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國內國際經濟軍事歷史娛樂視頻圖片評論

【盤點】歷屆氣候變化大會成果(組圖)

國際新聞人民網 2015年12月01日 19:01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人民網12月1日電 應法蘭西共和國總統奧朗德和氣候變化巴黎大會主席法比尤斯邀請,國家主席習近平11月30日在巴黎出席氣候變化巴黎大會開幕式併發表題為《攜手構建合作共贏、公平合理的氣候變化治理機制》的重要講話,強調各方要展現誠意、堅定信心、齊心協力,推動建立公平有效的全球應對氣候變化機制,實現更高水平全球可持續發展,構建合作共贏的國際關係。

  約150個國家領導人出席氣候變化巴黎大會開幕活動。與會領導人表示,氣候變化問題是全人類面臨的共同挑戰,攸關人類未來,需要各方攜手應對。氣候變化巴黎大會為全球共同應對氣候變化提供了重要契機。巴黎大會要取得成功,就要確保大會達成全面、均衡、有力度、有約束力的協議。各國要加大對清潔能源、低碳經濟等領域的投資,制定有雄心的減排計劃,減緩氣候變化過程。

  此次巴黎大會又稱《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一次締約國大會暨《京都議定書》第十一次締約方會議。事實上,類似的會議于1995年起每年舉行一次。

  【裏約會議】《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的開端

  圖片來自新華客戶端

  提到《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一次締約國大會,就不得不先説一下裏約會議。這個全名為裏約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的會議,也叫地球首腦會議,于1992年6月在巴西裏約熱內盧舉行。

  這次會議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其中最重要的一項是通過了《氣候變化框架公約》。該公約是是世界上第一個應對全球氣候變暖的國際公約,也是國際社會在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問題上進行國際合作的一個基本框架。以後歷年召開的氣候變化大會談論的氣候問題,都是以這個公約為基礎的,而且該公約具有法律效力。

  從1995年起,全球各國每年舉行一次締約方會議。

  今年2月13日,《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秘書處13日發表新聞公報指出,《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194個締約國經過7天的談判,在日內瓦就全球氣候變化協議正式談判文本成功達成一致,為巴黎大會上達成最後成果文件打下基礎。

  【第一次締約方會議·德國柏林】通過工業化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共同履行公約的決定》

  1995年3月底至4月初,《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一次締約方會議在德國柏林舉行。會議決定成立一個工作小組,就減少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繼續進行談判,在兩年內草擬一項對締約方有約束力的保護氣候議定書。會議通過了工業化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共同履行公約的決定》,要求工業化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盡可能開展最廣泛的合作”,以減少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

 

  【第二次締約方會議·瑞士日內瓦】爭取通過法律減少工業化國家溫室氣體排放量

  1996年7月,《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次締約方會議在瑞士日內瓦舉行。會議呼籲各國加速談判,爭取在1997年12月前締結一項“有約束力”的法律文件,減少2000年以後工業化國家溫室氣體的排放量。

  【第三次締約方會議·日本東京】通過《京都議定書》

  圖片來自新華網

  1997年,《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三次締約方會議在日本東京舉行,通過了《京都議定書》:從2008到2012年期間,主要工業發達國家的溫室氣體排放量要在1990年的基礎上平均減少5.2%,其中歐盟將6種溫室氣體的排放削減8%,美國削減7%,日本削減6%。

  但是,《京都議定書》通過後還需要各國簽署,只有在“不少於55個參與國簽署該條約並且這些簽約國溫室氣體排放量達到附件1中規定國家(即需減排的國家)在1990年總排放量的55%後的第90天”才能生效。條約最終於2005年2月16日開始強制生效。

  【第四次締約方會議·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制定落實《京都議定書》的工作計劃

  1998年11月,《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四次締約方會議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舉行。會議決定進一步採取措施,促使上次會議通過的《京都議定書》早日生效,同時制定了落實議定書的工作計劃。

  【第五次締約方會議·德國波恩】通過《京都議定書》時間表

  圖片來自新華網

  1999年10月底至11月初,《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五次締約方會議在德國波恩舉行。會議通過了商定《京都議定書》有關細節的時間表,但在《議定書》所確立的三個重大機制上未取得重大進展。

  【第六次締約方會議·荷蘭海牙】未達成預期協議

  2000年11月,《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六次締約方會議在荷蘭海牙舉行。會議無法達成預期的協議,只得中斷會議給與會各方更多時間繼續商討談判,以爭取在復會後能夠最終達成應對全球變暖具體措施的議定書。

  大會期間,美國堅持要大幅度減少它的減排指標,會議因此陷入僵局,大會主辦者不得不宣佈會議延期。2001年3月,美國政府正式宣佈退出《京都議定書》,理由是議定書不符合美國的國家利益。

  【第七次締約方會議·摩洛哥馬拉喀什】通過《馬拉喀什協定》

  2001年10月,《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七次締約方會議在摩洛哥馬拉喀什舉行,通過了《馬拉喀什協定》:通過了有關《京都議定書》履約問題的一攬子高級別政治決定,為《京都議定書》附件1所規定的締約方批准《京都議定書》並使其生效鋪平了道路。

  儘管該協定內容現在看來並無多大突破性,但在美國退出《京都議定書》的情況下,協定穩定了國際社會對應對氣候變化行動的信心。會議結束了“波恩政治協議”的技術性談判,從而朝著具體落實《京都議定書》邁出了關鍵的一步。

  【第八次締約方會議·印度新德里】通過《德里宣言》

  2002年10月底至11月初,《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八次締約方會議在印度新德里舉行。會議通過了《德里宣言》,強調應對氣候變化必須在可持續發展的框架內進行,明確指出了應對氣候變化的正確途徑。

  宣言強烈呼籲尚未批准《京都議定書》的國家批准該議定書。會議在發展中國家的要求下,敦促發達國家履行《氣候變化框架公約》所規定的義務,在技術轉讓和提高應對氣候變化能力方面為發展中國家提供有效的幫助。

  【第九次締約方會議·意大利米蘭】成果有限

  2003年12月,《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九次締約方會議在意大利米蘭舉行。

  會議取得的成果十分有限,在推動《京都議定書》儘早生效並付諸實施方面未能取得實質性進展,甚至沒有發表宣言或聲明之類的最後文件,有關氣候變化領域內的技術轉讓等核心問題也推遲到下次大會繼續磋商。

  【第十次締約方會議·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成效甚微

  圖片來自新華客戶端

  2004年12月,《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十次締約方會議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舉行。

  會議同前幾次相比成效甚微,在幾個關鍵議程上的談判進展不大,而這些議程主要涉及國際社會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而做的具體工作。其中,資金機制的談判最為艱難。

  【第十一次締約方會議·加拿大蒙特利爾】通過雙軌路線的“蒙特利爾路線圖”

  圖片來自新華網

  2005年,《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十一次締約方會議在加拿大蒙特利爾舉行,通過了雙軌路線的“蒙特利爾路線圖”:在《京都議定書》框架下,157個締約方將啟動《京都議定書》2012年後發達國家溫室氣體減排責任談判進程;在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基礎上,189個締約方也同時就探討控制全球變暖的長期戰略展開對話,以確定應對氣候變化所必須採取的行動(此舉主要是為了使美國不至於脫離全球控制氣候變化的行動進程)。

  會議最終達成40多項重要決定。

  【第十二次締約方會議·肯尼亞內羅畢】達成“內羅畢工作計劃”

  圖片來自新華網

  2006年11月,《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十二次締約方會議暨《京都議定書》締約方第二次會議在肯尼亞首都內羅畢舉行。

  這次大會取得了2項重要成果:一是達成包括“內羅畢工作計劃”在內的幾十項決定,以幫助發展中國家提高應對氣候變化的能力;二是在管理“適應基金”的問題上取得一致,基金將用於支持發展中國傢具體的適應氣候變化活動。

  【第十三次締約方會議·印度尼西亞巴厘島】通過“巴厘島路線圖”

  新華社記者段卓力攝

  2007年,《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十三次締約方會議暨《京都議定書》締約方第二次會議在印度尼西亞巴厘島舉行,通過了里程碑式的“巴厘島路線圖”:在2005年蒙特利爾會議的基礎上,進一步確認了《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和《京都議定書》下的“雙軌”談判進程,並決定於2009年在丹麥哥本哈根舉行的氣候公約第15次締約方會議上通過一份新的議定書,即2012年至2020年的全球減排協議,以代替2012年到期的《京都議定書》。

  按照“雙軌制”要求,一方面,簽署《京都議定書》的發達國家要執行其規定,承諾2012年以後的大幅度量化減排指標。另一方面,發展中國家和未簽署《京都議定書》的發達國家則要在《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下採取進一步應對氣候變化的措施。

  【第十四次締約方會議·波蘭波茲南】正式啟動2009年氣候談判進程

  圖片來自國際在線

  2008年12月,《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十四次締約方會議暨《京都議定書》第四次締約方會議在波蘭波茲南舉行。

  會議總結了“巴厘路線圖”一年來的進程,正式啟動2009年氣候談判進程,同時決定啟動幫助發展中國家應對氣候變化的適應基金。

  【第十五次締約方會議·丹麥哥本哈根】發表《哥本哈根協議》

  2009年12月,《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會議暨《京都議定書》第五次締約方會議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舉行。大會分別以《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及《京都議定書》締約方大會決定的形式發表了《哥本哈根協議》,決定延續“巴厘路線圖”的談判進程,授權《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及《京都議定書》兩個工作組繼續進行談判,並在2010年底完成工作。

  儘管《哥本哈根協議》是一項不具法律約束力的政治協議,但它表達了各方共同應對氣候變化的政治意願,鎖定了已達成的共識和談判取得的成果,推動談判向正確方向邁出了第一步。同時提出建立幫助發展中國家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的綠色氣候基金。

  【第十六次締約方會議·墨西哥坎昆】確保2011年談判按照“巴厘路線圖”的雙軌方式進行

  圖片來自中國新聞網

  2010年11月底至12月初,《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十六次締約方會議暨《京都議定書》第六次締約方會議在墨西哥海濱城市坎昆舉行。

  本次會議的成果體現在,一是堅持了《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京都議定書》和“巴厘路線圖”,堅持了“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確保了2011年的談判繼續按照“巴厘路線圖”確定的雙軌方式進行;二是就適應、技術轉讓、資金和能力建設等發展中國家所關心問題的談判取得了不同程度的進展,談判進程繼續向前,向國際社會發出了比較積極的信號。

  【第十七次締約方會議·南非德班】實施《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並啟動綠色氣候基金

  圖片來自國際在線

  2011年11月底至12月初,《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十七次締約方會議暨《京都議定書》第七次締約方會議在南非德班舉行。

  與會方同意延長5年《京都議定書》的法律效力(原議定書于2012年失效),就實施《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並啟動綠色氣候基金達成一致。大會同時決定建立德班增強行動平臺特設工作組,即“德班平臺”,在2015年前負責制定一個適用於所有《公約》締約方的法律工具或法律成果。

  大會決定實施《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並啟動綠色氣候基金。對於綠色氣候基金,大會確定基金為《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下金融機制的操作實體,成立基金董事會,並要求董事會儘快使基金可操作化。

  在德班大會期間,加拿大宣佈正式退出《京都議定書》。

  【第十八次締約方會議·卡塔爾多哈】通過《多哈修正》

  2012年,《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十七次締約方會議暨《京都議定書》第七次締約方會議在卡塔爾多哈舉行,通過了《多哈修正》:最終就2013年起執行《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及第二承諾期以8年為期限達成一致,從法律上確保了《議定書》第二承諾期在2013年實施。加拿大、日本、新西蘭及俄羅斯明確不參加第二承諾期。

  大會通過了有關長期氣候資金、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長期合作工作組成果、德班平臺以及損失損害補償機制等方面的多項決議。

  【第十九次締約方會議·波蘭華沙】發達國家再次承認應出資支持發展中國家應對氣候變化

  圖片來自浙江在線

  2013年11月,《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十九次締約方會議暨《京都議定書》第九次締約方會議在波蘭首都華沙舉行。

  本次會議主要取得三項成果:一是德班增強行動平臺基本體現“共同但有區別的原則”;二是發達國家再次承認應出資支持發展中國家應對氣候變化;三是就損失損害補償機制問題達成初步協議,同意開啟有關談判。

  【第二十次締約方會議·秘魯利馬】就2015年巴黎大會協議草案的要素基本達成一致

  當地時間12月9日,聯合國氣候變化利馬會議高級別會議開幕。中國政府代表團團長、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解振華代表中國作國別發言。 圖片來自國家發改委網站

  2014年12月,《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次締約方會議暨《京都議定書》第十次締約方會議在秘魯首都利馬舉行,大會通過的最終決議就2015年巴黎氣候大會協議草案的要素基本達成一致。

  最終決議進一步細化了2015年協議的各項要素,為各方進一步起草並提出協議草案奠定了基礎。(綜合人民日報、新華網、中國日報、國際在線、中國新聞網、環球網報道)

  • 新聞
  • 軍事
  • 財經農業
  • 社會法治
  • 生活健康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新聞圖集更多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