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國內國際經濟軍事歷史娛樂視頻圖片評論

閱兵 我們看到了什麼?

中國新聞光明日報 2015年09月04日 10:42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陸戰隊兩棲突擊車方隊接受檢閱。新華社記者 蘭紅光攝

  “劉老莊連”英模部隊方隊護旗手通過天安門廣場。新華社記者 張宏祥攝

  解放軍合唱團在演唱。新華社記者 羅曉光攝

  無人機方隊的BZK-005無人機裝載車經過長安街。新華社記者 陳斌攝

  白建軍中將、田中中將、陳東中將、吳國華中將、潘昌傑中將(自左至右)率領裝備方隊接受檢閱。新華社記者 李一博攝

  俄羅斯方隊通過天安門廣場。新華社記者 金立旺攝

  沒有無意義的國家行為,帶有國際性的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週年閱兵活動,自不例外。由於本次閱兵是一次國慶閱兵之外的主題活動,而注入了更加豐富的思想內容。閱兵看到的絕非是廣場上走過的一個個方隊,更重要和更關鍵的是閱兵背後蘊含的國家意志與價值取向。

  1、閱兵讓我們再思考,這支人民軍隊從哪來到哪去?

  歷史昭示未來。回顧歷史是為了走向未來。當我們看到一個個威武雄壯的方隊從眼前走過,或許會思考,這支人民軍隊從哪來到哪去?這是一支農民的軍隊,從大山深處走出,從小米加步槍起步,經過戰火錘煉,又有了新中國成立後半個多世紀的建設,已經是鳳凰涅槃。苦難的中華民族為什麼沒有倒在血泊中?答案就在最先出現在受閱隊伍中的抗戰老兵,從他們身上我們認識到中華民族的精神與道德價值觀。這就是中華民族苦難中堅持,苦難中成長的重要原因。有了民族精神的支撐,這支軍隊將走向哪是清楚的,這個民族走向哪和走多遠也是可以想象的。

  2、閱兵讓我們再辨析,這支人民軍隊擁有哪些品質?

  僅僅從表現形式,便不難發現中國閱兵與世界閱兵存在很大差異。我們很重視形式美,比如在整齊劃一、步調一致方面,進入精神世界和價值系統,區別更大。抗日戰爭時期,毛澤東在與英國記者貝特蘭的談話中就明確提出:“八路軍更有一種極其重要和極其顯著的東西,這就是它的政治工作。”至於從價值坐標和價值取向上講,區別同樣明顯,我軍明確地提出“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正是全新的精神世界與價值系統。西方軍隊的裝備發展是伴隨工業革命獲得提升的,中國共産黨領導的人民軍隊,在整個革命戰爭年代都是從敵人的手中奪取,這就形成了自力更生的價值觀念,這種自力更生既可以成就內生的主動性,也可以化作發展動力。正是因為不一樣,決定了只能走自己的道路。我軍在革命戰爭年代是中國共産黨領導,今天,註定還是堅守這樣的領導,如果沒有了這一領導,中國軍隊便不再擁有精氣神。

  3、閱兵讓我們再品評,這支人民軍隊發生哪些新變化?

  閱兵絕非僅僅看軍事裝備和官兵的精神風貌與軍事素養,從閱兵的許多技術細節或行為方式中,我們已經看到了習近平總書記擔任我軍最高統帥後的深刻變化。比如受閱方隊的編排中就包含著新思想、新理念。較以往國慶閱兵不同的是按作戰體系編組受閱方隊,即裝備方隊與空中梯隊均按照作戰體系編排,比如,裝備方隊由面突擊、防空反導、海上攻擊、戰略打擊、信息支援、後裝保障等作戰體系模塊組成。更為突出的則是務實紮實的作風逐漸強化。今天,真正的將軍已經走到方隊中來,56名將軍領隊證明了很多,至少有一點是軍隊作風的巨大轉變,同時半數以上具有博士、碩士學位,這也是文化素質的巨大提升,更反映著軍隊作風轉變。這種轉變至關重要,軍隊必須更紮實。任何花架子,最後付出的一定是血的代價。

  4、閱兵讓我們再觀察,這支人民軍隊以什麼樣的發展節奏前進?

  閱兵場上的震撼力很大程度上來自武器裝備。如果對新中國成立以來我軍裝備的發展變化作出簡單概括,可謂已實現“三級跳”:開國大典的裝備全部從敵人手中繳獲,而35週年、50週年和60週年的國慶閱兵,武器裝備則是國産與國外進口並重,區別在於比例變化,而本次閱兵全部為國産裝備。閱兵是國防建設水平全面而又充分的展示,因此當展現出強大力量時,就能更有效地凝聚人心和力量。而今,國民經濟的飛速發展惠及軍隊,我軍已經進入一個快速發展期。毋庸諱言,從廣場上走過的這支軍隊早已非比從前,軍事力量日新月異,讓我們為之振奮,為之驕傲。這恰恰也是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精神力量。

  5、閱兵讓我們再認識,這支人民軍隊強大後對國家意味著什麼?

  中國在以更加積極的姿態擁抱世界,這是本次閱兵的顯著特點。今天把紀念活動定位於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這就是一種胸懷和高度,同時拓展了對抗日戰爭的理解。這充分説明,我們已經把中國戰場上取得的勝利,看成愛好和平人民的勝利,是世界力量互相支持的結果。到目前為止,中國共産黨及其領導的軍隊沒有試圖征服任何國家,相反成了聯合國派出維和部隊最多的國家之一。

  一次閱兵讓世界大國包括與中國“攸關方”都亮明了自己的底牌,這不是一件壞事,國家關係怕的不是衝撞,而是誤讀。都表明了自己的態度和價值觀,也就找到了博弈和維護平衡的路徑與方式。一次閱兵是對中國大國道路和大國胸懷的又一次歷練。一次閱兵讓國民更成熟、更辯證,當抗戰老兵最先出現,我們的心靈為之震撼,一種最深厚的民族精神正在激發、凝聚和張揚,這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最強大的力量。這些原本也是我們舉辦此次閱兵的目的和要義所在!

  • 新聞
  • 軍事
  • 財經農業
  • 社會法治
  • 生活健康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新聞圖集更多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