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新華能源11月26日電(索煒)第21屆聯合國氣候大會將於11月30日到12月11日在巴黎舉行。按照計劃,氣候大會上或達成一項新的全球氣候協議,為2020年後全球應對氣候變化行動作出安排。
談判進程發生變化 中國領袖身份凸顯
巴黎氣候大會希望在《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下達成一個適用於所有締約方、具有法律效力的協議,使全球升溫控制在2攝氏度以下。這將是應對氣候變化的關鍵一步,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別代表解振華11月19日在京表示,沒有一個國家公開反對堅持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還需要在具體上落實。按照《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和《京都議定書》的要求,發達國家要承擔全經濟範圍絕對量減排義務。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建議在2020年之前發達國家至少應該減排25-40%,目前該目標尚未達到。
能源基金會中國低碳發展項目主任胡敏對此表示,在巴黎氣候大會上,無論談判進程如何,全球低碳經濟進程已經勢不可擋。她稱,巴黎氣候大會與2009年的哥本哈根談判將完全不同,這是基於三點因素。第一個因素是,中國、美國近年來做了非常多的事和外交努力。
2014年底,APEC會議期間,中美兩國元首就氣候變化問題達成聲明,中國計劃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且將努力早日達峰,並計劃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佔一次能源消費比重提高到20%左右。能源基金會中國戰略和分析高級副總裁林江説:“很多人可能不太理解20%的重要性。”他稱,根據國家氣候中心的測算,該數字相當於中國在未來15年中,要建造900GW非化石能源電廠,這是美國目前全國發電廠總量的規模。
今年9月,習近平主席訪美期間,中美雙方又在氣候變化上發表了一個聯合聲明,在這次聲明中,中美雙方提出了達成目標的具體措施,比如雙方都承諾了要對各自的重型卡車效率做一個很大的提高。“這是外交事件中非常少見的事件,兩國元首這麼頻繁的在環境、能源、氣候領域,發表聲明,過去很少見的,”林江稱。
在今年9月洛杉磯召開的中美雙方氣候領袖峰會,中國、美國多個城市和州代表各自宣佈自己應對氣候變化所做的具體承諾和行動。林江稱,這代表著應對氣候變化不僅僅停留在國家政策和國家口號的層面上。中美合作慢慢進入了更加有實質性意義的階段。
胡敏介紹,巴黎氣候大會將會有很大不同的第二個因素是,可再生能源技術和其規模化發展使得各個國家對於能源轉型有了很大的信心,使得整個全球低碳經濟有了很大的機會。第三個因素則是相對於2009年很大的變化,是私營部門、商業領域真正行動起來了。目前在很多機構投資決定和它的企業行為的過程中,已經很深入地把氣候變化的影響和未來的一些風險考慮在其中。
能源基金會創始人,艾瑞克·海茨稱,巴黎(氣候大會)對於中國或者整個全球環境來講都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事件。中國現在在全球氣候變化領域之內,承擔著全球領袖的地位。中國已經在全球清潔能源投資上起到了最重大的作用,佔比是第一。他也希望巴黎會議能夠進一步加快中國在清潔能源方面採取更進一步的措施。
中國達峰雄心勃勃 推動碳交易市場建立
數據顯示,2014年全球碳交易規模達447億歐元,歐盟佔比高達92%,而歐盟碳排放總額為全球排放的10%左右。中國目前已有北京、上海等7個碳排放權交易試點。據官方數據,2014年七地累計成交量約1568萬噸二氧化碳,累計成交金額近5.7億元人民幣。中國政府承諾2017年建立全國碳交易市場,同時增加可再生能源利用,提升能源效率,以推動2030年的達峰目標。
胡敏介紹,目前為止,中國42個低碳試點相當於佔咱們國家GDP中54%的排放,因而範圍已經非常大,中國政府做了很大的努力。此外,今年洛杉磯峰會上,中國提出了率先達峰城市聯盟,包括九個城市,要比國家達峰早,有的城市提出甚至要早10年以上著表明中國政府做了一個很大的有決心的舉動,希望能在全球氣候變化領域起到引導作用的很大的努力。
胡敏呼籲,加快現在碳市場管理條例制定進程,推動達成2017年建立全國碳交易市場的目標。
艾瑞克表示,中國建立全國碳市場,增加可再生能源和清潔能源的利用,提高能源效率等努力可以在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之間建立起一個橋梁,中國政府承諾給發展中國家31億美元幫助他們應對氣候變化,中國在這方面做出的承諾,以及比如中國、美國、巴西、歐洲、墨西哥等等這些國家共同努力,就能解決全球一半二氧化碳排放的問題。
高碳發電技術退出不可逆轉 需求方減少是最佳方案
巴黎氣候大會之前,英國政府表示,計劃到2023年限制燃煤電站使用,到2025年將關閉所有的燃煤電站。“棄煤”是不是減少碳排放的最佳方案?
林江稱,各個國家選擇不一樣,但是煤電的逐漸退出是全球漸漸形成的共識。英國宣佈2025年全部取消煤電,這是目前來看比較激進的計劃。他表示,面對氣候變化,最核心的就是解決二氧化碳排放問題。所以高碳發電技術的退出是不可逆轉的趨勢。
他介紹,在電力規劃的時候做一些設計,可以優先做即便宜、又省錢、又清潔的節能創新,在同樣的水平下衡量什麼樣的資源是可以更好的使用的,考慮未來既要考慮到供給的能源煤電廠等等,同時也要考慮到需求方能不能減少的問題。經過綜合考量,往往會發現,需求方減少是最佳的解決方案。基於這一概念得來能效,要把需求的減少和供給的增加在同一個尺度下衡量。
他稱,目前面臨有一些經濟和技術的挑戰,隨著技術和銷售量不斷提高和成本的快速下降,技術問題也往往會解決。未來15年中,中國在新能源領域發展前景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