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全面放開二孩”這條消息的“穿透力”極強。圍繞這個話題的熱議,真是做到了五中全會提出的“人人參與、人人盡力、人人共享”。在乍聽到此消息的新鮮、欣喜過去之後,很多人開始琢磨下一個問題:“生得了”二孩了,“養得起”二孩不?
(圖片來自CFP)
一對夫婦生不生第二個孩子,真正的決定權,不在國家手裏,也不歸“五年規劃”操心,而在咱們每家人自己手裏。而“養得起”還是“養不起”,則既有家庭因素,也有社會因素。如果“養不起”成為普遍擔憂,那麼,“生得了”新政就會大打折扣,人口政策調整的初衷就難以實現。
家庭因素歸各家內部討論,社會因素則要靠公共政策做調整,對相關公共資源做有針對性的配置,同時也引導市場力量去決定相關市場資源的配置。
首先,不必一驚一乍,“二孩”們不會馬上撲面而來。“全面放開二孩”新政從中央決定,到最終落地,還要依法依規走完國家治理所需的必要過程。大可不必以應急的心態,倉促調整公共政策。而需統籌謀劃“全面放開二孩”給近、中、長期帶來的遞進式影響,做好針對未來5年、未來10年、未來20~30年影響的前瞻性評估、調整。
其次,要對適齡生育人群的“生二孩”意願做準確判斷。直接把“不願生”歸結為“養不起”,是不理性的、情緒化的説法。從現代文明的普遍規律看,世界各國從農業文明進入工業文明後,生育意願普遍降低;從工業文明進一步向信息化文明邁進過程中,生育意願會再次走低。從我國實際看,高知識、中高收入群體的生育意願也相對走低。對這種大趨勢,恐怕我們得習慣和適應,可積極採取措施降低其帶來的社會風險,但不要期望逆勢而動。
第三,“生得了”是絕對的,“養不起”是相對的。待新政走完法律程序落地後,適齡夫婦們擁有“生得了”的穩定權利。而“養不起”則始終是相對的——從家庭內部來説,多一個孩子確實要多付出很多精力財力,但也並非“養一個娃”的成本乘以2那麼簡單,更何況多一個孩子後給家庭實際生活和精神世界帶來的長遠收益,也在可預期之內。
從家庭外部的社會環境來看,國民收入的持續穩定增加,改善民生努力的多年積累,不能被完全忽視。隨著全社會基本公共服務水平的穩步提高,政府負責的起“兜底”作用的社會保障網在“十二五”期間已初步編織起來,而醫改、教育改革、社會保障改革等重大改革都不是徘徊在門口,而是已推進到攻堅階段。這些,都讓“養不起”實質上是相對的。
如何打消符合政策家庭“養不起”的顧慮?
針對“養不起”擔憂中的合理成分,對很多公共政策也要作出新的安排。至少包括——
新政落地後“二孩”生育高峰,甭管有多高,畢竟會出現。這勢必對現有的婦幼衛生資源,對若干年後的基礎教育資源、高等教育資源,帶來增量式的新壓力。從“十三五”到“十四五”期間,各級政府在安排公共財政支出時,必須考慮這個增量。而與此同時,老齡化人群還在繼續擴張,對這個人群的公共資源投入也得繼續增加。換句話説,有限的社會公共資源,將進一步向“兩頭兒”——娃娃們和爺爺奶奶們傾斜。
“傾斜”的方式,既包括發展動作——比如從普及9年義務教育前進到普及12年義務教育,加大基礎教育的社會投入,從而降低家庭投入壓力;也包括改革動作——比如深化醫改以提高對老人孩子的醫療服務水平、報銷水平,比如深化社會保障領域改革以提供更多的社會化育兒機構、養老機構等。
“養不起”的壓力,正是深化改革的動力。要“養得起”,絕不是國家包辦。五中全會強調“注重機會公平,保障基本民生”,放在“二孩”一事上來看,涵義就是:由更高水平的公共服務來提供“養二孩”的社會醫療教育保障基礎,由更體現機會公平的就業環境提供“二孩”成長的未來通道,由每一個家庭獲得的更穩定就業、更多收入來增加“養二孩”的家庭內部底氣。
“養二孩”,你準備好了嗎,社會準備好了嗎?
文|央視特約評論員 楊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