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中國經濟網編者按:本月底,習近平將出席在巴黎召開的第21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大會能否形成新的氣候共識備受各界關注。本次氣候大會的重要議題有哪些?碳稅交易是否可能實現?中國的生態文明建設對於應對氣候變化有何意義?中國經濟網記者就此採訪了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所長潘家華教授。
中國經濟網:巴黎氣候大會即將召開,本次會議的熱點議題有哪些?哪些問題值得關注?
潘家華:我認為,此次巴黎氣候大會的主要議題應包括以下這幾個方面。第一個方面是大會協議的實質內容,也就是説,各個國家所提交的國家自主決定貢獻怎樣納入巴黎協議中,如何在其中體現。除了基本發達國家以外,現在有100多個國家提交了INDCs(Intended Nationally Determined Contributions,國家自主決定貢獻),這是一個減排目標。這個目標在不同的國家基準點不一樣,指標也不一樣,甚至對資金的需求也有很大的差別。因此,如何在協議中綜合、平衡、全面地體現這一減排的承諾是巴黎協議的目標所在,也是協議最主要的內容。
第二方面涉及到資金問題。哪些國家投資,哪些國家接受資金,資金的管理方式是怎樣的等。資金問題比較複雜。包括中國在內的發展中國家,通過南南合作的方式提供大量的資金,那麼,這些資金在協議中如何定位,中間的渠道是什麼,這其實就是氣侯變化的國際資金,是一種雙邊資金,它的定位很困難。發展中國家現在有南南合作這樣的資金渠道,但是定位是一個問題。另外,資金問題還包括資金如何使用?由誰來監管?由誰來執行?現在的資金涉及到哪些國家有資格用,各個國家都在爭取,這是非常關鍵的問題。
第三個方面就是巴黎協議的法律約束力問題。1992年簽署的《聯合國氣侯變化框架公約》在1994年生效,它只是一個框架公約,沒有具體的法律屬性,對於發展中國家沒有約束。1997年簽署的《京都議定書》,由於美國等國家不參加,日本等國退出,到最後失敗了。現在談到的巴黎協議,究竟是有法律約束性的,還是不具備法律約束性,是一個非常大的矛盾。發達國家強烈要求有一個法律約束力的協議,中國也有這樣一個明確的政治意願,就是要簽訂一個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協議。實際上,如果有法律約束力,減排和資金在內的目標將導致一些國家退出協議,特別是發展中國家面臨發展和減排的雙重壓力,之前的《京都議定書》就是一個教訓,而沒有法律約束,減排的目標將難於實現。
其它涉及原則性的問題,比如公平,是中國特別強調的,但同時對中國也是一個較大的挑戰,因為我們既強調是發展中國家,又承諾要減排,這樣的定位就使我們處於一個兩難境地。 總的來看,我認為,中國當前面臨的問題主要是資金方面的,我們承諾出資200億人民幣,這比美國給的錢還多,美國就給30億美元。那麼,這些錢是作為公約的總體資金,還是雙邊資金,需要進一步討論。另外,如何保證資金的使用又涉及到法律約束力的問題。但是,有的國家希望有法律約束力,有的國家反對,中國如何做出選擇也是一個不小的挑戰。
中國經濟網:對於制定一個共同的碳排放價格,即碳稅或排放權交易,您認為是否可行?
潘家華:我認為碳稅是不可行的。首先,不同國家的碳源結構不同,中國、印度、南非等新興經濟體的單位GDP的碳排放量比較高。如果全球統一種碳價或碳稅,顯然會打擊新興經濟體,這些國家一定反對。
第二,這涉及到發展階段的問題,對於發達國家,它們的産業結構已經比較完善,統一碳稅對它們影響比較小,而對於中國這樣的發展中國家來説,顯然是不合理的。
最後,統一的碳稅在不同國家的執行和監管也不好推進,在一個國家內有可能,但在全球範圍內很難。以中國為例,如果要採用統一碳稅,那麼,高排放的能源就會被打壓,比如煤炭和石油,而水電、核能、風能、太陽能等的優勢就會凸顯。這對於一個國家的能源轉型是有幫助的,但在全世界推行是不可能的。
還有一點就是碳是無形的産品,不同的能源,碳的排放量是不用的,怎樣衡量碳排放量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就像我們之前提出的二氧化硫排放交易,應該是説失敗的,因為沒法進行交易。
碳的交易還體現了産業問題,不同的地區,不同的社會群體,應該如何平衡,都是需要考慮的。我覺得,從理論上講,碳交易是一個比較完美的事情,但執行起來面臨很大的不確定性和挑戰。
中國經濟網:從中觀角度看,您認為巴黎氣侯大會將對中國未來的環保産業産生什麼影響?
潘家華:這個不僅是對中國的環保産業,對全球的環保産業都是一個極大的利好消息。雖然巴黎協議的強制性不可能太強,但方向性是非常明確的。對於企業的戰略投資來講,長遠性是必然考慮到的,那麼,淘汰高碳能源就會提升能源效益,對新能源新材料的投資就是增多,比如純電動汽車就會發展起來。方向性明確了,導向就明確了,消費的選擇也就明確了,那麼,低碳、環保産業發展的空間就會得到極大的拓展和提升。
中國現在已經到了産能相飽和的階段,環境的承載能力已經接近最大或者過載,因此,提升技術水平,發展低碳産業不失為一種機遇,尤其在新一輪的競爭中,中國要在未來的産業發展中站穩腳跟,必須要進行戰略投資,必須要有戰略意識。
中國經濟網:在應對氣候變化中,中國的生態文明建設將扮演什麼角色,將如何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潘家華:生態文明是一面旗幟。目前,在氣侯變化、氣侯調整、氣侯協議的制定過程中,生態文明是道義準則、是一面旗幟,是一種價值準則。在面對氣侯變化的協議的制定和執行中,生態文明是普世價值,具有引領意義。它應該是未來全球的一面旗幟,中國應該把中國成功的經驗進一步提升,把中國成功的實踐作為一種國際的導向,引領全球生態文明轉型。
中國現在的生態文明已經做得很好,我們的水電裝機容量和發電量世界第一,風電裝機容量和發電量世界第一,太陽能生産能力世界第一,純電動汽車的發展速度也處於全球領先地位。除了這樣産品、産業以外,我們消費應該是節約型環保型的,我們應該有責任擔當,為了推動全球的低碳轉型和生態文明轉型做出示範。(中國經濟網記者 李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