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只要以利益共同體這一富有遠見的理念為引領,把相互尊重、平等相待、求同存異、合作共贏理念貫穿中英合作始終,必將進一步增進兩國人民的深厚情誼,推動中英友好關係邁上新臺階。
國家主席習近平當地時間20日在英國議會發表講話,強調中英越來越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共同體,站在全面戰略夥伴關係的新起點,中英兩國要加強交流互鑒,增進兩國人民相互理解、支持和友誼,推動兩國合作再上新臺階。這是中國領導人第一次在英國議會發表講話,再次證明“習近平主席對英國的訪問是一個重要里程碑”。
“中英越來越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共同體”,習近平主席對中英關係作出的重要判斷,是中國提出的外交新理念的具體而生動的詮釋。近年來,中國在全球治理格局和全球治理體制上,積極倡導打造利益共同體、責任共同體和命運共同體。在10月12日的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七次集體學習時,習近平總書記再次指出,“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把世界各國利益和命運更加緊密地聯絡在一起,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共同體。”現在,習近平主席又用“利益共同體”形容中英關係,這在中英關係史上是首次提出,深刻反映出中英關係正處於歷史最好時期。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在歡迎晚宴的致辭中,對中英關係同樣作出高度評價:“今年是英中關係非常特殊的一年,是兩國合作和友誼前所未有的年份。”
中英利益共同體有著堅實的現實基礎。利益共同體的核心內涵是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包容,這在中英兩國關繫上表現得格外突出。自2004年中英建立全面戰略夥伴關係以來,兩國高層往來密切,政治互信不斷加強,雙方已建立起幾十個正常、定期、制度化的對話機制;經貿合作逆勢而上,利益交融與互惠合作不斷深化,彼此成為對方重要貿易夥伴和投資目的國;文化交流合作日益常態化,包容互鑒程度不斷深入,為推動中英關係發展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毫無疑問,中英已經成為利益共同體。也正是建立在這種利益共同體之上,中英關係才能取得大量令人鼓舞的成績,才能創造一個又一個的“第一”:英國是第一個同中國建立全面戰略夥伴關係的歐盟國家;是除香港外最大人民幣境外交易中心,也是吸引中國留學生、開辦孔子學院最多的歐盟國家;還是首個發行人民幣國債的西方國家、最早申請加入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的西方大國。
中英利益共同體有著無限的發展潛力。國之交在於民相親。正如習近平主席所説:“中英關係發展的源泉來自兩國人民的相互理解、支持、友誼。”中英雖然地處亞歐兩端,相距8000多公里,但山海之隔阻擋不了兩國人民的相互友好。二戰期間,24名中國海軍學員參加諾曼底登陸,英國議會上院議員林邁可、記者何克等則積極投身中國抗戰。今年,英國女護士克洛斯在非洲感染埃博拉病毒,中國緊急將最新研製的藥劑送達英方;英國議員貝茨勳爵選擇在中國為和平與慈善事業徒步行走約1700公里。這些發生在昨天和今天的故事,生動詮釋了兩國人民之間的相互理解、支持、友誼。這是打造更加緊密的中英利益共同體的重要原動力。同時也要看到,我們今天所處的時代,是以和平與發展為主題的時代,也是各國同舟共濟、攜手共進的時代。打造更加緊密的中英利益共同體是時代趨勢,是構建以合作共贏為特徵的新型國際關係的必然選擇。這不僅利於兩國,也惠及世界。
站在全面戰略夥伴關係的新起點,中英兩國攜手打造更加緊密的利益共同體,恰逢其時。如何攜手打造?最重要的就是加強兩國交流互鑒,增進兩國人民相互理解、支持和友誼。事實告訴我們,把人們隔離開來的往往不是千山萬水,不是大海深壑,而是人們相互認知上的隔膜。這其中既有意識形態的偏見,也有現實利益的誤判。“物之不齊,物之情也。”國與國之間、人與人之間必然存在一定認知差異,既然世界上存在著不同的民族、歷史、文化、宗教、制度、發展水平、生活方式,那就肯定會存在一些相互不那麼好理解的事情。對待這些認知差異,最好的應對方法就是交流互鑒,而不是自我封閉,更不是唯我獨尊。只要以利益共同體這一富有遠見的理念為引領,把相互尊重、平等相待、求同存異、合作共贏理念貫穿中英合作始終,必將進一步增進兩國人民的深厚情誼,推動中英友好關係邁上新臺階。
“凡是過去,皆為序章。”利益共同體既是中英關係的現實寫照,也是走向“黃金時代”的動力所在。著眼未來,立足長遠,打造更加緊密的利益共同體,構築中英關係未來,兩國都需要更多中英關係的積極推動者、中英友好的貢獻者、中英合作的支持者,期待他們為中英關係更廣闊、更光明的未來鋪設理解之路、架起合作之橋。
中英攜手,恰逢其時!
(原標題:利益共同體構築中英關係未來——習近平主席訪問英國系列評論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