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新華網北京3月14日電(記者鄒偉、季明、方列)生機勃發的春天,正是揚鞭奮蹄的時節。
2015年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開局之年。一年一度的全國人大會議,因此具有特殊的重要意義。
廣納睿智之言,共促良法善治。從人民大會堂的璀璨星燈之下,到各個分組審議的會場之上,也因此呈現出新的履職氛圍--更多的法治關注,更深刻的法治思考,更堅定的法治信仰。
法治,猶如一條紅線,貫穿大會全程,更向世人昭告:法治中國,從這裡開始新的遠航。
生動體現 集中檢驗--全面依法治國邁出新步伐
3月8日上午,是今年大會專門安排審查預算草案的時間。代表們最直觀的感受是:今年的“國家賬本”比往年更厚、內容更詳盡、透明度更高,不僅有3本政府預算草案、5本部門預算草案,還有1本彩圖版《政府預算解讀》作為參閱材料,通過圖表、漫畫、微信等多種形式幫助代表更好地理解政府預算。
“這充分體現了‘政府的全部收入和支出都應當納入預算’的法律要求,也保障了代表的審查監督權力。”全國人大代表、江西省財政廳廳長胡強説。
監督是憲法和法律賦予人大的重要職權,也是依法治國的重要體現。代表們行使法定權力的生動場景,在大會期間時時可見--
“今年的預算報告裏,沒有找到教育支出4%‘紅線’的承諾,是不是意味著教育投入會減少?”全國人大代表、上海華日服裝有限公司工會主席朱雪芹表示疑慮。兩會期間,財政部部長樓繼偉的解釋讓她吃下定心丸:在現階段,教育仍是重點支出。
“政府提到的帶薪休假在計劃報告中怎麼沒有體現?”審議計劃和預算報告時,全國人大代表、清華大學教授蔡繼明當場提出意見。幾天后,蔡繼明就拿到了發改委的正式回復,“帶薪休假”將被寫進計劃報告。
處處講法律,事事有規範。翻開提交大會審議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工作報告,“法”更是最突出的關鍵字:
--一年來,共審議20件法律草案,修改法律10件,制定法律2件,作出8個法律解釋。
--一年來,共聽取審議“一府兩院”13個工作報告,檢查4部法律實施情況,開展3次專題詢問、4項專題調研。
--一年來,依照憲法和有關法律規定,及時對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普選、開展刑事案件速裁程序試點、設立知識産權法院、設立國家憲法日和烈士紀念日等重要問題作出決定。
明者因時而變,知者隨事而制。梳理全國人大常委會各方面工作的新成效、新進展,“制”令人印象深刻:
--要求紮緊財政預算管理制度這道籬笆,責成有關方面對審計查出的問題認真整改、嚴肅問責。各被審計單位整改問題金額1062.5億元,挽回和避免損失33.9億元,根據審計建議制定完善規章制度3122項。
--針對制約農業農村發展的深層次問題,強調要健全城鄉一體化發展體制機制,提高新農村建設規劃的科學性、前瞻性、包容性,健全財政、金融支持的長效機制。
--針對“十二五”規劃綱要實施中期評估反映的部分節能減排約束性指標完成進度滯後的問題,提出要下更大決心、作更多努力,把節能減排作為轉方式、調結構的重要抓手,強化目標責任制和問責制,堅決淘汰落後産能。
發展人民民主必須堅持依法治國、維護憲法法律權威,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
全國人大代表、北京市天達共和律師事務所主任李大進對此深有體會。去年,他4次列席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討論立法問題。“常委會每次開會討論必邀代表參加。有立法議案之後,還會把法律草案在網上公開,向全社會徵求意見,這都是民主立法的體現,並且已經形成了機制。”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國家法室主任武增説,今年全國人大還會建立更多實現公眾有序參與的制度,比如建立立法專家顧問制度,探索建立基層立法聯絡點制度等,以更好地匯集民意、集中民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