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國內國際經濟軍事歷史娛樂視頻圖片評論

十三五規劃充分展示中國人權事業成就 具有世界意義

中國新聞中國網 2015年11月13日 14:37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2015年10月29日中共十八屆五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這是繼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四中全會通過關於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兩個重要決定之後,經中共中央委員會全會審議通過的又一部有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文件。

  從人權角度學習並研究“建議”,可以感到“建議”不僅是一部關於提出制定中國第十三個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建議的文件,而且是中國繼1991年發佈首部人權白皮書,于2009年制定首部中國人權行動計劃之後,再次發佈的一部具有中國特色的人權發展實踐、理念和規劃文件。其對進一步明確中國人權事業發展的方向、目標和途徑,進一步豐富和發展具有中國特色的人權理論都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建議”在提出2016至2020年中國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建議的同時,亦通過總結“十二五”時期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取得的新成就,展示了發展權這一主要屬於發展中國家和人民的新一代基本人權,在擁有13億多人口的世界上最大發展中國家中國,已經取得了重大進展和實務前例的重大成就。在此基礎上,“建議”通過闡述中國制定第十三個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的目標、理念及其具體規劃,特別是通過對“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的創新論述,賦予了發展權以前所未有的豐富內涵和鮮明的時代精神,進一步明確了中國經濟和社會發展,同時也是中國人權事業發展的方向、目標和途徑,彰顯了對中國人權事業發展的道路、制度和理論自信。

  “建議”總結了“十二五”時期中國在經濟和社會發展中所取得的新成就,展示了作為基本人權的發展權在中國的成功實踐和實現。承上啟下的中國的“十三五”規劃建議,總結了“十二五”時期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所取得的新成就。但回顧中國改革開放的全過程,我們何曾忘記,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曾經“一窮二白”。即使在已經開始實行改革開放基本國策的1980年,“中國人均國民生産總值只有270美元。對於一個有著五千年文明的國家,這是一個多麼令人感到尷尬的事實”。彈指一揮間,“建議”告知我們,目前“我國經濟總量穩居世界第二位,十三億多人口的人均國內生産總值增至七千八百美元左右”。“十二五”規劃目標即將勝利實現,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國防實力、國際影響力又上了一個大臺階”。這一簡單的統計數字概括出中國在實行改革開放以來的三十五年間,已經實現了從貧困到溫飽,再從溫飽到基本小康和從基本小康即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三次持續跨越發展。從人權事業發展視角考察,則可謂自上世紀七十年代由發展中國家首先提出,並於1986年以聯合國大會第41/128號決議通過的《發展權利宣言》明確宣佈為“是一項不可剝奪的人權”的發展權已經在世界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社會主義中國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實踐與實現。

  “建議”以充滿創新精神的發展理念,豐富了發展權內涵,架起了中國可以平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思想橋梁。歷經改革開放以來近四十年的持續高速發展,特別是通過實現基本達到小康水平的“十二五”規劃目標,意味十三億多中國人民已經進入了中等收入行列,甚至中國已經在總體上達到了中等發達程度。然而,在“二戰後,有上百個經濟體進入中等收入行列,但其中只有極少數跨過了中等收入陷阱”。這一當今世界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複雜經歷,使能否順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變成了中國能否在2020年順利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在本世紀中葉穩步加入發達國家行列的主要挑戰。面對這一人類社會發展史上的嚴峻挑戰,“建議”將代表人類文明進步和生産力發展方向的發展權理論與中國發展實踐經驗相結合,創造性提出並精要闡述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恰如習總書記在中央全會上,對建議稿所作説明中深刻指出,“這五大發展理念,是‘十三五’乃至更長時期我國發展思路、發展方向、發展著力點的集中體現,也是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發展經驗的集中體現,反映出我們黨對我國發展規律的新認識”。從人權理論發展視角看,這五大發展理念又何嘗不是對發展權,這一集中代表發展中國家和人民利益的“不可剝奪的人權”內涵的極大豐富和最新發展。“建議”通過提出嶄新的“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賦予發展權以豐富的時代內容,為中國再接再厲,攻堅克難;戒驕戒躁,平穩順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及時建立了必需的先進指導思想儲備,架起了可以平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思想橋梁。

  “建議”以五大發展理念為指導,提出了堅持創新發展,著力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堅持協調發展,著力形成平衡發展結構;堅持綠色發展,著力改善生態環境;堅持開放發展,著力實現合作共贏;堅持共享發展,著力增進人民福祉的發展路徑。在這五大發展理念指導下形成的五條發展路徑中,“建議”規劃了31個方面的發展內容,提出了300項左右重要舉措,計有50項分別冠以了戰略、工程、計劃、制度和行動,成為適應和引領中國發展新常態、踐行五大發展路徑的務實之舉。

  其中,在堅持共享發展,著力增進人民福祉部分中,有關實施脫貧攻堅工程的週密規劃和嚴整部署給人留下更為深刻的印象。正如總書記在“‘建議’説明”中所指出,“‘十三五’規劃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規劃,必須緊緊扭住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存在的短板,在補齊短板上多用力。”“我們不能一邊宣佈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另一邊還有幾千萬人口的生活水平處在扶貧標準線以下”。為此,“建議”深刻指出,農村貧困人口脫貧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艱巨的任務。必須充分發揮政治優勢和制度優勢,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併為此制定了“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分類扶持貧困家庭,對有勞動能力的支持發展特色産業和轉移就業,對‘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的實施扶貧搬遷,對生態特別重要和脆弱的實行生態保護扶貧,對喪失勞動能力的實施兜底性保障政策,對因病致貧的提供醫療救助保障。實行低保政策和扶貧政策銜接,對貧困人口應保盡保”的具體措施。這充分展示了我國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是屬於全體人民的共享發展,中國所堅持的發展權是“人人參與、人人盡力、人人享有”惠及全體人民的發展權。

  《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充分展示了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人權事業發展所取得的新成就、新理念和新規劃。不僅具有中國特色,而且具有世界意義。

  根據“建議”提出的“各地區要從實際出發,制定本地區‘十三五’規劃。各級各類規劃要增即加明確反映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的指標,增加政府履行職責的約束性指標,把全會確定的各項決策部署落到實處”的要求,有關部門和中國人權研究會等社會組織顯然有必要根據“建議”和日後經全國人大審議批准的“‘十三五’規劃”,在認真總結、評估被譽為“中國人權‘十二五’規劃”的《國家人權行動計劃(2012-2015)》實施情況的基礎上,考慮起草制定中國的第三部人權行動計劃,即《國家人權行動計劃(2016-2020)》,以便與“十三五”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配套而行,比翼齊飛,促進中國人權事業更好、更快地發展。(作者趙正群為南開大學法學院教授、中國人權研究會理事)

  • 新聞
  • 軍事
  • 財經農業
  • 社會法治
  • 生活健康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新聞圖集更多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