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讓英雄精神融入民族血脈
——寫在烈士紀念日之際
新華社評論員
新華社北京9月29日電 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共和國66歲華誕之際,第二個烈士紀念日向我們走來。從人民英雄紀念碑前敬獻花籃,到各地紛紛開展公祭活動,再到紀念館裏涌動的人群,在抗戰勝利70週年的特殊年份裏,緬懷先烈、崇尚英雄的社會氛圍分外濃烈。凜然英雄氣,激蕩天地間,帶給人們深沉的思索。
日前,在聯合國講壇上,習近平主席有一句話振聾發聵:“對歷史,我們要心懷敬畏、心懷良知。”飲水當思源,今天,沐浴在和平的陽光下,享受越來越好的生活,我們更加懷念“願拼熱血衛吾華”的烈士們,懷念“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英雄們。國家不會忘記,人民不會忘記,是他們,用鮮血和生命為共和國奠基,以奉獻與犧牲為人民謀福祉,憑智慧和汗水創造了輝煌業績。無論是將烈士紀念日設立於國慶前夕,還是勝利日大閱兵老兵方陣第一個通過天安門,都深深表達了對先烈的銘記與敬仰,更寄寓了讓英雄精神引領社會前行的深意。
近年來,從褒揚烈士的政策法規不斷完善,到烈屬撫恤標準不斷提高,從每年上億人次瞻仰烈士陵園,到紅色旅遊方興未艾,不忘先烈、景仰英雄,凝聚為社會共識,匯成社會主流。但也應看到,極少數人打著“還原歷史”“尋找真相”等幌子,採取醜化惡搞等方式,歪曲歷史、抹黑英雄、解構崇高,不僅損害英烈光輝形象,也混淆了是非曲直,衝擊了主流價值觀。這種數典忘祖、自斷根脈的言論沒有市場,不得人心。歷史不能遺忘,英雄不可詆毀,捍衛英雄就是捍衛我們的精神高地,崇尚英雄就是守住我們民族的根與魂。新的時代背景下,讓英雄精神煥發新的光彩、融入民族血脈,依然十分重要而迫切。
讓英雄精神融入民族血脈,我們才能始終築牢價值基石。山因脊而雄,屋因梁而固。回望歷史的天空,無數先烈和英雄們,他們以身許國的壯志、造福大眾的情懷、捨己為人的抉擇,不僅挺起了民族的脊梁,也樹立了價值的標桿。穿越時空,英雄精神像一束束澄明之光,照亮今天人們的心靈,帶來深刻啟示。
身處轉型期社會,徘徊于五光十色的精神世界,焦慮于種種道德滑坡、價值失范現象,人們更加需要指引方向的坐標係,強烈呼喚崇德向善的正能量。青史之上,一段段盪氣迴腸的歷史,一個個感人至深的故事,書寫著英雄們對祖國的忠誠、對美好社會的嚮往、對真善美的追求。走近英雄,品讀他們的事跡,感悟他們的境界,也是思想凈化、精神補鈣的過程。以英雄精神滋養心靈,我們在利益誘惑面前,就會多一些精神的守望;面對功利與浮躁,就會多一些沉著的定力;在社會交往之中,就會多一些友善的暖流。讓崇尚英雄、捍衛英雄、學習英雄、關愛英雄蔚為風尚,我們的社會就會多一些清風正氣、少一些歪風邪氣,多一些奮發之志、少一些頹靡之風,始終保持一種昂揚向上的精氣神。
讓英雄精神融入民族血脈,我們就能不斷激發前行力量。今天的中國,正在發生日新月異的變化。前進道路上,機遇與挑戰並存,希望與困難同在,我們既有天翻地覆今勝昔的豪情,也有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的鞭策。“實現我們的目標,需要英雄,需要英雄精神。”這是我們攻堅克難、砥礪前行的力量之源。
實現我們的夢想並非易事,其中有實力與能力的考驗,更有意志與精神的比拼。有什麼樣的精神,就能産生什麼樣的力量。弘揚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懷,何愁不能匯聚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的磅薄之力?樹立百折不撓、堅忍不拔的必勝信念,何愁不能啃下難啃的硬骨頭、闖過難涉的險灘?激發舍我其誰、勇於任事的擔當精神,何愁不能開創萬馬奔騰、百舸爭流的新氣象?賡續艱苦奮鬥、勤儉創業的優良傳統,何愁不能幹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把英雄精神轉化為幹事創業的強大動力,我們就能戰勝各種艱難險阻,一路開拓向前。
詩人曾説過:英雄不是點燃的蠟燭,而是一束純凈的陽光。蠟燭有燃盡的時候,而英雄的精神將會永存。烈士紀念日,既是對歷史的深情回望,更是向著未來的堅定出發。讓英雄豐碑矗立心中,讓英雄精神薪火相傳,我們接力前行就有了無比強大的力量,就一定能把先烈矢志奮鬥的復興偉業推向新高度,讓美好的夢想綻放在中國大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