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國內國際經濟軍事歷史娛樂視頻圖片評論

【網絡媒體走轉改】互聯網讓“年味”更多彩

中國新聞人民網-IT頻道 2016年02月18日 15:25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人民網北京2月17日電(胡曉)“互聯網讓年味更多姿多彩了。”家住江蘇徐州的吳同學説。近年來,互聯網在中國發展迅猛,勢如破竹。在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互聯網滲透進了各種生活場景,變得和空氣與水一樣重要。而在徐州這樣的三四線城市,以及徐州下屬的縣城、鄉村,互聯網也越來越多地改變著傳統生活習慣,包括春節時的“年味”。

  網絡讓回家過年更方便

  在上海讀研究生的吳同學習慣了每次過年回家前去超市、商城採購一番,預備好送給親人、朋友的新年禮物。不過今年他帶上火車的行李卻只有一個簡單的書包,“前一天下單,第二天下午就能到”,吳同學決定今年在網上買年貨。

  “家裏的彩電和煤氣灶都是很多年前的款式,不僅式樣老舊,而且都有點功能紊亂,早就該換了。”靠著實習工資和積攢下來的獎學金,吳同學決定為家裏重新添置一台液晶電視和一台燃氣灶。臨出發前一天,他就在網上下了單,第二天中午他到家沒多久,兩樣東西也都由快遞員送到了家門口。

  吳同學説,一些大的電商平臺不僅商品種類多,而且物流有保證,比自己辛辛苦苦把年貨背回家方便多了。不僅如此,在吳同學看來,互聯網還減輕了其他一些過年回家的負擔,“比如以前要排隊買車票,為了買東西還要把很多現金戴在身上,通過互聯網,簡便多了。車票可以在網上訂、東西可以在網上買,連紅包都可以在手機上發。”

  手機讓拜年形式更多樣

  每年大年初一,家住徐州市區的小姚都會和爸媽一起去縣城邳州的奶奶家拜年,伯伯、叔叔、姑姑等人也都會全家相聚在此。按照慣例,這一天到了奶奶家後,小輩要依次給老輩磕頭拜年,長輩也會提前將壓歲錢準備好,拜完年後發給小輩。儘管已經開始正式上班了,但家裏的傳統是沒結婚的都算孩子,所以小姚依舊可以拿到長輩的紅包。

  不過,不同於往年的是,今年的紅包更多樣了。“今年小姑給我發了微信紅包,其實錢不多,也就200,但十分高興,給人感覺錢很多,因為平時搶紅包都是幾塊。”小姚告訴記者,年輕的小姑讓家裏的小輩們挨個加了她的微信,用電子紅包的方式給每個人都發了“壓歲錢”。

  “年輕人、小輩之間這麼玩玩還行,如果是長輩給壓歲錢的話,我還是喜歡拿現金紅包。因為微信紅包娛樂性強一些,但儀式感少了一些。”在小姚看來,磕頭拿紅包是傳統,意義不僅僅在於拿壓歲錢,還表達了對父母、爺爺奶奶的尊敬與感恩,也應該繼承下來。

  當然,除了拿紅包,小姚也給別人發了紅包。小姚説,她的一個大學室友前兩年結了婚,生了孩子,除夕晚上,這個室友在由同學組成的微信群裏發了一段她兒子給大家拜年的視頻,同學們紛紛給孩子包了電子紅包,小姚也不例外,包了個88元的紅包。發網絡紅包成了小城市中親朋好友間溝通、拜年的新方式。

  互聯網讓年味更多姿多彩

  小姚的爸爸出生在農村,兄弟姐妹多,親朋好友也不少。但現代生活的快節奏,讓很多人都忙於生活,各自打拼,無暇他顧。這兩年小姚爸爸也老是念叨現在親戚走動少了,人情都淡了。一年到頭,小姚也只有在過年回老家給爺爺掃墓時才會由爸爸領著認識一些沒見過幾面的親戚。

  今年春節,小姚大伯家的堂哥建起了一個叫“姚家大院”的微信群,不僅小姚爺爺這一支系的親戚都被拉進了群,包括小姚“二爺爺”、“三爺爺”家的好多親戚都被拉進了群。三四十口人在一起,十分熱鬧。

  “大家在群裏發一些視頻、照片,突然感覺這些人都聯絡在一起了。”小姚説,過年期間,群裏一直很熱鬧。初五當天,群裏玩起了唱歌接龍,小姚一會沒看微信就有了300多條未讀消息。

  同樣家在徐州的吳同學告訴記者,好多朋友都會在朋友圈裏曬一曬自己家鄉過年的樣子,他也了解到了很多地方過節的習俗,“明年過年,我要帶著老爸老媽旅遊過年。”

  吳同學説:“我們現在既保留了傳統的東西,又借助互聯網加了一些新鮮的、互動的東西,這些並沒與傳統的年味相衝突。互聯網讓年味更多姿多彩了。”

  • 新聞
  • 軍事
  • 財經農業
  • 社會法治
  • 生活健康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新聞圖集更多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