鼓勵民營資本、社會資本參與國家經濟建設,好政策連連不斷,經歷艱苦歲月洗禮,又頗有經濟頭腦和商業智慧的楊子豐抓住好機遇,先辦蜂窩煤廠,後經營客運公司、貨運公司,積累一部分資金後投鉅資經營鐵礦。儘管期間,風風雨雨,坎坎坷坷,但最終,上蒼青睞,天道酬勤,楊子豐完成了原始積累的第一步。

實時熱點
  • 致富人物
  • 致富科技
  • 致富品種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農業視頻
860010-1133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