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國內國際經濟軍事歷史娛樂視頻圖片評論

我們的父親、丈夫為中國而戰——抗戰中的國際友人

國際新聞新華網 2015年09月03日 04:02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新華網北京9月2日電(記者戴盈 郝亞琳 喻菲)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週年大會前夕,北京舉辦了一場特殊的新聞發佈會,坐在臺上的不是發言人也不是政府官員,而是70多年前在抗戰中與中國人攜手而戰的國際友人,以及他們的遺孀、後代。他們帶著對戰爭的回憶,更加珍視今日之和平。

  筒井健史:我的父親是八路軍

  筒井健史1951年3月出生在黑龍江省牡丹江市,並在那裏生活了8年。但直到1986年,他才知道父親筒井重雄在抗戰中跌宕起伏的命運。

  筒井重雄曾經是日軍飛行員。在一次轟炸機執行任務途中,由於機械故障飛機迫降在山東,成為了八路軍的戰俘。

  筒井健史説,父親在八路軍的勸服下,逐漸認識到日本發動戰爭的錯誤,他想幫助八路軍。“我父親生前常説自己有三個故鄉,一個是出生的群馬縣,一個是後來生活的長野縣,還有一個就是徹底改變他人生軌跡的中國。”

  筒井重雄加入了八路軍。戰爭結束後,還有很多侵華日本兵不相信戰爭結束,仍負隅頑抗,筒井重雄和八路軍一起勸降。“也曾有日本人質疑父親的舉動,説你是日本人怎麼能幫助中國人?和父親一起的人也曾遭到過槍擊。”筒井健史回憶。

  1946年,在牡丹江要建立中國第一支人民空軍部隊,筒井重雄擔任教官。1949年10月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17架飛機飛越天安門上空接受檢閱。其中不少飛行員都是筒井的學生。

  1986年,中國空軍建軍40週年,邀請老朋友筒井重雄訪華,筒井健史才從父親口中第一次得知這段不尋常的經歷。也正是這一年之後,筒井重雄才開始在日本各種公開場合談論抗戰歷史。

  如今,筒井健史也已經是頭髮花白的老人。他説:“我的父親已經逝去,我要帶著父親的記憶,繼續為中日友好努力。”

   飛虎隊老兵艾倫·拉森

  “71年前的9月1日,正是我踏上中國土地的日子。”91歲的艾倫·拉森非常清楚地記得那一天。

  拉森在1944年隨第35照相偵察中隊從印度飛抵中國,作為陳納德將軍飛虎隊的一員,參與到了中國抗擊日本的空戰中。

  1941年,美國飛行教官克萊爾·李·陳納德接受國民黨政府的委託,前往美國招募飛行員。羅斯福政府給予支持,以私人機構名義,重金招募美軍飛行員和機械師,以平民身份參戰。

  拉森的加入是在抗戰最後兩年,他和隊友威廉·迪柏用柯達相機為戰火中的中國留下了彩色相片記憶。《飛虎隊員眼中的中國》圖集近幾年先後在美中兩國面世。與升空阻擊日軍瘋狂的攻擊相比,這些地面上的照片更充滿著人間煙火的氣息,記錄著中國老百姓的笑臉。

  “我的母親想方設法從美國給我寄來了一個洋娃娃。她想可能會有哪個中國小女孩需要這個洋娃娃。”拉森回憶,當時他已經隨飛虎隊離開昆明,到達戰時陪都——重慶附近駐紮。最後,他將洋娃娃送給了小女孩“嘟嘟”(音譯),她的母親是昆明空軍總部附屬醫院的護士。

  當美國記者問拉森,如何看待中美這對二戰時的盟友如今的關係?拉森説:“70年後,也就是去年,嘟嘟來美國找到了我們家,她帶著她的丈夫。那天,正好是我90歲的生日,有很多人都來參加聚會,我非常高興,和大家一起分享了二戰時中國和美國曾經是親密戰友的往事,這就是我個人的親身經歷。”

   遺孀:凱瑟琳·史蒂文斯

  拉森在中國參戰的那一年,凱瑟琳·史蒂文斯(夫姓)出生在美國。後來,她嫁給了另外一位飛虎隊員、美國前臨時參議長泰德·史蒂文斯。

  “作為一個在加利福尼亞州長大的男孩,泰德小時候的夢想就是成為一名飛行員。”凱瑟琳·史蒂文斯説,這個夢想在二戰實現了,泰德加入了飛虎隊,在中國-緬甸-印度支那戰場服役。他駕駛著C-47運輸機,飛越駝峰航線。

  正是因為這一段生死與共的經歷,使泰德·史蒂文斯在後來漫長的政治生涯中,一直致力於實現中美關係友好。他曾擔任阿拉斯加州聯邦參議員,並創建了美國國會和參議院對華交流機制。

  1980年,史蒂文斯夫婦新婚蜜月來到了中國,這是自泰德1949年離開後,第一次回到闊別已久的、與中國人並肩戰鬥過的地方。

  “我記得泰德在一次採訪中對記者説,我們這代人在美國被稱為是最偉大的一代人。當時我們響應國家號召來到中國,加入了一場現在看來是被人們遺忘的戰爭。我們當初的戰友已經不多了,能夠回憶起那段黑暗歷史的人也所剩不多了,但如果我們回頭去看看我們當時所表現出的英雄氣概,我們不愧被稱為是最偉大的一代人。”她説。

   法國醫生貝熙業和法國醫生貝石濤

  5歲的時候,讓-路易·貝熙業和母親吳似丹乘坐火車前往法國南部,他走進車廂看見了兩個日本人。他對吳似丹説:“媽媽,我不要坐這節車廂,日本人壞。”

  讓-路易·貝熙業的中文名叫貝石濤,他是一名心臟科醫生,而他的父親是具有傳奇色彩的法國醫生貝熙業。

  1913年,41歲的貝熙業來到中國,作為一名海軍軍醫,供職于法國駐中國使館,他曾先後為袁世凱等3位中國總統服務過。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貝熙業在北京,也是最早見證日本侵略中國的外國人。

  抗戰時期,貝熙業冒著生命危險,騎著馱滿藥材的自行車,從北京城出發騎行30余公里,把物資運到西山,再輾轉將藥品、醫療器械從日佔區送往晉察冀邊區。

  不過,出生在1955年的貝石濤是在很多年以後才知道自己的父親在中國的偉大經歷,在他3歲時,貝熙業就去世了。

  “我的父母親相識于戰後,他們的忘年戀,相差有50多歲。”貝石濤説,母親是學美術的,畢業于輔仁大學。抗戰時期,和家人生活在一起,度日艱難。所以,母親並不喜歡日本人。

  “我現在不會像小時候那樣説日本人壞,只是戰爭給每個經受過的家庭都留下了某種印記。”貝熙業説。

  “在法國,並不是很多人知曉抗戰這段歷史,人們更多的是知道日美之間的珍珠港事件和美國在日本投下的原子彈。抗戰紀念是一個很好的機會重申中國人乃至亞洲人曾經遭受的苦難,也是向未來的一代傳遞一個重要的信息:愛惜來之不易的和平。”貝石濤説。

  • 新聞
  • 軍事
  • 財經農業
  • 社會法治
  • 生活健康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新聞圖集更多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