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專訪:向投身中國抗戰的德國“白衣戰士”漢斯·米勒致敬
——訪德國學者梅紹·烏蘭特
新華網德國杜塞爾多夫9月2日電(記者沈忠浩 饒博)百年以前,一個男孩在德國杜塞爾多夫呱呱墜地。當時恐怕沒人預料到,這個有著猶太血統的德國人日後的命運竟與中國革命和民族解放事業緊緊聯絡在一起。他就是漢斯·米勒,1939年走進戰火中的延安,並從此紮根中國55年的“傑出的國際主義白衣戰士”。
抗戰勝利70週年前夕,從事漢斯·米勒研究多年的德國學者、杜塞爾多夫德中友好協會副主席梅紹·烏蘭特接受了新華社記者專訪。
“多年前,在梳理杜塞爾多夫與中國歷史交往的過程中,東亞研究學者托馬斯·黑貝雷爾向我提出,漢斯·米勒是一個無論如何不能被遺忘的人。”
之後,烏蘭特決定走進漢斯·米勒的歷史。他立刻被米勒不平凡的一生所吸引。他查閱史料,並先後前往瑞士和中國,分別與米勒的女兒和遺孀深入交談,蒐集到許多記錄米勒人生軌跡的珍貴文稿和歷史照片。
烏蘭特説,米勒出生於一個富裕的猶太家庭。1939年,24歲的米勒取得巴塞爾大學醫學博士學位,但是由於納粹德國對猶太人進行清洗,返回德國已不可能。同年,米勒與宋慶齡領導的“保衛中國同盟”取得聯絡,登上從法國開往香港的客輪,經廖承志等人介紹,由香港經重慶輾轉前往延安,途中參與護送了國外援助中國抗戰的藥品。
説到這裡,烏蘭特翻開相冊,向記者展示了一張米勒初到延安時的照片。照片中,身著八路軍軍裝的米勒精神抖擻。照片下方這樣注解:1939年4月10日,年僅24歲的漢斯·米勒懷著反法西斯侵略者的正義感和對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同情,隻身一人遠渡重洋,踏上來華征程,幾經輾轉,于9月來到革命聖地延安。從此,他開始和中國人民同呼吸、共命運。
烏蘭特告訴記者,這是米勒的妻子——日本籍八路軍女護士中村京子寫下的。
“在前往中國的路上,對未來所要經歷的戰爭苦難,米勒恐怕一無所知,但他滿懷人道主義精神。”
投身中國抗戰後,米勒很快成為延安國際和平醫院的重要外科力量。“但他不滿足於此,主動要求去戰爭的最前線工作,幫助中國人民抵抗法西斯侵略者,在前沿陣地,米勒必須在極其惡劣的環境下開展手術,饑餓與死亡如影隨形。”
烏蘭特説,前線的殘酷環境加上過度勞累,嚴重影響了米勒的健康。在一張拍攝于1942年的米勒照片中,有著這樣一段注解:1942年底,米勒醫生因長期勞累,體力下降,疾病纏身,黨中央為了米勒的健康和安全,決定讓他離開抗日前線重返延安,在延安國際和平醫院工作。
經短暫休養,米勒作為國際和平醫院內科主治大夫一直工作到抗戰勝利。烏蘭特説,在這期間,米勒結識了毛澤東、鄧小平等革命家,並與他們結下了友誼。
1939年到1945年的6年間,米勒與在德國的家人完全失去聯絡。烏蘭特告訴記者,米勒的母親曾于1942年隻身來到上海打聽兒子下落。同一時期,米勒的父親被納粹抓進特雷津集中營。然而,對於這一切,米勒當時全然不知。
抗戰勝利後,米勒放棄了回國機會,參加了中國人民解放戰爭,擔任冀察熱遼軍區野戰總醫院院長。新中國成立後,米勒先後在長春、瀋陽、北京等地醫院任職,為中國肝炎預防工作作出重要貢獻。1951年,米勒加入中國國籍,6年後,加入中國共産黨。1989年,米勒被中國衛生部授予“傑出的國際主義白衣戰士”稱號。
烏蘭特説:“漢斯·米勒或許是杜塞爾多夫與中國之間最特殊的一種聯絡,他將79年人生歲月中的一大半獻給中國,並把中國親切地稱為老家。米勒晚年時常説,希望法西斯的悲劇不要重演。”