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國內國際經濟軍事歷史娛樂視頻圖片評論

【央視評論】中美關係史上幾代新聞人與他們的中國聲音

央視評論_首頁央視新聞 2015年09月21日 23:03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9月18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人民大會堂會見了新聞集團執行董事長默多克。習近平主席表示,中國將繼續對外國媒體持開放態度,歡迎外國媒體和記者來華採訪報道,向世界介紹中國發展,幫助世界把握中國發展機遇,增進中國人民和各國人民相互理解和合作。

關於這次會見,默多克很有感慨。

1

古有鴻雁傳書,傳情達意,今有發達媒體,信息傳遞,媒體,在國與國的交往中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回顧中美關係交往進程,兩國的新聞人都做出了努力。

中美關係發展的歷史上:有哪些著名新聞人?

30年代在延安,美國記者斯諾通過他所寫的《紅星照耀中國》向西方社會社會揭示了共産黨艱苦卓絕的鬥爭歷史,讓世界看到中國的希望所在。後來他也被邀請到天安門城樓,繼續見證了乒乓外交,為歷史做出了重大的貢獻。

△1939年 毛澤東在延安會見埃德加·斯諾

△1939年 毛澤東在延安會見埃德加·斯諾

40年代毛主席在延安窯洞裏與美國記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談話讓世界更了解中國,更加了解中國共産黨。

△油畫《笑談紙老虎——毛澤東與安娜·路易斯·斯特朗》

△油畫《笑談紙老虎——毛澤東與安娜·路易斯·斯特朗》

80年代鄧小平與意大利記者奧琳埃娜·法拉奇的談話,更是具有重要意義。法拉奇作為西方記者的旗手,為中國的改革開放搖旗吶喊,她的一系列的報道也是震撼了西方。

△鄧小平會見意大利記者奧琳埃娜·法拉奇

△鄧小平會見意大利記者奧琳埃娜·法拉奇

習近平主席希望國際傳媒能作“正義的聲筒”

習近平主席之所以在訪美前會見默多克,首先因為他是一個傳奇的新聞人物,而且他主導的媒體集團,橫跨了從平面媒體到電視臺,從澳大利亞到英國到美國的整個西方世界。他所領導的新聞集團也是最早進入中國的西方傳媒報業集團,他和習近平主席的見面,能為中美之間的媒體交流,在國際上傳達中國聲音,樹立中國形象做出貢獻。歷史證明善用兩國媒體,利用媒體為高端訪問造勢,是好的做法,一張好的照片勝過千言萬語,一個好的故事能流傳久遠。

媒體先行對於兩國的友好氣氛大有幫助

不可否認,中國與西方之間也存在著一定的誤解、曲解和不理解,因此媒體的影響力就尤為重要。雖然中美關係存在管控分歧方面的實際挑戰,但默多克作為一個具有豐富經驗的新聞人,在談及中美關係時,用“很好”來形容,也是有他的道理。這就取決於看問題的視角,有沒有大的歷史觀和宏觀視野。從中美交往的歷史來看,79年到現在,默多克作為一個見證人,肯定感觸頗深。尤其是在中國入世後,他在中國的經營也讓他感受到,今天的中國,和今天的中美關係,已是今非昔比,從這個角度上,他用“很好”來形容中美關係,一點也不過分。

西方媒體希望聽到習主席穩健的中國的聲音

默多克很清晰敏銳地看到了現在中美關係在媒體領域反映出的一個問題:就是西方的媒體,包括他自己的媒體,很希望聽到習主席穩健的中國的聲音。從這點來講,他也有心放大中國的聲音,幫助中國向西方講一個中國的故事,而且他在講中國故事的同時,也會向西方描述習主席是一個怎樣的人,習主席的理念,習主席反腐行動的目的,他可以用自己的視角打破西方對於中國“鐵板式”的固有的觀念。

美國新聞界在總統選舉中有一個手段叫“spin”,把它翻譯成“撕盤”,也就是説美國新聞界為了説明候選人的政治態度時會運用很多手段,編造很多故事。在中美關繫上,我們不希望看到媒體的“撕盤”,不希望看到他們劍走偏鋒,編造一些不實,只報道一些非主流的東西。所以默多克的來訪,和習主席對他的接見,傳遞了一個非常積極的信號,就是中國願意與國際媒體合作,願意通過西方這面鏡子讓大家看到中國的成長,在西方樹立中國的形象,和中國承擔的責任,這個意義是十分重大的。

文/央視特約評論員 孫哲

  • 新聞
  • 軍事
  • 財經農業
  • 社會法治
  • 生活健康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新聞圖集更多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