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多媒體專著《逃出生天——美軍“飛虎隊”克爾中尉香港曆險記》書影
今天上午,抗戰歷史紀錄片《營救克爾》暨多媒體圖書《逃出生天》落地美國飛虎隊桂林遺址公園首播和發行儀式在廣西桂林市臨桂區舉行。
在首播和發行儀式上,攝製組向美國飛虎隊桂林遺址公園捐贈了紀錄片《營救克爾》(精華版),據深圳導演劉深介紹,克爾中尉在蒙難48天后,最終重返桂林基地,並在戰後返回美國故鄉,他唸唸不忘當年的救命恩人,感恩港九獨立大隊的遊擊隊員們,是他未了的夙願。因而,兩部向反法西斯戰士致敬作品落地桂林臨桂,就是將克爾中尉帶回了他的第二故鄉,圓了他的思鄉夢。
故事梗概飛虎隊員逃出魔爪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的1944年2月11日,香港仍處在日軍野蠻佔領時期,美國陸軍第十四航空隊中美空軍聯隊(CACW)執行轟炸香港啟德機場的任務,第三戰鬥機大隊32中隊飛行員唐納德·W·克爾中尉和戰友們駕駛20架P-40戰機,為12架B-25轟炸機護航,從飛虎隊位於桂林臨桂縣的二塘機場起飛。
飛虎隊機群遇日軍零式戰機攔截,克爾中尉擊落了一架敵機,隨即遭到3架日本戰機追擊,座機油箱中彈起火後,他跳傘逃生,降落在香港新界觀音山沙田坳,他的臉部、手腕和腿被燒傷和割傷。
克爾中尉在跳傘後經歷了奇跡般的逃生,在日軍大肆搜捕的危險環境中,最終被營救出香港。這次營救行動由東江縱隊以及屬下的港九獨立大隊實施,國軍部隊和英軍戰地服務團提供後援,最終將克爾中尉護送回桂林基地。
經歷了48天的蒙難與逃生,克爾中尉在遊擊隊的幫助下,逃出敵軍魔爪,安全返回桂林基地。在這個傳奇故事的背後,有很多細節鮮為人知,甚至被漫漫時光所湮滅,這兩部作品的價值,正是挖掘那些塵封的史料,還原一段驚心動魄的歷史真相。
紀錄片拍攝幕後故事
紀錄片《營救克爾》以唐納德·W·克爾中尉的戰地日記為歷史參照,劇組與港九獨立大隊老戰士以及後代、克爾中尉的後代、香港村民一起,尋訪克爾中尉當年逃生的路線;影片中包括關於美軍飛虎隊和日軍佔領香港期間的珍貴歷史影像。
攝製組在美國期間,實地了採訪克爾中尉的故鄉匹茲堡、喬治亞州和代頓空軍博物館等,然後,劇組轉戰香港,在此期間,克爾中尉長子安迪·柯爾,次子大衛·克爾及妻子都接受了採訪,一起尋訪克爾中尉成長與曆險的足跡。
2014年10月,劇組在美國的第一站是北卡羅來納州的羅利,那裏是克爾中尉次子大衛克爾如今的家。劇組拍攝了克爾中尉的遺物,包括他的骨灰盒、老照片、手繪漫畫、明信片、登載結婚照的舊報紙、聖誕賀卡,還有一件嶄新的軍裝。克爾中尉的銅質骨灰盒,是一本厚厚的書的造型,那裏面就是克爾中尉永恒的生命。
美國之行的第二站是克爾中尉的老家——匹茲堡,克爾中尉的長子安迪·克爾帶劇組拍攝了他父親當年出生和生活過的那所木房子,安迪先生的童年也是在這裡度過的。
位於喬治亞州的空軍基地是當年克爾中尉服役過的地方,如今,飛虎隊鯊魚牙標誌依然被保留在這裡的一支部隊的戰機上。空軍基地禁止入內,我們在旁邊的航空博物館裏,見到一架飛虎隊曾經使用過的P-40戰鬥機,機型與克爾中尉當年的座駕是一樣的。
為了拍攝到當年飛虎隊的戰機,劇組還奔赴俄亥俄州的代頓(Ohio-Dayton),這裡因為是萊特兄弟試製第一架飛機的地方,又被稱為“飛機的故鄉”,並擁有世界上最大的航空博物館。
香港,尤其是九龍的西貢地區,無疑是克爾中尉當年逃亡的主要區域,從2014年10月開始,劇組在那個半島拍攝了半年多的時間,翻山越嶺,穿越海灣,付出了很大的辛苦。無論是觀音山下的獅子亭,還是赤徑教堂和塔門島,都留下了劇組的足跡,劇組還曾經兩次在黃石碼頭乘船出海。
在拍攝本片的日子裏,劇組還多次在北京拜訪過大衛·克爾先生,安迪和大衛兄弟與劇組一起輾轉于美國、香港、深圳、北京、桂林等地,相互之間相互了解日益加深,結下了深厚的情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