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國內國際經濟軍事歷史娛樂視頻圖片評論

十三五規劃建議:未來五年將推動人民幣可自由使用

中國新聞新華網 2015年11月04日 01:30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新華網北京11月3日電(記者吳雨、姜琳)3日公佈的“十三五”規劃建議提出,擴大金融業雙向開放,有序實現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推動人民幣加入特別提款權,成為可兌換、可自由使用貨幣。

  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高級研究員管濤表示,當前中國經濟在世界經濟分量不斷提升,中國需要建立與自身能力相匹配的金融管理體制。隨著“一帶一路”、國際産能合作等開放戰略的實施,越來越多中國企業“走出去”參與國際競爭,需要一個更為開放的金融體系予以支持。

  近期,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一期正式上線運行、中英聯合表態研究“滬倫通”可行性,中國外匯交易中心與德意志交易所集團于近日簽署合作協議……隨著我國金融領域開放的大踏步前進,人民幣國際化程度正在呈現跨越式發展。

  截至2015年9月底,中國人民銀行已與33個國家和地區的央行或貨幣當局簽署了雙邊本幣互換協議,總規模約3.1萬億元,同時還與18個國家和地區的央行建立了人民幣清算安排。人民幣今年8月一度超過日元成為全球第四大支付貨幣。

  “推動人民幣加入特別提款權,成為可自由使用貨幣,中國將更加積極的參與國際事務,承擔與自身能力相適應的國際責任。”管濤認為,擴大金融業雙向開放表明中國堅持對外開放的決心,顯示了大國的定力,向外界發出清晰的信號。儘管近期股市、匯市出現了一些波動,但是市場化改革的方向沒有變,資本項目開放的穩步推進不會停。

  “十三五”規劃建議提出,轉變外匯管理和使用方式,從正面清單轉變為負面清單。放寬境外投資匯兌限制,放寬企業和個人外匯管理要求,放寬跨國公司資金境外運作限制。加強國際收支監測,保持國際收支基本平衡。推進資本市場雙向開放,改進並逐步取消境內外投資額度限制。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經濟研究部部長徐洪才認為,我國對外開放大步邁進的同時,注重金融業開放的有序性和穩步性。這有助於我國在不斷開放中構建平等互利的規則體系,提升中國金融在國際舞臺的話語權和影響力。

  • 新聞
  • 軍事
  • 財經農業
  • 社會法治
  • 生活健康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新聞圖集更多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