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國內國際經濟軍事歷史娛樂視頻圖片評論

千余名員工鏖戰三個月 探訪9·3閱兵直播背後故事

中國新聞央視網 2015年09月08日 11:54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央視網訊(記者 唐詩穎)距離9·3閱兵直播已過去五天,但那些讓人震撼又熱血沸騰的鏡頭和畫面卻依然清晰的留在每個電視觀眾的腦海裏。

  對於每一個央視人來説,9·3閱兵直播並不是一次簡單的實況直播。這場直播背後是千名員工三個月的鏖戰、新技術新設備的大膽使用、各種直播前期工作的艱難推進等等,許多都是外人無法得知的。下面,記者就帶您走進閱兵直播那些不為人知的故事。

  鏖戰三個月:不敢生病,缺了誰都不行 

  9月3日上午,短短4個半小時的直播,其背後凝聚的是1000多名央視工作人員三個月來日以繼夜地辛勤付出。

  新聞制播3部的王安慶,負責天安門附近設備的搭設工作,從閱兵演練開始,很少有時間回家。他的母親長期患有疾病,每天都需要他陪著鍛鍊。可這段時間,由於他不在家照顧,母親病情加重,左腿肌肉開始萎縮,父親還患上了肺炎,每天只能自己去醫院打針。他告訴記者,閱兵結束後也沒閒下來,拆設備,還設備,檢查設備,每一個環節都必須自己做。最近他正在幫母親尋找養老院照看。

  即使這樣,他也沒有抱怨,“這麼有紀念意義的活動,很榮幸能參與其中,這就是工作嘛!”他説,唯一的遺憾就是連張工作照也沒有時間拍。

  和王安慶情況一樣的央視工作人員還有很多。這三個多月來為了閱兵直播,他們沒有節假日,甚至連生病也不敢,因為工作,缺了誰都不行。

  30公里光纜如何鋪設?

  4個半小時的閱兵,你知道央視直播團隊投入的攝像機光纜有多長嗎?答案是30公里!這30公里需要他們一米一米鋪設完成。直播背後,這些繁重的前期工作則更鮮為人知。

  此次直播,拍攝閱兵、中外國家政要觀看閱兵、端門迎賓、天安門廣場升旗儀式等,央視團隊使用了三個轉播系統共計投入48個訊道,鋪設攝像機光纜約30公里,覆蓋了長安街核心區、天安門廣場、中山公園、故宮等廣大區域,其中以天安門至端門,以及金水橋下光纜預鋪最為複雜。

  新聞制播部周磊説,在鋪設金水橋下光纜時,最開始設想使用小船,工作人員乘船架攬,但效果並不理想。最終和有關部門協調後,將金水河放了一部分水,工作人員行走在齊胸的水中一步步鋪設。

  在架設“天鷹”攝像機時也是狀況頻出。長安街東單路口至郵通街的二維有線索道攝像機系統是目前世界範圍內最長的二維有線索道系統。由於是橫跨長安街架設,工作人員只能選擇在夜間工作,還必須在15分鐘內架設完成,白天還得不停的調試,長時間睡眠不足導致許多工作人員雙眼充血。

  新聞制播部劉斌告訴記者,在天安門廣場搭建設備極其複雜,並不是一個部門説了算,而是要涉及到多個部門。為了畫面好看,不能出現電纜鏡頭,他們常常小心翼翼地行走在城樓房頂搭設,城樓上一磚一瓦還都是文物。他説:“有時候設備搭建好了,可領導一來説要換個位置,就必須得把之前的全拆了重搭。”

  自主研發新設備 

  三個月的辛勤付出,目的就是要在9月3日上午拿出一流的直播鏡頭。為此,直播團隊可以説想盡了辦法。

  為完成“9·3紀念大會”公共信號製作任務,直播導演組借鑒了國慶50週年、國慶60週年的經驗,並實地觀摩俄羅斯“5·9紅場閱兵”的直播工作,向俄方導演實地取經。最終確定由6個系統、89個機位組成直播系統。

  直播還成功運用了“天鷹”、“飛貓”、航拍機、微型攝像機(Gopro)等新技術、新設備,從事後的直播效果來看,這無疑成了中國電視直播史上的一次重大創新。

  “天鷹”,是中央電視臺首次與航天部13所聯合開發的一種二維索道攝像機。傳統的索道攝像機只能水平移動,而“天鷹”則可以在長長的索道上能來能往、能上能下,靈活移動。為正面拍攝閱兵方隊,直播團隊在中山公園至人民大會堂東北側,架設了一台“天鷹”。

  事實證明,“天鷹”成為了直播展現閱兵方陣氣勢的絕對利器,極大提升了直播的視覺震撼力。它對徒步方隊和裝備方隊排山倒海的氣勢的拍攝,讓直播在這一環節亮點頻現。

  此外,直播團隊還在長安街南側架設了一根40米電動的軌,在靠近方隊的位置上橫向移動,這一裝備保證了攝像機位可以真切、近距離的拍攝到受閱方隊在天安門前通過的盛況。

  就是這樣反反復復,不斷調試,中央電視臺為大家帶來了一場全景式、立體化的直播,為“9·3勝利日大閱兵”留下了彌足珍貴畫面。

  • 新聞
  • 軍事
  • 財經農業
  • 社會法治
  • 生活健康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新聞圖集更多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