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國內國際經濟軍事歷史娛樂視頻圖片評論

習近平訪英,兩國關係的新起點

習近平訪問英國中國網 2015年10月22日 10:37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對中國而言,與英國的戰略合作,對中國對外關係戰略發展政策的貫徹與實施意義重大。習近平訪英,是中英兩國關係的新起點,也是中國大國外交的里程碑式事件。

  作者:劉成

  ——“中英合作正當時”系列述評之四

  劉成 作者係察哈爾學會高級研究員 南京大學教授

  應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的邀請,習近平于10月19日至23日對英國進行國事訪問。這是中國元首10年來首次對英國國事訪問,也是中國向歐洲的又一次重大外交行動。習近平此次是專訪英國,這十分罕見。在臨行前接受路透社採訪時,習近平表示,他期待著同英國領導人和各界朋友共商兩國關係發展大計,共同開啟中英全面戰略夥伴關係的“黃金時代”。英國首相卡梅倫在接受央視記者專訪時也稱,現在是英中關係的“黃金時代”。英國重視與中國的關係,體現了其現實主義的外交思想和大國外交傳統。

  在英國歷史上,保護英國利益和獨立性一直是英國任何政黨的主流思想。托利黨首相坎寧曾毫不遮掩地説:“每一個民族都為自己,而上帝為我們全部”。輝格黨首相帕默斯頓勳爵的名言是“英國沒有永久的朋友或敵人,只有永久的利益”。英國是一個海洋國家,無力與陸地強國在歐洲大陸上直接展開爭奪。因此,英國最明智的外交手段,就是採取不斷變換支持或反對一國或數國的的策略,維持大國均勢,防止出現具有壓倒性優勢的國家聯盟,或形成一個阻止英國進入大陸的歐洲帝國。拿破侖戰爭後,英國消除了法國在歐洲大陸的霸權。英國支持德國統一,也是為了平衡法國。但統一後的德國試圖稱霸,英國於是又與法、俄聯盟抗衡德國。

  為了維護英帝國的利益,尤其是在印度的利益,英國採取了全球外交思路。19世紀後半葉兩度擔任首相的迪斯累利認為,保守黨外交政策的重點是帝國而不是歐洲,英國不再只是一個歐洲國家,它已經成為一個龐大的海洋帝國的中心,帝國邊界延伸到最遠的海洋。英國力圖保持奧斯曼帝國的完整就是這種思路在外交政策上的具體表現。

  此外,和平是英國外交活動中所堅持的原則。在迪斯累利看來,一個旨在追求穩定而繁榮的世界的外交政策,其基本條件就是和平。這固然是由英國在世界各地的利益決定的,但另一方面,英國外交有著其與生俱來的脆弱性。在英法百年戰爭戰敗後,英國轉而依靠海洋實現國家崛起,逐步建立起強大的海軍。可在陸軍方面,相較于其他歐洲強國,英國的劣勢明顯。在19世紀90年代,英國的陸軍人數還不到16萬人。在這樣的情況下,海軍實力再強也無法對歐洲大陸的內部軍事衝突起到大的作用。因此,隨著其他歐洲強國工業化的後發逼近,和平外交更符合英國利益與軍事實力。

  在二戰後,英國走向衰落,但仍然堅持傳統的大國思維。10月6日,在事先沒有向美國通氣的情況下,主動向中國提議建立非正式關係。1950年1月6日,英國不顧美國的指責,正式承認新中國,同時聲明撤銷對國民黨政權的外交承認。英國之所以急於承認新中國,保證其在香港的利益是重要原因之一。事實上,維護英美特殊關係在戰後大部分時間都是英國外交的重點,但這並不意味著英國是美國的附庸。由於英國秉持的現實主義的外交傳統和大英帝國的思維方式,在一些重大的外交政策上,英國與美國存在著矛盾和分歧。英國不顧美國的反對承認新中國就是證明,而英國積極加入亞投行則是這一外交傳統的最新例證。

  英國是中國在歐盟內的第二大貿易夥伴和最大投資目的地國,中國是英國在歐盟外的第二大貿易夥伴。從現實利益上講,中英兩國密不可分。英國外交所體現的全球思維與和平策略,值得中國思索和借鑒。中國是當今世界最具活力的新興力量,遵從現實主義的英國自然力圖加強與中國的友好關係。對中國而言,與英國的戰略合作,對中國對外關係戰略發展政策的貫徹與實施意義重大。習近平訪英,是中英兩國關係的新起點,也是中國大國外交的里程碑式事件。

  • 新聞
  • 軍事
  • 財經農業
  • 社會法治
  • 生活健康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新聞圖集更多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