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圖為在中埃合資的汽車裝配廠,工人們正在裝配汽車。本報記者 徐惠喜攝
近年來,在中阿、中非兩個合作論壇的框架下,中埃兩國開展了多領域的友好合作。2009年11月,埃及在其海濱城市沙姆沙伊赫主持召開了中非合作論壇第四屆部長級會議。2014年底,中埃建立全面戰略夥伴關係,成為新時期中非、中阿和南南合作的成功典範。
埃及作為阿拉伯世界和非洲大陸的人口大國和人類文明古國,具有豐富的人力資源和旅遊資源,石油、天然氣等礦産資源的儲量也十分豐富。其瀕臨地中海和紅海的優越地理位置及重要的區位優勢成為中國企業和相關産品走向歐洲、中東以及非洲的門戶。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則擁有豐厚的外匯資源、巨大的投資能力以及適用於發展中國家的脫貧和經濟發展經驗。鞏固和發展與埃及的戰略合作關係,不僅可推動雙方經貿合作的可持續發展,也將給中國在地中海地區和中東政策上提供一個重要的支點,為進一步加強中國與阿拉伯國家以及北非國家的友好合作關係提供支撐。埃及需要中國,中國也同樣需要埃及。2011年初,受“阿拉伯之春”的影響,埃及政局也發生劇變,埃及經濟及其支柱産業旅遊業因局勢動蕩而遭受重創。中國不干涉埃方內政、尊重埃及人民自己的選擇,但在經濟合作方面不離不棄,中埃貿易額即使在埃及政局劇變的2011年仍達88億美元,同比增長26.5%。當年中國對埃及直接投資也達8280萬美元,同比增長60.4%,體現了患難之交的朋友真情。
近年來,中埃雙方大力推進務實合作,雙方在經貿投資、基礎設施、能源交通、人文教育等領域的合作潛能也在不斷顯現。從加強産能合作的角度看,中埃也有很強的互補性和很高的相互需求。中國製造業規模佔全球總量三分之一,處於全球産業鏈中端,擁有大量優勢産業和富餘産能。而埃及目前外匯儲備較少,且基礎設施落後,迫切需要提高製造業和工業化水平,擴大産能,因而對中國投資有著迫切需求。去年9月,埃及總統塞西訪華時,中埃共同簽署了《中埃産能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就産能合作深入開展磋商並確定首批重點合作項目清單。
經過近4年的社會轉型動蕩和探索,埃及人民求穩定、謀發展的意願更趨強烈。近兩年來,在國內政治轉型趨於穩定的情況下,重振經濟已成為埃及現政府面臨的緊迫任務之一。2014年12月埃及總統塞西訪華時,強調埃及要擺脫經濟困境的首要任務便是發展基礎設施建設,其中包括蘇伊士運河拓寬及周邊區域的開發、鐵路和公路建設、海港擴容升級等,並對中方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表示支持,願意發展與中國在各個領域的雙邊合作。訪華期間,塞西總統除與中方領導人共商中埃關係發展大計外,還馬不停蹄地親自參加了與中國企業家直接對話的“中國—埃及新絲綢之路經貿洽談會”等多項經貿活動,直接與中國企業家對話,希望中方企業加強對埃及能源、農業、基礎設施、通信等領域的投資。
埃及政府近期啟動了蘇伊士運河走廊開發計劃,將把綿延190公里的運河沿岸建設成為全球性的經濟區域,作為溝通亞非的橋梁。而位於埃及蘇伊士灣西北經濟區的“中埃蘇伊士經貿合作區”堪稱連接“一帶一路”與“蘇伊士運河走廊經濟帶”的典範。該合作區位於埃及蘇伊士運河走廊開發區的起始端,埃及的優質資源將優先配置於此,這一區位優勢的黃金契合點對於促進中埃兩國戰略合作、埃及承接中國産業轉移、提升埃及經濟發展具有得天獨厚的發展優勢。隨著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入駐,不僅有利於培育和帶動埃及相關行業的技術進步和快速發展,還對當地擴大就業、提升管理水平、增加外匯收入、促進埃及經濟發展作出貢獻。
因此,從發展趨勢看,隨著中國“一帶一路”不斷推進與埃及“蘇伊士運河走廊”開發加速,中埃在戰略目標與發展理念方面將擁有更多新的契合點,中埃關係發展也將産生新的增長點和著力點。(作者為中國社會科學院西亞非洲研究所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