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國內國際經濟軍事歷史娛樂視頻圖片評論

“十二五”成果回顧:金融業改革取得突破進展

中國新聞海外網 2015年10月20日 10:31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t01466d3ffc4410643f.jpg

  “十二五”期間,尤其是最近兩三年裏,金融業改革出現了大踏步的發展,尤其是在建立市場化的金融體制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總結其犖犖大端,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貨幣政策的運用手段更貼近市場需要。在建立市場經濟體制後,中國的貨幣政策一直表現得相當寬鬆,它雖然保證了企業的資金需求,但也同時導致國內市場長期處於通貨膨脹的陰影之下,物價上漲在最近二三十年裏比較嚴重,經濟發展的成果在一定程度上被稀釋了。

  “十二五”期間,央行對貨幣政策的運用開始更多地考慮主動性、前瞻性和靈活性。在中國經濟進入中高速增長的新常態後,經濟轉型已經成為大勢所趨,這種轉型也為貨幣政策的改變創造了有利條件。最近幾年裏,儘管經濟增長的目標有所降低,但穩增長仍然是一個很重要的目標,而貨幣政策一直表現得很克制,不再是像以前那樣一味依賴貨幣寬鬆來推動經濟增長。當然,這並不是説貨幣政策可以脫離實體經濟的需求,但即使是在最近兩年裏經濟增速出現明顯下行的背景下,央行在出臺降準降息等措施時,更傾向於定向降準,向急需資金的中小微企業實行“滴灌”。雖然效果還不是很理想,但由於較好地控制住了貨幣發行,最近幾年的物價得到了一定的控制,經濟增速的下行並沒有過多地影響到民生。

  第二,民間資本進入金融業的大門已經打開。改革開放以後,民間資本開始進入金融業,但一直被控制在較為低端、邊緣的類金融部門。這種體制適應了國家對金融業的控制,但卻不利於民間資本的擴張與壯大。最近幾年,隨著金融業改革的深入,引導符合條件的民間資本進入金融業的大門已經打開。這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允許民間銀行組建自負盈虧的民營銀行,二是與國有銀行推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結合,允許民間資本進入國有銀行持有股份。前者已經成為現實,後者則由國家挑選了交通銀行正在進行試點。

  民間資本可以組建銀行,標誌著民間資本進入了金融業核心業務,國家的金融業結構也更趨合理。一方面,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分解國有銀行的壓力,使其有條件以市場化的原則來從事存貸款業務。另一方面,它也能促進民間資本的壯大與發展,尤其是在民營銀行與民營企業實現對接以後,可以更有效地支持地方上的中小企業的發展。

  第三,利率市場化改革條件已經成熟。金融業要實現市場化,利率市場化是其關鍵一步。利率市場化的推行,可以使資金更好地體現出其價值,因此它一直是金融業改革的一個重要目標。我國對利率市場化改革確定了分階段小步走的戰略。在“十二五”期間,這種改革的步子明顯加快,先後實現了外幣存貸款利率市場化和人民幣貸款利率市場化,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央行在人民幣存款利率市場化上所推行的積極改革已經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在去今兩年連續降息後,目前的基準利率與CPI相比較,已經出現了負利率,但是由於商業銀行對儲蓄利率在市場化條件下大多實行了不同檔次的上浮,因此儲戶得到的最終利率仍在正利率之上。“十二五”期間密集推出的這些改革措施已經為全面實現利率市場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性條件,相信這一改革目標在不久之後就能夠實現。

  當然,由於金融業是事關國家經濟安全的一個重要行業,銀行的安全又直接關聯到民眾資産的安全。因此,中國對金融業的改革總體上來説是比較謹慎的,目前的金融體制仍然存在一些與現實需求不能很好適應的弊端。最近兩年,在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後,為了讓經濟增長保持一定的速度,央行多次推出降息降準措施,但實體經濟的受益卻很有限,反而推動了房地産市場和資本市場的投機炒作,這也使貨幣政策的效果打了折扣。如何讓金融與實體經濟更好地對接起來,這是中國下一步金融改革必須著力解決的一個難題,而要在這方面有所突破,關鍵還是在於要堅持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方向。

  • 新聞
  • 軍事
  • 財經農業
  • 社會法治
  • 生活健康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新聞圖集更多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